?? 本书以获奖华语影片为例,,从具体的文本话语环境、叙事本体和接受对象出发进行文化认同的解析。综合跨文化语境下不同的叙事文本和批评文本,比较分析两岸四地电影叙事的文化身份,通过对文化认同概念的解析确立本书的理论和价值判断基点,分析华语电影叙事中异质文化元素的碰撞与交融过程。从而建构多元共生而又不乏根性血脉传承的文化诉求方向,完善华语电影文化产业的生态体系。??
?? 陈明华,文艺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影视文化,近年来,主持完成省社科规划项目2项,市厅级项目2项,横向项目1项。现主持市厅级项目1项,主持省教育厅质量工程项目1项,主持广东省教学成果奖培育项目1项,指导国家大学生创业项目1项,省级大学生创业项目2项,近年来在核心期刊发表影视文化方向相关论文十余篇。??
??导论
第一章 华语电影叙事在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境遇
第二章 文化认同的可能与限度
第三章 华语电影的本土突围、坚守、迷失与憧憬
第四章 华语电影叙事文化认同的多重错位
第五章 亚洲新电影叙事风格的省察与借鉴
结论 走向华语电影叙事开放、宽容和多元的未来
参考文献??
《华语电影叙事的文化身份》:
好莱坞被形象地譬喻为“梦工厂”,而且是全世界的“梦工厂”,其巨大的产业影响力几乎仅次于军工业。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之下,好莱坞获得了雄厚的商业资本,通过不断地整合日趋展现了自身所向披靡的强大实力。可见,将电影文化提升到产业化经营的高度,才使得好莱坞得到了更广泛的普及和推广。文化产业带来的不仅仅是巨额的经济效益,还反映了一个主权国家除了经济之外的软实力。
其次,好莱坞充分利用全球的人力资源和文化资源对其输出的文化产品进行“全球化”的包装。在好莱坞电影历史上,它一直都致力于利用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手段成为世界电影的梦工厂,他们充分利用外国演员、外国导演和外国题材、外国人物来征服外国观众。从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好莱坞就陆续吸收了法国、瑞典等许多国家的优秀导演、明星,喜剧大师卓别林,悬念大师希区柯克,演员葛丽泰·嘉宝、费雯·丽、英格里·葆蔓等均来自欧洲,甚至一些资质较深的制片人也来自东欧、拉美、加拿大等。好莱坞电影选取的题材更是走出了狭隘的地域,较早地具备了全球化视野,非美国题材的影片在好莱坞电影中不在少数。具有地域特征的文化和历史经过好莱坞商业化和政治化的整合后被搬上了银幕。它不仅为主流的美国电影带来了异域情调、注入了新的文化营养,同时也为美国电影进入外国市场带来了文化亲同感和基于传统价值体系的文化共鸣。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仅像金字塔中的木乃伊、中国的花木兰、圣经里的摩西出埃及这样的东方故事、题材纷纷出现在好莱坞电影中,而且一直被好莱坞排斥的华人导演、演员、摄影师也开始越来越多地被邀请到好莱坞参与创作主流电影。好莱坞一方面利用东方情调来为主流好莱坞观众创造一种文化奇观和获取新的市场资源,同时也利用这些电影人在本土的地位和影响力来获得华语文化圈的认同。由此看来,好莱坞正在以一种“世界电影”的形象为自己进入东方做了充分的文化包装。
再次,有着悠久发展历史的好莱坞在经济和文化层面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国家的强盛无疑成了好莱坞电影风行全球的最大推动力,如同可口可乐、肯德基、麦当劳、NBA在全球的成功推广一样,美国的政治、经济、法律、教育和文化也正在成为全球的风向标。与其他国家相比,美国文化产业的全球化战略拥有得天独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优势。全球100大影音企业集团85010都位于发达国家,其中美国的营业总额高达1100亿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