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种理念的教育自由,它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是与人的自由、权利等理念相伴而生的。在从古代的自由到现代的自由的历史转变中,教育自由最终实现了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的统一,教育权力与教育权利的统一,并遵循个人主义、权利至上、平等、民主、宽容、限度等基本原则。就教育中人的自由而言,它至少包括学生的教育自由和教师的教育自由。《论教育自由》一书,作者常淑芳试图揭示个人的实质自由和组织的形式自由之间的关系,认为,唯有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才能最终促成教育的变革,个人的自由才能真正得到实现。
一直以来,自由都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也是教育的终极价值追求。在我国,如果以五四时期“儿童的发现”为开端,那么,“教育自由运动”的历史已近百年。“自由”是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伴随西方的人权观念而来的舶来品。它在中国扎根、发芽,历经磨难,对它的研究也几经波折、几经中断。就教育而论,由于其目标是培养自由全面发展的人,所以“自由”本应是教育的圭臬。但是,在20世纪中国极“左”的政治环境下,人人谈“自由”则色变,更遑论“教育自由”。如今,随着思想的解放,改革的深入,“人权”、“权利”、“自由”,以及“教育权利”、“教育自由”等概念和理论才获得应有的身份,其价值也逐渐获得认可。《论教育自由》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基于政治哲学的学科之眼——“权利”,就现代教育思想体系的“拱顶石”——自由进行研究,显示了作者的学术抱负、理论勇气和较为扎实的研究功底。
虽然人性的需求是复杂的、多样的,但自由是人性最深刻的需求。在教育思想史上,如果说,“人的发现”为“自由”价值的彰显提供了内在基础,那么,我们也可以讲,人对自身正当权益的追求证明了自由的正当性,教育自由就是给学生、教师等参与教育活动的人以自由、尊重和权利。此时,自由已不仅是一个政治哲学概念,也不仅作为一种流行的理念、口号或抽象的理论而存在,而是教育的基本原则。然而,什么是“教育自由”,教育学意义上的“自由”和哲学、心理学与政治哲学意义上的“自由”的差异何在,教育自由和经济自由、政治自由、社会自由、道德自由乃至形而上学的自由有什么关联,教育自由和教育民主、教育平等、自由教育的关系是什么,谁之自由,何种自由,如何自由等问题接踵而至。《论教育自由》正是在对上述概念及其相互关系追本溯源、条分缕析、纵横比较的基础上,以人的解放与自由为立论基点,以教育场域中不同主体间的权利关系为研究对象,详尽研究教育自由的历史哲学基础,阐明不同的权利与权力观念及其对教育学意义,系统地探究国家、社会、个体的相互作用关系,明确不同主体在教育活动场域中的权责,确立教育自由的合理内涵、价值取向、基本原则等。
通览《论教育自由》一书,作者试图揭示个人的实质自由和组织的形式自由之间的关系,认为,唯有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才能最终促成教育的变革,个人的自由才能真正得到实现。这正是该研究的本义和意义所在。
常淑芳,1985年生,河南许昌人。2001年毕业于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系,获学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广州大学教育学院,获硕士学位;2012年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获博士学位。现为广州大学教育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与兴趣为教育基本理论、公民教育等。
序
绪论 自由在教育中的失落
一 研究缘起
二 当前研究的现状
(一)国外的研究
(二) 国内的研究
(三)反思与展望
三 研究内容
四 研究方法及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第一章 教育自由的概念分析
一 何谓“自由”
(一)对自由的词源学考察
(二)对自由的一般认识
(三)不同形式的自由
二 自由与教育的关系
三 何谓“教育自由”
(一)作为概念的“教育自由”
(二)谁之自由
(三)何种自由
四 相关概念辨析
(一) 自由教育与教育自由
(二)教育民主与教育自由
(三)教育平等与教育自由
第二章 教育自由的哲学基础
一 自由的历史探源
(一)现代自由的古代渊源
(二)近代自由理念的形成
(三)启蒙运动时期自由理念的发展
二 功利主义与教育自由
(一)功利主义的自由观
(二)功利主义的教育自由观
三 自由平等主义与教育自由
(一) 自由平等主义的自由观
(二) 自由平等主义的教育自由观
四 自由至上主义与教育自由
(一) 自由至上主义的自由观
(二) 自由至上主义的教育自由
第三章 教育自由的价值取向及其基本原则
