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学家陈从周的*本书,也是他*钟爱的一部著作,更是他所有著作中*不同寻常的一本书,它奠定了陈从周的园林建筑人生以及他在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界的地位。苏州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之作,也因为陈从周的这本著作,被中国乃至世界进一步瞩目。
《苏州园林》在专业性和文化性上相得益彰,既是中国建筑学史上的重要著作,也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主要著作。
中文版序言
我非常高兴本书的中文版现已面向同行、学生和广大读者出版了。本书英文版于2013 年出版之时,就受到国际出版界的瞩目。《金融时报》(2013 年7 月28 日)的评论称这本书历数了纺织品的影响力,从上一个千禧年之始对于印度和中国的发展,一直到全球纺织产业早期它所扮演的角色。本书以长远的视角阐述棉成为无所不在的原料,以及成为世界上最大产业之一的发展过程。与其他论述棉的全球影响力的著作不同的是,本书认为,棉的故事并非始于18 世纪末期英国产业的工业化,也非始于19 世纪美国奴隶种植园的原棉生产。棉的故事始于亚洲,尤其是中国和印度。早在欧洲和其他各洲掌握棉纤维的栽培、纺纱和织布,以及通过印花进行的后期处理和其他纺织品装饰之前,亚洲就占据着这种原料和布料生产与贸易的统治地位。这是一种在印度广为人知的东西印度在殖民地之前的财富依赖于棉纺织品的国际贸易,在中国同样如此,早在明代之前,棉纺织生产就已经发展成为经济领域中最大的产业之一,供养着数以百万计的耕种者、纺纱匠和织布匠。棉是纳税的媒介,是比丝绸、苎麻和其他纺织纤维更常见的织物。
本书展示了棉在东西方经济体关系中的重要性。与以前强调西方的
技术创造力和创新性的故事(工业革命的传统故事)不同,本书展示的是依赖于亚洲技术和知识的棉纺织生产进入欧洲的缓慢过程,以及之前进入中东和非洲的缓慢过程。与阿克莱特的纺纱机器类似的大规模技术早在几个世纪之前就在中国得以应用。美洲种植园的棉花生产规模,无法与印度或中国的小农生产规模相抗衡。
本书重新调整了棉的历史,降低了欧洲在其中的成就。本书还强调了亚洲不同地区的长久贡献,并提出了经济发展的论点。工业革命之后的两个世纪,欧洲在经济上占据了统治地位,彭慕兰(Kenneth Pomeranz )称之为大分流a。但棉的故事展示的却是纺织生产更概括地说是纺织产业现在又重新回归亚洲,中国再次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制造经济体。牛仔裤、T 恤衫、棉纱和布料在亚洲的生产达到惊人的数量。棉纺织品兜了一圈再次在中国和印度的经济中占据了统治地位,我们可称之为亚洲经济的大合流。
我希望本书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同时使读者们更能够了解棉在世界历史中的重要性。棉在本书中是一个透镜,透过它可以看到几个世纪以来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的崛起、农业活动的变化、新时尚的出现、技术的创新,以及我们称为全球化的进程。
乔吉奥·列略英国华威大学
陈从周(1918-2000),浙江杭州人,古代建筑园林专家。陈从周老先生早年学习文史;后专门从事古建筑、园林艺术的教学和研究,成绩卓著;对国画和诗文亦有研究。尤其对造园具独到见解,他认为:造园有法而无式,变化万千,新意层出,园因景胜,景因园异。主要著述有《扬州园林》、《园林谈丛》、《说园》、《中国民居》、《绍兴石桥》、《春苔集》、《书带集》、《帘青集》、《山湖处处》、《岱庙建筑》、《装修图集》、《上海近代建筑史稿》、《说屏》等。
中文版序言/.1
序言/.1
引言:棉的全球史/.1
第一部分.第一次棉纺织革命:一种离心体系(约10001500 年)
第一章销往世界:印度和旧棉纺织体系/.5
第二章野树上长出的羊毛:棉走向全球/.30
第三章世界最佳:印度的棉纺织业及其优势/.53
第二部分.学习和联系:棉的全球化(约15001750 年)
第四章印度学徒生涯:欧洲人的印度棉布贸易/.85
第五章新的消费习惯:棉布如何进入欧洲人的家庭和衣柜/.111
第六章从亚洲到美洲:棉纺织品在大西洋地区/.140
第七章学习和替代:欧洲的印花棉纺织品/.170
第三部分 第二次棉纺织革命:一种向心体系(约17502000 年)
第八章新世界的棉花、奴隶和种植园/.204
第九章与印度竞争:棉与欧洲工业化/.233
第十章披着羊皮的狼:棉的潜力/.265
第十一章全球成果:西方和新棉纺织体系/.295
结论:从一种体系到另一种体系,从分流到合流/.324
参考书目/.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