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认知故乡是动态的,是有生命的。故乡的春天属于播种,播种希望、播种期盼;故乡的夏天属于歌唱,歌唱万物、歌唱生长;故乡的秋天属于收获,收获甜蜜、收获幸福;故乡的冬天属于复盘,复盘心绪、复盘愿景。于是,他用情感编织的心网打捞发生在故乡先辈前人、邻里乡亲、发小玩伴中那些久远的故事,借以展示故乡的气度气质、风仪风韵,彰显故乡的沧桑况味、义胆豪魂,探寻故乡传统文化的根脉谱系、基因密码。
人至老境爱怀旧,怀念你的童年、你的少年、你那些陈年往事。回望故乡,反刍乡愁,是一个正常人的天性。说来很巧,当老王告诉我,他要出版一本叫《回望故乡》的书,我一惊,哦,我也正有一本书在出版社,名字也叫《回望故乡》。为了避免重名,我赶紧告诉出版社,把书名改了。我们心有灵犀,可见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故乡,是一个人生命的根,灵魂的家,精神的原乡。何谓原乡,就是你呱呱坠地,睁开眼睛看到的有所房子、座村庄、缕阳光、缕炊烟、朵白云、片花草的地方。这是你吃过奶的地方,是你启蒙的地方,是你成长的地方。这个地方决定了你的语言、风俗、口味、初心,你一生的行为,都无可避免地要打上它的印记。这个地方,有养育你的爹娘,有你无数的亲人,有你童年的发小玩伴,有你熟悉的小路荒径,有你听惯了的鸟声虫鸣,等等。所有这些,不管你走到哪里,都会让你难以忘怀,让你魂牵梦绕。游子怀乡,王志祥是一个看重乡情的人。这是他第三本写故乡的书了。本书是《远去的老行当》,图文并茂,很有,记录了许多乡村的“老行当”“老古董”,有记有叙,有惊有叹,给乡村修史,给记忆存档,文史价值。第二本书是《那些年那些事》,是前者的姊妹篇,大多是个人的回忆,亲历的往事,重现了乡村生活,了自己半个多世纪的青春与生命。这两部书的出版,在同事、战友之间和社会上都得到了良好的反响,给了王志很大的鼓励。余情未了,余兴未尽,余事须表,老王乘势而为,又完成了续篇《回望故乡》。三部曲,如同三种不同的乐器,合奏一首故乡的颂歌,赤子心曲,乡音袅袅。通读全书,给人留下印象深的是,他对生养他的故土有着刻骨铭心的爱。这种爱,不是故作多情,也不是虚编故事,而是充溢在他每一篇文章中,浸润在每一个人物、每一件事情上,镶嵌在所有的字里行间。书中说到他的一个“猜想”—颇为古怪的村名,“次洛”与“救勒音,使他联想到,这是否和鲜卑族有些联系?幽燕之地,古代战争迭起,外族南迁汉化是常有的事——暂时虽无确证,但不管如何,他这种“猜想”和对故乡的寄情和追远,说明他重视这片祖居之地,对先人,不管是贫穷还是富贵,都极为追慕。爱乡土的人,必定爱祖国;相反,数典忘祖,就没有资格谈论仁义道德,而且会为社会所不齿。《回望故乡》秉承了前两本书的风格,那就是质朴和真实。这种质朴和真实,是发自内心,一种不牵涉利的自然流露。无论是叙述如老戏台、打谷场、捋榆钱、百草园这样的乡风民俗,还是描写高人李二爷,“状元锄”孙二、李三等诸多“老把式”,一个个都历历在目,栩栩如生。前辈乡贤也好,贩夫走卒也罢,王志祥提供的舞台,都是活灵活现、原汁原味地呈现。多年前,我在一次给原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的学员讲课时,讲了这样三句话:天道酬勤,人道酬善,文道酬真。为文之道,必须真实。只有真实的东西,才能感动人。虚发玄想,胡编乱造,可能炫耀一时,但不会有持久的生命力。回望,是对往事的追忆,对记忆的复盘。留住昨天,是因为你珍重生命。20年前,我的一位堂爷爷喻军,他1938年参加革命,退休后,住在离老家100公里外的邵阳市。晚年沉疴不起,自觉时日不多,嘱咐儿子租了一辆车回到故乡。他离开家乡已经许多年了,老家没有了亲属,旧房子也不在了。他坐在轮椅上,老眼迷离,从远处瞭望那山,那水,那田园,那村庄。