一 教育自由的价值取向:在权力与权利之间
(一)教育的国家化与市场化之争
(二) 教育自由: 教育权利与教育权力的统
二 教育自由的一般原则
(一)个人主义原则
(二)权利至上原则
(三)平等原则
(四)宽容原则
(五)限制原则
第四章 学生的教育自由
一 学生教育自由的历史探源
(一)西方学生教育自由的历史
(二)我国学生教育自由的历史
二 学生教育自由的正当性
(一)学生:教育自由的主体之一
(二)学生教育自由:教育伦理的基本要求
三 学生的基本教育自由及其价值
(一)学生的基本教育自由之构成
(二)学生的基本教育自由之价值
四 学生教育自由的限度
(一)划定学生教育自由限度的依据
(二) 学生教育自由限度的原则
五 教师权威与学生教育自由
(一)何谓教师权威
(二)教师权威与学生教育自由的关系
(三)教师权威的合理性前提
第五章 教师的教育自由
一 教师教育自由的历史探源
(一)西方教师教育自由的历史
(二)我国教师教育自由的历史
二 教师的基本教育自由
(一)确定教师基本教育自由的依据
(二)教师基本的教育自由之构成
三 教师教育自由的价值
(一)有助于实现教师的专业自主权
(二)有助于发现真理
(三)有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
四 教师教育自由的限度
(一)不损害学校秩序
(二)不损害学生的自由
(三)不损害其他教师的自由
(四)不损害公共利益
第六章 教育自由的制度保障
一 制度与教育制度
(一)制度及其功能
(二)教育制度
二 教育制度:实现教育自由的关键环节
(一)教育自由实现路径的考察
(二)教育制度的优先性
三 教育制度如何保障教育自由的有效实现
(一)教育制度如何实现教育自由
(二)什么样的教育制度才能保障教育自由的有效实现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论教育自由》:
从自由概念的历史演进可知,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自由的不同认识产生了不同的自由理念,正是这些不同的自由理念构成了不同教育自由观的哲学基础,诸种哲学基础为教育自由提供了不同的价值取向。依据这些价值取向及教育的一般特点,我们可以确立教育自由的一般原则。
一教育自由的价值取向:在权力与权利之间
就欧洲自由主义思想的演进来看,尽管思想家们所面对的社会现实有所不同,但他们都集中在对“权利”与“权力”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来展开论述。近代早期的自由主义者着力要在政治上建立起现代政治体制,防止政治权力对人的权利的侵犯,以此来保障人的权利。同时,在这样的政治体制建立之后,他们又在思考如何在政治权威之外,防止社会性权威对人的自由的侵犯。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至今,人们又开始考虑如何借助国家或社会的权力或权威来更好地达成社会的正义及个人自由的平等实现。这样的一种思考形成了西方自由主义思想发展的基本特征。可以说,自由主义的发展史就是从“权力”到“权利”再到“权力”的历史,就是从摧毁专制权力、限制政府权力再到发挥国家、社会的权力或权威以保障人民权利的历史。换言之,个人自由的实现既要抑制国家权力及社会权威的过度膨胀,同时又不得不依赖于国家权力或社会权威所提供的种种保障。
就教育自由而言,它是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的统一,是建基于消极自由基础上的积极自由,并以积极自由的实现为目的。基于这样一种教育自由的理念,教育自由意味着既要保障每个人平等的教育自由权利,同时也必须对社会不利者进行适当的补偿,以保障每一个人都能真正平等地享有教育自由。为实现这样一种教育自由理念,既要抑制日益膨胀的国家或社会的教育权力以防止其对个人权利可能造成的妨害,同时,又不得不依赖于国家或社会的教育权力以满足平等的教育自由实现所需的各种条件,并体现为教育权利与教育权力之间的博弈。具体而言:
(一)教育的国家化与市场化之争
教育自由伴随个人权利概念的产生而产生,并作为人的一项基本权利而存在。为保证人的教育自由权利和机会,人们诉诸于两条不同的路径。极端的自由主义者认为应当实行教育的市场化,运用市场的原则对教育资源进行分配,实现教育权利和机会的平等;而平等主义者则认为,国家通过各种方式对教育资源实现再分配以保障弱势群体也享有同等的教育权利;由此形成了教育的市场化取向与教育的国家化取向之争,其实质是对国家在教育中的职能范围这一根本问题的回答。
1.教育的国家化与平等的教育自由
现代意义上的教育国家化,是指教育被纳入国家活动之中,用立法手段保证国家对教育的影响与控制,用行政手段发展公立学校,确立国民教育制度,以实现国家对教育的干预与管理。国家干预教育是基于对国家功能及教育对于社会价值的判断。平等主义者认为,国家应当在保障个人权利的基础上,在促进社会正义、社会公平、社会平等方面发挥作用。就教育而言,“教育的价值不应当仅仅根据经济效率和社会福利来评价。教育的作用是使一个人欣赏它的社会文化,介入社会的事务,从而以这种方式提供给每一个人以一种对自我价值的确信。教育的这一作用即使不比其他作用更重要,至少也是同等重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