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和生活在中国文化中的人们的社会心理,发现和揭示民族文化和社会心理相互建构的过程及其特性,最终服务社会、贡献人类,这正是华人社会心理学者百年来孜孜以求的目标。《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继承了这一传统,发表有关华人、华人社会、华人文化的社会心理学原创性研究成果,以展示华人社会心理学的多重视角及新进展。本期内容承接第13辑《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的主题“社会信任与医患关系”,分为“医患信任与冲突”“社会信任”“医患信任认知与信任修复”三个栏目,每个栏目均有若干篇理论类和实证类文章。本辑内容探讨了影响医患信任、医患关系和某些具体领域的社会信任的影响因素,包括医疗效果、刻板印象、群际焦虑、消费不平等、童年经历等,同时探讨了不同类型的道歉方式对信任的修复效果。本辑的研究结果进一步丰富了国内社会心理学界对医患信任和社会信任的理论视角,并以实验研究和问卷分析的方式提供了有效的实证支撑。
杨宜音,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理事长(2010~2014),《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主编。2016年起任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传播心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心理学,包括人际关系、群己关系与群际关系、社会心态、价值观及其变迁等。在学术期刊和论文集中发表论文100余篇。代表作有:《“自己人”:一项有关中国人关系分类的个案研究》[(台北)《本土心理学研究》2001年总第13期]、《个人与宏观社会的心理联系:社会心态概念的界定》(《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4期)、《关系化还是类别化:中国人“我们”概念形成的社会心理机制探讨》(《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汪新建,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社会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候任会长,中国心理学会社会心理学分会理事长,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曾获宝钢优秀教师奖及国家精品课程奖,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与社会心理学、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理论。目前是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医患信任关系建设的社会心理机制研究”的首席专家,曾主持多个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吕小康,南开大学社会心理学系副教授,天津市社会心理学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文化与社会心理学研究,在《社会学研究》《社会》《心理学报》《心理科学进展》《心理科学》等社会学、心理学的代表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主持或作为子课题负责人参加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多项。目前研究领域集中于对医学相关现象的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的交叉视角研究,尤其关注当下中国社会的医患关系与健康不平等问题。
卷首语
医患信任与冲突
医患信任关系建设的社会心理机制研究构想
基于PAC人际交互作用理论的医患关系优化模式
构建
医患角色认同的冲突与医患信任的困境
交换资源特征对医患信任的影响:社会交换理论的视角
患者社会地位感知与对医信任:差别性的影响因素
医患冲突情境下的竞争受害者心理及其对策
元刻板印象威胁对医患关系的影响:群际焦虑的中介
作用
社会信任
宽容与信任之社会心态的双向建构:“认同一渲染”模型
构想
童年经历及当前压力感知对人际信任的影响
社会信任与家庭幸福感的关系初探
——基于中国家庭幸福感热点问题调查数据的研究
消费不平等对社会信任的影响:社会地位的中介
作用
医患信任认知与信任修复
内隐人格理论与道歉方式对信任修复效果的影响
医方对消极医疗结果的责任归因研究
关系就医与关系信任:中国医患形成初始信任判断的
认知捷径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投稿须知
Table of Contents & Abstra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