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长江先生曾任职于名仕领袖学院重庆与成都分公司,是我手下的一名干部。那时他手持相机在授课会场穿梭的景象,我今天犹历历在目,没想到如今他已是颇有名气的课程设计专家了。
看了他的自序,我就觉得我再写序真有些多余。但作为他曾经的领导,我应可利用这个机会和一方空间,用他的心得来印证我以前说过的话。
20 年来,我一直不断呼吁:在我国的发展道路上,当务之急莫过于“教育”与“科技”两端。现在罗长江先生全心投入企管教育这个事业, 自是让我非常欣慰的事,这也说明对于我的呼吁,接力者众。
我常在课堂上对参会的数百甚至上千的企业家和主管说,派人出去听课绝不是最好的办法。我猜当时会有人认为我矫情。其实我早就注意到,跨国大公司几乎不派人去听外面的讲师授课,因为最了解企业自身问题的毕竟还是自己公司的干部。所以,这本书培养合格的内部讲师的宗旨,以及很多国内大企业开始自办商学院的现象,皆跟我想的一样。
给员工上课和给学生讲课是不一样的。在职场上,并不需要太多空洞而艰深的大道理。对此,罗长江先生提出了一个非常有趣的词
语——敏课。依我的理解,敏课就是快速(instant)、针对(directive)、有效(effective)。通过阅读本书,大家也会很快就发现,这本书的核心价值就是“如何构思一个非常有用的三小时内训课程”。
这又让我想起“微课堂”和“碎片化学习”这两个流行词。我始终认为学习是一个严谨的工作,而没有条理、逻辑、连贯性的讲授,很难让人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因此,罗长江先生又提出“结构化”这个概念。我说,这本书绝不是随手翻翻的小书,而应该是所有企业在从事管理研究项目中的重要参考典籍,绝不为过。
我的不少粉丝都说喜欢听我讲课。我认为,这并不是指我的口才了得,应该说是我陈述的道理注重三点,而这三点又是作者在本书中强调的三个要件:简单化、工具化、实用化。真正的道理应该从董事长到员工都听得懂,都可以具体说明,都能在岗位工作上操作才是。
最后再让我强调两件事:
1. 我去美国 / 英国读书,在日本 / 德国工作,最大的启发是先进或高度开发国家一直在探讨“方法”(methodology),而不是仅拿一个模糊的“概念”或“道理”在那里搬弄。
2. 越是古老的国家,越是有很多落后、封闭、固执的观念拖住他们开发的脚步。要改变这些,除了教育(家庭 / 学校 / 企业),我们应该思考,怎样给广大群众建立起新思想、新行为、新习惯。而本书或许会给大家一个不一样的答案。
(香港)富格曼国际集团董事长
(印尼)汉威能源公司执行董事
余世维2018 年4 月5 日于上海
与罗长江老师相识,是在2010 年1 月,当时我为一家企业做一个培训项目,而罗老师所在的咨询公司,刚好选派他来协助我实施中层管理者管理能力提升的系列课程。第一次合作,他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罗老师认真踏实、一丝不苟的做事态度,以及好学上进、积极进取的精神面貌,让人很是欣赏。由他来协助和负责项目的实施,我不用担心会出现纰漏。在后来的多次合作中,这些初次印象都得到了证实。
这本书也反映出了作者的这些特点。
本书核心由 5 大模块和 11 项任务构成。5 大模块用 5 个 S 来表示, 分别是情境层(situation)、结构层(structure)、脚本层(script)、策略层(strategy)和表现层(surface)。而 11 项任务则是指:1. 分析课程需求;2. 描述教学目标;3. 规划主体框架;4. 设计首尾流程;5. 开
发知识内容;6. 刻画信息细节;7. 设计老师“讲”的策略;8. 设计学员
“做”的策略;9. 设计氛围“燃”的策略;10. 美化讲师课件;11. 完善配套资料。
作者围绕本书的核心内容,通过列举较多的例子,对上述5 大模块
和11 项任务的操作步骤进行了翔实的描述和说明,并形成了一套有自身
特色的课程开发体系,启发读者用结构化的思维方法,开发结构化的培训课程,为企业的内部讲师和与之相关的学习者提供了有效、快捷的课程开发工具。同时,这也是作者这些年从事培训工作的积累和总结。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市场的竞争愈加激烈,而企业之间的竞争, 归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企业对人才的选、育、留、用,决定了一个企业最终的发展,其中,“育”是十分重要的一环。如何根据企业的需求,针对企业的实际问题,开发适合企业需要的培训课程,即所谓的课程定制,变得尤为重要。因为只有这样量身定制的培训课程,才更加适用于企业。因此,企业在借助外力的同时,更要建立起内部的讲师队伍,并帮助他们提高课程开发的能力,因为他们的优势是比较了解公司,只要企业内部讲师的人员选拔合适,加上有合适的学习工具和方法,相信就一定能够开发出适合企业的培训课程。
这正是本书的目的所在,相信读者定能从中获益!
