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说的便是于谦,他是杭州钱塘人,字廷益,号节庵,是明代名臣,民族英雄。他生于明朝洪武三十一年(1398)。他的出生地离西湖不远,他死后也葬在这里,供后人瞻仰凭吊。《一身正气:于谦/治国良臣系列》通过无畏的开端、岁寒松柏、内忧外患等心六章讲述了他的一生。
于谦,杭州钱塘人,字廷益,号节庵,是明代名臣,民族英雄。生于明朝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他的出生地离西湖不远,死后也葬在这里,供后人瞻仰凭吊。
于谦少年聪明颖异,勤奋好学,胸怀大志。永乐十九年(1421年)中进士。宣德初年授御史,出按江西,迁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他为官清正廉洁,关心百姓疾苦。任地方官期满回京述职时,他写下“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的诗句,意思是,他不拿百姓一根草,也不给权贵送一两银,表明自己廉洁坦荡的胸怀。
正统十四年(1449年),于谦召为兵部左侍郎。土木之变中,明英宗被俘,郕王朱祁钰监国,他临危受命,就任兵部尚书,力排南迁之议,决策守卫京师。他与诸大臣请郕王即位,为明代帝,断绝瓦刺以英宗为人质、“奇货可居”的企图。
瓦刺兵逼京师,于谦亲自督战,军民同仇敌忾,一举击退之。最终迫使也先遣使议和,使明英宗得归。明英宗从此幽居南官。
几年后,明代宗病重。朝中的几个投机分子石亨、曹吉祥、徐有贞等人暗中商议,准备拥明英宗复位,史称夺门之变。
明英宗复位后,给于谦定下一个意欲谋逆罪,处以死刑。直到明宪宗即位才予以平反,明孝宗弘治二年(1489年)追授为特进光禄大夫、柱了、太傅,谥肃愍。万历年间,改谥为“忠肃”。
于谦与岳飞、明末抗清英雄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清代著名诗人袁枚在拜谒岳飞和于谦之墓后,曾信口吟出“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的不朽名句。
第一章 无畏的开端
钱塘县所在的杭州是历史名城,对于谦的成长有很大影响。由于有不平凡的抱负,他“濡首下帷,足不出户”,勤奋读书,而且处事端敏,识大体。他喜欢读先秦两汉的典籍,喜欢苏东坡的文章,对古今天下“何以兴何以亡,何以治,何以乱”尤为用心。
英俊少年
初露锋芒
朱高煦叛乱
巡按江西
娶妻董氏
第二章 岁寒松柏心
于谦在山西、河南巡抚任上先后十九年,终年栉风沐雨,驱驰于山川道路之上,为国为民费尽了心血。十几年间,于谦已经齿落发白
于谦为国操劳,难有闲日段顾及家事。他把妻子和女儿留在北京,把家务抛在一边。他的父母都在杭州老家,他以不能亲自奉养而自咎,便将儿子于冕送到老家。于谦要求于冕侍奉祖父母,还要努力研读经史,莫负青春。
巡抚晋豫
两度太行
轻税减负
为民祈雨
赈济灾民
加强边防
两袖清风
连失亲人
第三章 内忧外患
正统十一年( 1446),铮铮铁骨的于谦,准备进京见皇帝,朋友们都劝他给王振带上一点儿礼物,他坚决不同意,两袖清风,来到京城,结果被王振暗地指使其党羽李锡给他加上对皇帝不满的罪名而关进监狱,并判处死刑。后来在山西、河南两省官民进京伏阙请愿的压力下,王振才免了于谦的死罪。王振依仗英宗的宠信,大发淫威,虐焰之炽烈已达顶点。
辅政五臣
王振弄权
北疆不宁
军备废弛
第四章 土木之变
邝埜看到大事无可挽回,在退朝之时,紧握着于谦的手说:“御驾亲征,凶多吉少,国家大事就要败坏在王振手里了。皇帝既耍亲征,我是兵部尚书,职责所在,不能不去。老弟高才,将来一定是国家的栋梁。我走之后,请老弟承担重任,担负起保卫京师的职责。有老弟在,我就完全放心但愿将来有相见之日!”话示说完,已经潸然泪下。
……
第五章 临危受命
第六章 夺门之变
第七章 无言的结局
附录一
附录二
《治国良臣系列 一身正气:于谦》:
明朝仁宣时期,皇室、勋戚和宦官倚恃特权大肆掠夺土地,建立庄园,官僚地主也疯狂兼并土地,而上述这些集中占有土地者又通过各种手段免除了赋税负担,政府的税田总额日益减少,而政府的赋税总额却不能因此大打折扣,这样一来,被皇室、勋戚、宦官、地主等占有的土地应缴纳的赋税就转嫁到了百姓身上,因此,百姓的赋税负担比明初大大加重了。明朝征收折色银的做法也加重了农民的负担,本来,赋税缴纳银子,可免除缴纳“本色”的运输之苦,而且可以使一部分农民从对土地的依附关系中解放出来,问题就在于政府在本色和折色的折算比率上设法加重了对农民的剥削。乡绅、豪强还用“飞洒”“诡寄”“包纳”等手段逃避政府分派的赋税。“飞洒”就是地主把自己应该缴纳的赋税分派到在籍的农民身上;“诡寄”就是地主将自己的土地假托于逃户、绝户的名下;“包纳”就是地主虽然买了农民的土地,但是这部分土地应该缴纳的赋税仍由出卖土地者承担,这些做法又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在土地兼并中失去土地的农民只好向地主租种土地,沦为佃农,地主对佃农的地租剥削也日益加重。此外,还有日益繁重的徭役。
在如此苛重的赋税之下,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困苦。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北直隶等地“佣丐衣食以度日,父母妻子啼饥号寒者十有八九”。山西平定、岢岚、朔、代等州,寿阳、静乐、灵丘等县百姓,“往往车载幼小男女,牵扶瞽疾老赢,采野菜、煮榆皮而食,百十为群”。于谦的奏章和作品中对山西、河南两省百姓沉重的赋税负担以及由此造成的困苦也多有描述,如《村舍耕夫》:“倚门皓首老耕夫,辛苦年年叹未苏。椿木运来桑柘尽,民丁抽后子孙无。典余田宅因供役,卖余鸡豚为了逋。安得岁丰输赋早,免教俗吏横催租。”再如《路旁老叟》:“路旁遗老亦堪悲,问者仓皇只泪垂。恒产卖余无业次,比邻逃尽少亲知。”
于谦首先要做的是让那些被赋税压得喘不过气来的百姓能够得到喘息,轻税养民是他竭尽全力在山西、河南推行的做法。
宣德五年(1430年)和宣德六年(1431年),于谦上任伊始,黄河丝毫不给这个新上任的巡抚面子,不顾念他的爱民之心,连续两年肆虐泛滥,河南开封府所属的祥符、中牟、阳武、通许、荥泽、尉氏、原武、陈留等八个县的民居、土地和庄稼几乎悉数淹没在洪水之中,百姓被迫踏上了流亡之路,于是流民骤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