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公共教育学》针对高职高专实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特点,精选内容,突出教材内容的简练实用。基本理论部分:侧重学习关于教育和教育学的发展,教育对人和社会发展的促进功能,以及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和教育目的,并配合介绍一些著名教育家及其主要理论;教师与学生部分:学习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养,学生的发展特征,良好师生关系的特征和构建策略;课程部分:学习课程的基本理论问题和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及当代世界课程改革趋势;教学部分:学习教学的基本问题、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并贯穿学习新课程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改革发展以及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等;班级管理与班级德育工作:主要学习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班级德育工作的途径和方法;教师教育研究部分:主要学习中小学教育研究中常用的行动研究、叙事研究和个案研究。实践教学环节主要组织学生课堂问题讨论,课外查阅相关资料,教学观摩,学生模拟授课、评课,听名家讲座,到小学、初中见习等,以降低理论学习难度,提供学生获得教育教学技能的机会。在教学大纲中,对各章的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设计作了具体的要求。
第一章 教育和教育学
第一节 教育概述
第二节 教育产生和发展的简要历程
第三节 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
第四节 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第二章 教育功能
第一节 教育功能概述
第二节 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
第三节 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
第三章 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与教育目的
第一节 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第二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
第四章 教师与学生
第一节 教师
第二节 学生
第三节 师生关系
第五章 课程
第一节 课程概述
第二节 课程的表现形式
第三节 当代课程改革
第六章 教学
第一节 教学的基本问题
第二节 教学原则
第三节 教学方法
第四节 教学组织形式
第五节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第七章 班级管理与班级德育工作
第一节 班级管理概述
第二节 班主任工作
第三节 班级德育工作
第八章 教师的教育研究
第一节 行动研究
第二节 叙事研究
第三节 个案研究
参考文献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创设或引入的情境是多种多样的,也是复杂的。但无论什么情境都以形象为主体,没有形象便没有情境,形象性是情境教学的本质特征之一。情境可分为直接情境和间接情境。直接情境由直接形象为主构成的情境整体。直接形象是指反映在学生头脑中的直感印象。反映的对象主要是非符号性的和象征性的实际物体。反映的进行主要依赖第一信号系统的功能。间接情境是由间接形象为主构成的情境整体。间接形象主要指的是艺术的形象,如表演中的形象、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和对情境、气氛的描述。间接形象的形成主要是个体第二信号系统功能。
情境教学法的特点在于把知识的传授与发展学生和谐的个性统一在教学过程中,其主要目标在于造就完善的人格,这是区别于其他方法的主要之处。该方法强调不仅要重视理智活动而且要通过情感陶冶,充分调动学生无意识心理活动的潜能,使他们在思想高度集中、精神完全放松的情况下学习。
该方法要求教师紧扣教学内容,模拟设计与现实生活类同的情境,让学生在其中自由积极地活动,进而获得知识、陶冶情感、发展个性,并领悟生活的真谛,培养自主与合作相统一的精神。这是一种以情感为中介,通过情感活动激发智力活动的方法,也是一种真善美统~的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的操作程序是:创设情境一情境体验一总结转化。
创设情境:即教师围绕教学内容的需要,凭借一定的手段为学生创设一种富有情感、美感,充满和谐愉悦、宽松自如的特定氛围(即情境),使学生受到感染,从而情绪饱满、自觉自愿地去学习。
情境体验:指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通过参与各种活动,体验情感,发掘智力,潜移默化地进行学习。
总结转化:通过教师启发总结,使学生能理解所学内容的情感基调,做到情与理的统一,并使这些认识、经验转化为指导他们思想行为的准则。
由于情境教学法力求做到“艺术化了的生活”,以小小情境,储广阔世界,尽力给学生提供生动鲜明的形象、丰富多彩的感性材料,培养学生的人性美、人情美,使学生个性和谐全面地发展,所以它多用于人文学科的教学。运用较普遍的有语文、外语、音乐、美术、历史、地理等教学。情境教学不太适用于概念、定律等理论的教学,较少用于理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