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个人化是20世纪文论的核心问题之一,最早提出非个人化的是T?S?艾略特,它上溯至福楼拜的“作者退场”说,甚至济慈的“消极能力”说和弗?施莱格尔的“自我限制”说,在20世纪受形式主义影响,形成一股重新思考文学主体的地位的重要思潮,因此,非个人化思潮是指在20世纪现代科学主义思潮影响下艺术主体研究,包括艺术家、作者以及人的失落或衰落。本书对非个人化思潮的学术背景做了回顾,将非个人化思潮从“面”上做了铺展,并在此基础上从“点”入手,对非个人化思潮深度挖掘。经点面的结合,作者引出了非个人化思潮的两个主要问题,即作者问题与语言问题。在对这两个问题的论述中,作者呈现了非个人化思潮对20世纪文学理论的冲击与解释。
序
引论
一、非个人化的概念
二、什么是非个人化思潮?
三、非个人化思潮目前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四、如何研究20世纪西方非个人化思潮
第一章 非个人化思潮背景研究
第一节 浪漫主义与20世纪西方文论中的非个人化思潮
第二节 非个人化思潮与“语言论转向”
第三节 非个人化思潮与心理学
第四节 非个人化思潮与“主体死亡”
第二章 非个人化思潮的历史演变
第一节 客观性非个人化
第二节 反意图论
第三节 谁在说话及其意义
第四节 文本的生产性
第三章 非个人化思潮的历史节点
第一节 福楼拜的不动情原则
第二节 艾略特的非个人化诗学理论
第三节 俄国形式主义文学性理论
第四节 主体移心
第四章 非个人化思潮与作者问题
第一节 作者问题的历史描述
第二节 “作者之死”
第三节 余论
第五章 非个人化思潮与语言问题
第一节 本体语言
第二节 语言言说
第三节 语言游戏
第六章 非个人化思潮与“文学性”、“文本性”
第一节 文学性
第二节 文学性与文本性
第三节 互文性
第四节 文学重复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20世纪西方非个人化思潮研究》:
一、本体的形式成为源泉
作者中心论转变为文本(或作品)本体论、读者反应论(接受论)和历史叙述形式等,一句话,作者不再是作品意义的来源。
在浪漫主义者眼里,作家或者诗人与造物主等同,是先知和预言者,他们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是一个天才,因此,他们自然也就成为作品意义的唯独来源。福柯和德勒兹认为,在17、18世纪古典时期存在一个基本观念,即一切都归因于神一形式。按照德勒兹的解释,神一形式是复合体,是由所有可直接上升至无限的力量所确定的复合,不管是由因果关系还是一定时间内上升到无限的力量都取决于神一形式,都需要从中获取神存在的证据。“在古典时期的历史建构中,存在于人的力量与域外之力结成关系,形成本质是神一形式而绝非人一形式的复合物。这便是无限再现的世界。”18世纪建立的古典科学,如生物学、经济学和语言学,以秩序、图表的连续性来实现无限,这些学科所追求的普遍性,实际上就是“一种关于无限性的等级”。19世纪建立的生物学、政治经济学和语言学,以有限代替无限,福柯把人意识到自己的有限性作为人一形式的基本前提,“19世纪的建构中,存在于人的力量被迫接受或褶皱于有限性在深度的这个崭新面向中,因此它亦成为人自身的有限性。福柯一谈再谈的褶皱,就是组成一种‘厚度’与‘凹陷’之物。”这就是说,19世纪历史建构都以有限为出发点,以此想要获得无限性。可以说,神一形式或人一形式都是事物或意义的唯独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