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苦的跋涉蔡其矫诗歌精选》分为人生、自然、情诉、乡土、译诗五辑,共收入蔡其矫从1941年至2006年创作的诗歌150首左右,其中包括《乡土》、《哀葬》、《肉搏》、《雾中汉水》、《川江号子》、《屠夫》等代表诗作。书中还收录了作者与舒婷、北岛、顾城等著名诗人的珍贵合影和作者的创作手稿。
在众多对蔡其矫及其诗作的评价中,特别是*常被用到的词汇。蔡其矫有着特别的成长背景,生活在特别的年代,创作了许多特别的诗歌。而他本人却说:我总是一个平常人,过普通的生活,爱和恨都不掩饰。随着《痛苦地跋涉蔡其矫诗歌精选》的出版,我们邀您一起感受这位特别又普通的诗人在一生痛苦地跋涉中书写的坚定与勇敢、浪漫与自由。
特别的蔡其矫
(代序)
谢冕
一
在中国新诗界,蔡其矫是一位很特别的人物。其实,他的为人,说平淡也平淡他是一个随和、洒脱甚至有些散淡的人;而他的经历,说奇兀也奇兀他是印尼华侨,早年从国外回来参加抗日战争,成为革命者。但是他命运多舛,在相当长的岁月里,屡遭批判。甚至到今日,尽管他的诗歌创作成就卓著,世人皆知,却依然徘徊于边缘,始终是一位面目模糊的、容易引起争议的人物。
我认识蔡其矫先生是在20 世纪80 年代,而阅读他的作品则始于50
年代。我最初读他的《南曲》,被它的美丽和忧伤所征服。在言论一律、思想一律的年代,它对一个文学青年的心灵,不仅是征服,也不仅是震撼,甚至带来了一种惊恐是美被发现与被展示的一种惊恐。后来读《川江号子》,读《雾中汉水》,感到蔡其矫是这样的与众不同,他不仅仅是美丽,而且更是一种英勇了。与这种阅读相伴而来的,是我所知道的对他无休无止的冷遇与批判。蔡其矫沉默地接受了这一切,他没有公开抗辩,他在内心深处坚持着。这样的时间很漫长,漫长得让人痛苦。
早年的蔡其矫,为神圣的使命所召唤,从蕉风椰雨的热带国度,横渡马六甲海峡,经新加坡、缅甸,历尽艰苦,终于汇入了抗战的洪流。他被中国革命的壮丽景色所吸引,如使徒之奔往圣地。辗转曲折到了延安,再由延安行程三千余里,到了晋察冀根据地。这些经历不可谓不奇。《肉搏》与其说是一首诗,不如说是一尊让人惊心动魄的悲壮的雕塑。而《兵车在急雨中前进》和《炮队》,则是充满动感的战神驾着战车隆隆前进的连续性的画面。这些发自20 世纪40年代的激越的声音,都是作为革命者的诗人蔡其矫的最好证明。
但蔡其矫又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此类诗人。在那些崇尚集体意识而漠视个性的年代,他对艺术的忠诚以及对美的倾心,因个性化的创造性的坚持和突现,而使他的存在显得格外突出。他无疑是保持了纯粹性最多的一位诗人。因为保持得最多,所以他又成为距离这一庄严称谓以及它所拥有的品质最接近的一位诗人。正是由于这些原因,给他的人生增添了许多灾难性的,甚至有点传奇的色彩。从这个意义上看,这位诗人的经历又是很不平常的。
蔡其矫幼年即受到中国古典诗文的熏陶,有很高的古典文学的修养,他特别喜爱李白和苏轼的狂放和浪漫。后来读到英文版的惠特曼的《草叶集》,受到极大的启示,认为是找到了适合的诗的方式。他对惠特曼的创作和生平有过专门的研究,并得到公木先生的肯定。后来又从惠特曼转向聂鲁达,译过聂鲁达的诗。广泛的阅读使他能够博采众长,但他的审美追求倾向于自由洒脱一路。
从蔡其矫的生平和创作的情况看,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位一手举剑、一手举着玫瑰的典型的、传统诗人的形象。他一生追求真理和进步,有维护公正和正义而歌唱的激情;他又渴望自由,解放个性,怡情山水,淡泊名利,一生乐于名山大川间的壮游。由于钟情爱与美的女神,而与当时的整体氛围相悖,他于是久不见容于主流诗界。但他依然我行我素,在严酷的年代里,写着自以为是的诗。这种坚持体现了作为一个诗人的最重要的品质,也为蔡其矫赢得了历时愈久愈确定的诗名。
20 世纪50 年代以后,诗歌创作的环境有着异乎寻常的严重。蔡其矫在那个年代里,依然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创作,当然也需要付出沉重的代价。短暂的百花时代过去以后,1957 年正是山雨欲来的严峻时刻。这一年,他被大海浩瀚所激动,写了许多关于海洋的诗。他几乎不顾当日眼前耳畔正在生发的激烈风云,仍然一味地沉浸于爱与美的讴歌之中。这一年他写《红豆》,诗的最后高呼:星辰万岁!少女万岁!爱情和青春万岁!在当时,别说写了,就是读到这样的诗句,也会让人紧张得心惊肉跳的。同年写《相思树梦见石榴花》,说那梦永远无声,为的是怕花早谢,怕树悲伤,这一种柔情蜜意也与那时代的气氛不和谐。
反右派的1957 年,这一年漫山遍野的苦雨凄风,似乎没有进入诗人的眼帘。他依然故我,按照他的所思所想写他的所见所闻。特别是那一首《雾中汉水》,写艰难上升的早晨的红日,不忍心看这痛苦的跋涉,用雾巾遮住颜脸,向江上洒下斑斑红泪。在那个政治情绪高昂的年代,他以特有的低沉的声音,表达了作为纯粹诗人的高贵品质。
堪称是《雾中汉水》姐妹篇的《川江号子》,写于1958 年。大跃进的狂热年代,在他的诗中,却是一阵又一阵的碎裂人心的呼号,是悲歌的回声在震荡,是几千年无人倾听的静默。在那样的年代写这样的诗,也许需要的不再是才华,更重要的是良知。据说那也是一个诗歌大跃进的年代,但那年代的风行一时的诗,都随着岁月流逝得无影无踪了。而蔡其矫这首当年被激烈攻击的诗篇,却被保留了下来。
……
(节选)
蔡其矫(1918.122007.1),当代诗人,福建晋江园坂村人。幼年随家庭侨居印尼泗水。1936年于上海暨南大学附中读书时参加学生抗日爱国运动。1938年到延安入陕北公学,后去新四军四支队,再入鲁艺文学系学习。1939年7月随部分师生到达晋察冀边区,在华北联大任教。1945年当随军记者。1948年调中央社会部。1949年后任情报总署东南亚科科长。1952年调中央文学讲习所任教员、教研室主任,参加中国作家协会。1958年回福建从事诗歌创作与研究,任福建作家协会专业作家副主席、名誉主席、顾问。代表诗作有《乡土》《哀葬》《肉搏》《雾中汉水》《川江号子》《屠夫》等,出版主要作品有《回声集》《涛声集》《祈求》《双虹》《生活的歌》《倾诉》《七家诗选》(合集)、《蔡其矫诗选》等,译作《聂鲁达诗选》《聂鲁达抒情诗选》等。
蔡三强(编者),蔡其矫之子。1951年生于北京,曾就读于北京新鲜胡同小学、北京市第八十五中学。1968年赴山西插队,1974年回京。退休后,致力于整理父亲的手稿和资料,为蔡其矫诗歌研究机构及研究者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