落叶归根,他人生后的念想,就是要看一眼那片曾经生养过他的土地。我自己,老家村子的名字叫春溪湾。我使用的网名、名一直是“绿水春溪”,我的书房名之“望春斋”。故乡春溪永远在我心里,将陪伴我的一生。王志祥也是这样。他久居京城,梦里乡关,情之所依,魂之所系,还是那个一辈子眷恋的龙骨山下那个名叫“大次洛”的普通村庄,用他自己的话说,那里的“一口古井,一盘石磨,一棵老树,一堵残墙,一群鸡鸣,一阵犬吠,一台村戏,一首歌谣”,都会搅得自己心神不宁,食不甘味。因为那是他心灵的寓所,其间,倾注了他生命中太多的情感。将这份情感,形之于文,装帧成书,安慰自己,鼓舞别人,这就是“回望”的价值。
王志祥,1942年7月出生,北京市房山区人。1963年8月入伍,同年在报纸、刊物上发表诗歌、散文等。先后在《战友报》《人民武警报》《解放军报》任职,2003年pan>月退休。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解放军文艺》《北京文学》《河北文学》等报刊发表散文、纪实文学、小小说、诗歌等作品二百余篇。出版《军事新闻集》《军旅通讯集》等专著及《美乡愁——远去的老行当》《美乡愁——那些年那些事》等作品。
目录
原乡之恋
——读王志祥的《回望故乡》
关于故乡名字的猜想
老戏台恋情
分土地分浮财
寻乐百草园
南大坑的记忆
走会
打麻雀
考把式
打谷场上听故事
远去的玩具
又到榆钱飘香时
小商小村来
晨曦里的乡野
纵横白薯情
我家的那片枣林
油锤咚咚响
炸豆腐开锅
刘四奶奶
高人李二爷
傻孩儿姜百岁儿
小卖部和它的主人
乡野追花人
二妞掲榜
五嫂子
婚丧嫁娶找“大了”
姑娘媳妇儿忙过年
春节前小孩子忙做四件事
拜年
后记
附录:录影往事留住乡愁
——我写《美乡愁》三部曲的初衷
在首都西南50公里处,有一个有着几百户人家的自然村庄,名字叫大次洛村。那是生我养我的故乡。在那里,我度过了童年和青少年的美好时光。据《辞源》介绍,村庄是人类落居发展中的一种初级形式,通常指固定的居民点,由建筑物、道路、田园、水资源等要素组成,显著特点是人们以土地资源为主要生产生活对象。它起源于旧石器时代中期,人类从穴居野外到筑室成居,经历了百万年的漫长演变发展过程。就我的故乡大次洛村而言,据说从辽始就已成村,也有相当久远的历史。从我记事起,是上学认字以后,我就不断思考自己故乡的名字。中国北方农村的名字,大都叫屯、庄、店、营、沟、峪、街、井,等等,我们村周边的几个村子也分别叫庄、街、井、楼等,唯独我的故乡名叫大次洛村。这是为什么?我曾查过有关书籍、文档,既没有“大次洛”这个词条,更不见有关解释。那么,“大次洛”到底是什么意思?有人说,村西有条河叫次水河,“大次洛村”由此得名。我倒不以为然。因为我觉得,既然按该河取村名,那么应叫“大次水”,为何把水改成“洛”?再说,次水河离我们村较远,还不及周边几个自然村离次水,大次洛村由此得名,显然说服力不强。联想到村子西南二里路远还有个小次洛村,我突发奇想:“大次洛”难道是族名、人名?冥冥之中,我想到了与“次洛”谐音的“敕勒”。“敕勒”,由鲜卑语翻译而来,鲜卑是中国古代民族,属北魏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又称赤勒、铁勒等,4世纪中叶生活在内蒙古阴山一带,后臣服于中原,逐渐南迁并汉化。照此推论,“次洛”可能由“敕勒”演化而来,由此南迁到次水河畔,分别在相邻两处落脚,形成后来的大、小两个“次洛村”。如真是这样,那么我的故乡的历史便十分厚重了,要真正厘清“大次洛村”的来龙去脉,可就不是简简单单就能够办到的事情。不管是不是从“敕勒”演变而来,单从村里的五座庙宇看,早年的大次洛村就非一般的自然村落,很可能相当热闹、繁荣、祥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