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美学思想史 隋唐五代两宋辽金元卷》展示了中国园林美学思想的开拓与成熟的历史进程,也揭示了中国园林及其美学思想的主流由北向南转移的转折:隋奠定的山水宫苑的美学风貌,到盛唐得以全面发展,以天地山川为美、自然中见人工的初唐盛唐山水园林,到中唐晚唐逐渐走向写意化,园林审美从追求悦耳悦目走向追求悦心悦意,到两宋琴棋书画诗酒茶为代表的同林美学艺术体系臻于成熟。辽金元统治者倾慕、皈依以农耕为主的中华传统园林美学思想,为明中后期及盛清时期园林美学理论的全面成熟夯实了基石。
总序
卷前语
第一章 隋朝园林美学思想
第一节 大兴城营建的美学思想
一、为乾卦之象 以应君子之数
二、开国维东井 城池起北辰
三、皇权、政权、神权至上
第二节 皇家园林的营构思想
第三节 隋衙署园林绛守居园的美学思想
小结
第二章 初盛唐园林美学思想
第一节 王孟山水田园诗及其园林美学思想
一、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二、辋川奇胜 天造地设
三、心灵之鹿野苑
第二节 李杜卢鸿等文人园林美学思想
一、造化钟神秀 好入名山游
二、吾将此地巢云松
三、卜居必林泉
四、山为宅兮草为堂 芝兰兮药房
第三节 贵族园林的美学思想
第四节 皇家园林美学思想
一、贵顺物情 戒其骄奢
二、九天阊阖开宫殿
三、槛外低秦岭 窗中小渭川
四、马嵬玉陨 御沟题红
第五节 公共游豫园林
一、咸京旧池 帝里佳境
二、飞埃结红雾 游盖飘青云
三、乐游原上望 应无不醉人
第六节 园林动植物审美思想
一、花萼相辉 竹义为鉴
二、江头数顷杏花开 芙蓉园中樱桃宴
三、紫萼扶千蕊 黄须照万花
四、九苞应灵瑞 五色成文章
第七节 宗教园林的美学思想
一、挟带林泉 形胜之地
二、建寺造观 缘由多元
三、宗教圣地 红尘俗世
小结
第三章 中晚唐五代园林美学思想
第一节 白居易的园林美学思想
一、幽僻嚣尘外 清凉水木间
二、规模俭且卑 山木半留皮
三、石倚风前树 激作寒玉声
四、园林半乔木 窗前故栽竹
五、识分知足 外无求焉
第二节 亭台记游中的园林美学思想
一、轻钟鼎之贵 徇山林之心
二、愜心自适 与世忘情
三、蠲浊流清 与万化冥合
四、美不自美 因人而彰
第三节 将相池台美学思想
一、门高占地宽 外方珍异多
二、留此林居 贻厥后代
三、四美具 六胜兼
第四节 吏隐与衙署园林美学思想
一、竹里藏公事 花间隐使车
二、因土得胜 因俗成化
三、郡人士女 得以游观
第五节 唐园林美学理论
一、思与境偕 境生于象外
二、形似与神似
三、\"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四、文学性园名品题
第六节 吴越国园林美学思想
一、诸子姻戚 嗜治林圃
二、信佛顺天 佛殿重丽
小结
第四章 北宋园林美学思想
第一节 \"仕隐\"文化与士人的生命范式
一、未成小隐聊中隐 可得长闲胜暂闲.
二、江山风月 闲者便是主人
三、收藏鼎彝 书斋雅玩
四、和光同尘 与俗俯仰
第二节 士林清赏
一、一石清供 千秋如对
二、濂洛风雅
三、梅鹤精神
第三节 \"诗眼\"与文人主题园
一、归去来兮 南窗寄傲
二、雅得菟裘地 清宜隐者心
三、慕古尚贤 孔颜真乐
四、观身一牛毛 阅世两蜗角
第四节 艮岳等皇家园林的美学思想
一、成言乎艮 繁衍皇嗣
二、括天下之关 藏古今之胜
三、按图度地 群石若众臣
四、功夺天造 文气氤氳
第五节 北宋公共园林的美学思想
一、泉清堪洗砚 山秀可藏书
二、金舆时幸龙舟宴 花外风飘万岁声
三、粱苑歌舞足风流 烟霞岩洞却山林
第六节 奄林泉高致》等园林美学思想
一、林泉之志 烟霞之侣
二、不下堂筵 坐穷泉壑
三、\"三远\"说
四、山水之布置
小结
第五章 南宋时期园林美学思想
第一节 西湖天下景 游者无贤愚
一、代有浚治 渐成佳境
二、舞榭歌楼 彤碧辉列
三、西湖十景
第二节 皇家园林美学思想
一、移跸临安 昭示简朴
二、绝似灵隐 恍疑天竺
三、含华吐艳 龙章凤采
四、风流儒雅 禁中赏花
第三节 岸岸园亭傍水滨
一、势焰赫奕 岚影湖光
二、水石奇胜 花卉繁鲜
第四节 南宋士人风节与私家园林的美学思想
一、待学渊明 门前五柳
二、山家风味 柳溪钓翁
三、三江雪浪 碧澜山隐
四、胸有邱壑 万石环之
第五节 朱熹与书院园林美学思想
一、耕山钓水 养性读书
二、胸次悠然 舞雩之下
三、敬敷五教 修身明理
第六节 国花与岁寒三友
一、岁寒三友
二、玉照梅品
三、梅海驾浮
小结
第六章 辽金元园林美学思想
第一节 游牧文化与汉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一、辽礼文之事
二、金仰慕仿中原
三、元行中国事
第二节 皇家宫苑的美学思想
一、四时捺钵 周而复始
二、燕京宫室 一依汴京
三、瀛洲方壶 一池三岛
第二节 辽金元私家园林美学思想
一、山池亭台 浮云世事
二、数间茅舍 投老村家
三、疏淡简拙 容膝自安
四、园池亭榭 觞咏为乐
五、好货好色 秉烛奢靡
第四节 寺观园林的美学思想
一、石窦云庵 锦绣环绕
二、八大水院 流泉飞瀑
三、密竹鸟啼邃 清池云影闲
小结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