原三星中国培训总监中高层管理者管理技能提升训练专家
张正顺 2018年5月4日
这是一本很独特的书,聚焦从知识的结构角度来开发课程;
这是一本很有诚意的书,理论、动机、图文表达,一个也不少;
这是一本充满爱意的书,作者把自己的妻子和女儿放在书的第一页!
我相信:心中有爱的人,写出来的书一定是充满真情实意的。
一个稍具规模的企业,每年都会组织员工进行培训,往往都是投入很多,却没有一个满意的回报。究其原因,大都是因为培训课程的设计存在问题。大多数企业的培训需求往往好高骛远,自说自话,甚至很多企业只是从老板(或老板的老板)的利益出发,没有考虑员工的需求, 也没有通过培训激发出员工的潜能,这就造成了年复一年的培训浪费。同时,员工是一个具有自我经验、面对陌生问题能够在原有旧知上进行分析的个体,正因为个体之间存在着差异性,其培训需求也是有所差异的。因此在培训中只有满足员工的需求,才能实现其自我价值的提升。
鉴于此,罗长江老师在本书的第一章里就提到了建构主义的教学思想。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应用下的教学观区别于传统的教学观,传统的教
学观是培训者将自己具备的知识灌输给学员,并不考虑学员是否已具备了相应的旧知,也不考虑学员的需求,更不考虑学员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和之后能否运用,培训者仅仅把培训工作当成自己的一项工作任务。
而罗长江老师在本书中提到的教学观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培训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通过授课来灌输知识,更要以学员原有的知识为出发点,引导学生建构知识,唤醒他们内在的潜能。学员和培训师的关系由课上讲授、课下分离转为课上讨论、课下联系。同时,罗老师强调,培训师在培训过程中应该倾听学员的看法观点,引导学员去解释问题;学员在培训过程中可以和培训师相互探索,深化自己对问题的探讨解释, 从而更好地运用知识。
建构主义哲学强调情境性、协作、会话、意义建构的理论观点,在建构主义应用下的培训课程设计,同样强调了情境性、协作、会话、意义建构在培训过程中的重要性。罗长江老师在本书中用了大量的图表来帮助读者更方便地理解上述内容,他的用心和诚意一定会促进读者对书中内容的理解。
读者在阅读本书时,应时刻提醒自己: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在一定的情境下,员工在这个环境中能够充分利用自己的经验,更好地运用知识,然后,通过培训师适当的指导,形成新的知识。每一个人所具备的旧知都是不同的,在协作学习的过程中,各个学员能够相互抵消个体的不足,形成新的知识体系。培训过程中的会话即学员之间相互沟通,有助于学员在信息的交流过程中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学员的意义建构是培训的目标,在培训过程中,要让学员对知识进行建构,对所学知识产生认知,使其能够在之后面对问题的时候运用这些知识。
2500 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提倡根据学生的需求去培训。孔子的教学理念发展到今天,出现了建构主义的教学理
推荐序
念,强调了以学员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学生并不是一张全白的纸,每个人都是在旧知的基础上进行学习,通过选择性接收知识、升华自我的。通过对本书的阅读,我相信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和学习观一定会深入读者之心,企业培训课程设计因此也一定会发生巨大改变。
阳明守仁良知处,但见长江滚滚来!
罗长江老师是我非常欣赏的培训界的后起之秀,是培训界少见的拥有超越功利思维的一位思想型培训师,假以时日,他必定是培训界的一束光。
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哲学博士
《灵魂徒步:阳明心学管理智慧》作者
忘年好友 李安 2018 年4 月16 日于开元小区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