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精)/中国文化文学经典文丛》原文分上下两篇,上篇从**章到第37章,下篇从第38章至第81章。《道德经》的全部内容,主要是阐述道
和德的深刻含义,它代表了老子的哲学思想。
老子所描述的道,是从本体论的角度出发,阐明他的宇宙,也包括人生哲学和修养方法的原理。他认为道是无形无象的,但却是宇宙的本源,万物化生都是出于它的运动和变化。德的基本内涵,是本体的道具体到天地万物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特性,即具体体现。老子对道与德的描述,是从立体面的多层次剖析了宇宙、万物、人类以及人本身的种种内涵。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物之宗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第七章 天地长久
第八章 上善若水
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姐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第十章 载营魄胞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
第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
第十三章 宠辱若晾,贵大患若身
第十四章 视之见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
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第十六章 致虚伋,守中督,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第十七章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
第十八章 故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
第十九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第二十章 绝学无忧
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第二十二章 曲则全,枉则直,窪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
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珩。自见者不明,自是者工彰
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
第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第二十七章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滴,善数不用筹策
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第二十九章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
第三十章 以道佐入主者,不以兵强天下
第三十一章 夫鲑美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欲者不处
第三十二章 道常无名
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第三十四章 道泛兮,其可左右;
第三十五章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乐与饵
第三十六章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
第三十七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第三十八章 亡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第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
第四十章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第四十一章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
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第四十三章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
第四十四章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執多?得与亡孰病
第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第四十六章 天下有到,却走马以粪,天下无苴,戎马生于郊
第四十七章 不出户,知天下,不□牖,见天道
第四十八章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第四十九章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
第五十一章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可以为天下母
第五十三章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
第五十四章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乃余
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第五十八章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第五十九章 方而不割,廉而不□
第六十章 治大国若。以道□天下,其鬼不神
第六十一章 大国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
第六十二章 道者万物之奥,善入之宝,不善人之所保
第六十三章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第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第六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第六十六章 江海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故能为百谷王
第六十七章 我有三宝,一日慈,二日俭,三日不敢为天下先
第六十八章 善为土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
第六十九章 祸莫大于无敌,无敌几丧吾宝
第七十章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第七十一章 是以不病
第七十二章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
第七十三章 勇于政则杀,勇于不敢则活
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第七十五章 入之饥,以真取食税之多,是以饥
第七十六章 入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
第七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
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人之器而不用
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作品评价
相关成语
相关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