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京工业大学人文学院和“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共同举办的“陆学艺学术讲座”,邀请了包括蔡昉、李培林、景天魁、关信平、王思斌、谢寿光、赵穗生等在内的诸多知名专家学者,对就业结构、民生建设、社会治理、散流化社会、中美关系等领域展开了深刻的剖析与解读。本书即是这些学者讲座的合集之一。
序
陆学艺先生是我国著名社会学家,在人文社会科学界享有盛誉。自2000 年来,陆学艺先生担任北京工业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14 年,为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的繁荣以及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陆学艺先生生前一直关心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的建设与发展,并以首席科学家的身份积极推进北京市级“2011 计划”首都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协同创新中心的培育工作。该中心以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学学科为重要依托而建设,于2013 年年中获批并运行。为了纪念陆学艺先生的杰出贡献并传扬他的学术精神和道德情操,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及首都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协同创新中心建立了“陆学艺学术思想研究中心”,该中心的主要任务就是对陆学艺先生生前领导开展的“三农”、社会分层和社会建设等重要领域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进行汇总和整理,在此基础上对陆学艺先生的学术思想进行总结和传播,同时为海内外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专家学者的交流创造条件。为了更好实现这一初衷,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及首都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协同创新中心联合向学校提出申请,开设“北京工业大学陆学艺学术讲座”(简称“陆学艺讲座”),作为全校人文社会科学共享的高层次学术交流平台。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陆学艺讲座”于2013 年正式设立。在此过程中,经过北京工业大学与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陆学艺社会学发展基金会、中国社会学会及其他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通力合作,“陆学艺讲座”已开始走出北京工业大学,出现在中国社会学会学术年会承办城市和承办单位,更加充分地发挥了其作为人文社会科学学术交流平台的影响和作用。
自2013 年10 月28 日起,已有25 位学者在“陆学艺讲座”上做了专题学术报告,征得演讲者同意陆学艺学术思想研究中心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合作推出讲座辑录。辑录以速记文本为基础形成,带有比较明显的口语化色彩,这也正是讲座辑录的特点所在。为避免意义的扭曲,中心和出版社仅对文本中明显的字词错误先后进行改正,最终文本的润色则由演讲者本人完成。读者面前的《“陆学艺学术讲座”辑录》即因此而成形,第一辑共收入10 篇演讲。以此为起点,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和陆学艺学术思想研究中心会将陆学艺先生的学术思想研究及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交流不断推向前进。
在“陆学艺讲座”筹备和举办的过程中,学界诸位同人给予宝贵支持,他们是中国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景天魁研究员,陆学艺先生的长子、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陆雷副研究员,北京市陆学艺社会学发展基金会高鸽秘书长,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陈光金研究员、社会政策研究室主任王春光研究员,社科文献出版社谢寿光社长等;校内也有许多教师在联络专家、组织协调、宣传报道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他们是钱伟量教授、杨茹书记、鞠春彦博士、胡建国博士、李君甫博士、曹飞廉博士、李升博士、李晓婷博士、李阿琳博士、姚爱华副书记、王静老师等;出版社的编辑人员也为辑录的面世付出了辛劳,他们的代表是佟英磊编辑;当然,令讲座延续、辑录面世的最重要力量无疑来自欣然接受中心邀请在“陆学艺讲座”与老师和同学分享其真知灼见的专家学者,没有他们的鼎力支持,讲座和辑录都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详尽的名单和介绍载于辑录主体部分,此处就不一一列举了。毕竟,参与这项工作的热心人士众多,难以尽举。值此《“陆学艺学术讲座”辑录》付梓之际,我谨代表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首都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协同创新中心以及陆学艺学术思想研究中心向所有那些参与、支持这项薪火相传事业的同人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敬意!是以为序。
唐 军
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院长
首都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协同创新中心 执行主任
2017年4月
如何应对结构性的就业困难【蔡 昉】/1
散流中的社会:如何建设【石秀印】/41
源头治理——社会治理有效性的基础和前提【景天魁】/72
中美关系【赵穗生】/96
民生建设与中国梦【李培林】/120
当前我国创新社会治理与社会政策的发展【关信平】/149
新常态下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王思斌】/18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分层演变及其分层研究取向的变化【李春玲】/216
全面深化改革中的社会体制改革议程与社会治理现代化【谢寿光】/253
社会转型中的性别与劳动问题【刘爱玉】/273
附录1 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简介/309
附录2 北京工业大学陆学艺学术思想研究中心简介/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