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序跋”集。它汇集了作者从事文学创作以来所写的序、跋、后记。这也是一本创作导读的盘点,更是一种文学创作的自析自励。全书以不同的形式,总结了作者在文学创作中的经验、经历、体会和感受,文字简练,又不落俗套,可以说对初学写作的人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小序
对于写作,我只是一名“票友”。
我这本小书,是“正菜”之后端上桌来的一盘“杂碎”,有序跋、访谈、讲稿之类,敝帚自珍,“五味杂陈”。序跋中有自序自跋,也有为别人写的序跋。访谈中多数是记者、编辑访谈我的,也有一篇是我访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的。这些文字的主要内容,是通过不同形式谈到我的诗歌和散文创作,也夹杂着一些我在职时的工作内容。另有一部分为他人写的序跋,谈的是别人的写作。我不是专业作家,谈创作更不专业,只是在这些篇什中零星地、杂驳地谈了我自己的一些写作经历、体会和感受,以及对他人(多数是业余作者)作品的看法。
2015年春夏之交,我大病一场。养病期间,我静心安坐,用小毛笔抄写《红楼梦》中的所有诗词,兴之所至,又为每首《红楼梦》诗词写了一篇解读性的“按文”。二百四十五幅诗词抄件,加上二百四十五篇“按文”,合成一本《红楼梦诗词全抄》,交给了人民出版社。抄毕“红诗”,我把自己能够找到的全部散文随笔旧稿找出来,整理成四卷散文随笔集(历史卷、人物卷、战争卷、游记卷)。再接下来,又把一些序跋、访谈之类的“杂碎”文字归拢到一起,凑成了
这本“创作杂谈”。我自知老之将至,创作激情大减,整理这些零零碎碎的文字,大有“打扫战场,鸣金收兵”的意向。以后是否还能写些什么,要看我的生命活力恢复和保持得如何再说了。
人民文学出版社把我这次整理的四卷散文随笔集和这本创作杂谈一并接纳出版,令我不胜感激。社长管士光大度首肯;责任编辑包兰英冒着酷暑细读精编,一次次与我电话沟通,提出了许多宝贵建议,在此一并致以诚挚谢意!
朱增泉
2016年7月11日于北京航天城
朱增泉:中将。1939年生,江苏无锡人。1959年1月入伍。从士兵到将军,度过了50余年的军旅生涯。参加过老山轮战。担任过某集团军政委、总装备部副政委等职。长期坚持业余写作,先后获“八一”文艺奖、中国诗人奖、第二届鲁迅文学奖、首届郭沫若散文随笔奖。诗歌、散文被编入几十种选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