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开语文教育的桃花源
我们都生活在一个叫桃花源的围城
多年之前,有感于语文教育受到社会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不堪重负,受伤颇多,似乎变成一个变形金刚,我不禁感慨万千,情急之下,竟然想到要让语文教育成为一个理想的桃花源:独立、自主,不受外在事物的干扰,一以贯之,作为一门真正的学科,巍巍屹立于学校教育课程的森林,鹤立鸡群,享受着母语课程独有的地位和尊严。
曾几何时,我竟突然发现,语文教育在今天俨然是一个真的桃花源:被应试绑架着,与世隔绝,不食人间烟火。
五柳先生在《桃花源记》中写道: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试想,秦末避乱而隐入此洞,世间经历多少个朝代,数百年而不知。问题是,当渔人意外闯入,桃花源中的人竟然在其辞别时告诫他不得将此间故事外传。
是啊,细想,惊悸于乱世的黑暗,而且是一以贯之的持续黑暗,安享封闭结构中平和的温馨,形成固定的思维方式和习惯,桃花源中的人真的不需要艰难的置换思维,以及思维指引下的生活方式。回到先人历经艰险才躲避开的黑暗,那不是既与自己过不去,也对不住先人的付出和期盼吗?
语文教育虽然不是一个社会,但作为一个教育教学领域,当下的语文教育与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有什么区别吗?
比如,就语文教育价值观而言,依据各学段的课程标准,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将几种能力、素养和情怀描述得高大上全,但几乎所有语文教师都心里默认:学生的语文成绩是我们的孜孜追求,据此而来的升学是我们刚硬的理想。
又如,从语文教学目标来看,我们所有人都会说,要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但绝大多数教师教学的实际方向、思路几乎都是围绕着主要的、终结性的考试及其说明的要求,包括知识点、题型甚至命题和阅卷负责人的喜好,以此来确定教什么、怎么教。
再如,从实际的课堂教学来看,按照阅读和写作的规律以及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规律,几乎是我们在公开场合听到的最为耳熟能详的表达。但具体到某些教师课堂中的实际教学,你会发现,大家都是异口同声、千人一面地遵循考什么、教什么的原则,走在以做题、讲题代替讲读教学的康庄大道上。
即便在全国性的语文课堂大赛现场,也有教师公然以这种应试模式来演绎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经验,甚或还不如桃花源中人的不足为外人道也的自惭和自觉。
在多所中学,当与一批有名或者不甚有名、可能正走在成为名师大道上的语文朋友交流时,我有很多发现,大家平时教的基本或者完全是应试的语文,做的研究基本或者完全是应试的研究,如果偶尔写一点心得,也大都围绕应试技巧、答题门道来落笔。我会问:语文教育难道就是为了学生的应试、应试的分数,不是要培养学生在未来社会和生活中必要的理解与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比如读书理解、说话交流、作文表达吗?
有教师会说:大家都这样,如果按照你说的来做,在应试的疆场上,我们怎么活得下来?
也有的教师有思想,会说:应试不也是一种教育吗?按照考试的要求来教,从结果评价反溯、回溯来教学,不也是一种教学吗?虽然功利,这也是能够培养学生在生活中需要的语文能力的。
这些说的都是事实,而且很难反驳。我只能说,教育有规律,语文教学有规矩,语文教育生活有规范。比如,按照学生认知规律,遵守语文学习规律,在与生活和社会相关联的情境中学习语文,师生才会真正享受语文教学,从中获得真正的语文教育体验,习得未来真正有用的语文能力和素养。
实际上,我说得很苍白,在应试的弥漫硝烟中,战士更相信枪弹。
不一而足。从这一角度看,今天的语文场域,在一些语文教师的眼中,是不是更类似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呢?
而今,即便我们的课标在不断修订,越来越高大上,越来越与国际接轨;即便我们的教材在不断修订,甚或出现统编教材,但很多人还是口头空喊课标的理念和精神,充分利用宏大叙事的教材,干着指向升学和分数的应试教学的事。
这当中不乏自惭者或者自保者会提出不足为外人道也。这思维方式与1800年前桃花源中人的并无二致。
语文教育的问题,其症结在思维方式
问题是,往事越千年,今天早已不是晋朝;这世界,互联、人工智能、生物传感、量子计算,已经无法容得桃花源。
2017年,一位国内名刊的主编外访欧洲等国的教育,慷慨而感:先进国家的教育早已换了赛场,而我们还在旧跑道上拼命。
不久前,看到一位学者的一段偏激陈词:当下的教育最为让人震惊和骇然的是,一群不怎么读书甚或不读书的人,天天在教学生读书;而且,据说还很拼命。
不同的人在不同场合、不同主题下同时用到拼命,表面上看,似乎是在表扬教育工作者在各自领域中坚守岗位、勤奋和努力,实际上是对当下的教育现象和现状极为不满。是的,教育工作者特别是语文教师,不缺基本的教育能力和素养,更不缺拼命的努力、态度和干劲,但仅如此,我们能否成就优秀的语文教育、卓越的中国教育呢?
大量的观察和研究表明,今天的学生在永无休止地进行应试训练。面对规模宏大的刷题大战,语文教师辛劳,广大学生玩命,但学生的语文素养,尤其是阅读理解、说写表达的能力不是在进步,而是在退步。
这是为什么呢?
日本著名企业家稻盛和夫在总结自身及其企业成功的经验后,提出了一个著名的事业和人生成功方程式:人生和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100~100)努力(0~100)能力(0~100)。
这一方程式最让我们警醒的是,稻盛和夫将三个决定成功的重要变量中的思维方式的数量区间设定为100~100,特别强调思维的重要,颠覆了传统的成功观。比如勤奋、功底、态度、细节,这些元素在人生成功过程中实际所占的比例并没有想象得那么多,正如古人在南辕北辙的故事中所言:马虽良,用虽多,御者善,此非楚之路也;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就此而言,假如我们的教育功底和教育努力是作用于错误思维所指引的,与教育预期完全相反方向的道路,这样的拼命不是令人恐怖吗?
所以,许多年来,总有学者危言耸听:我们的教育似乎已经成为或者正在成为整个社会系统的一座孤岛,学校中的人主动或被动地齐心合力制作一块又一块敲门砖,敲开一扇又一扇学校的大门。这期间,可以不知东南西北,也可以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样的教育,这样的学校,在国际合作、全球经济一体化、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健康吗?可持续吗?
读到一位著名教育专家的观点:教育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应该就是教会学生思维。功利,恰恰是思维的最大敌人。
改变当下的语文教育,需要语文人的理性
用这样的标准来衡量语文教师,似乎可以将其分为四类:真的不知语文教育为何物,只是跟着感觉和他人走,随波逐流的;虽然开始知道,但逐渐被裹挟竟至于意识逆转而被同化的;虽然知道,但真的只能顺应以求生存的;始终坚守,并寻求影响、引领企图改变的,这是一股清流,遗憾的是势孤力单,一时难以成气候,掀起波澜。
这样一分析,我就特别能理解很多语文教师的感慨:我们难道不知道这些道理?但是,作为局中人,我们无能为力。
我写过一篇随笔,畅想人类在人工智能和量子计算时代的生活。
在咱们中国,我们平时听谁的?这不是问题。小时候,在家里,听父母的、长者的;在学校,听老师的;逐渐长大,有了单位和组织,听领导的,听有经验的老师傅的。稍稍有些个性、主见和理性思维的,常常会有些怪想和怪论,为什么总是听信他人?我为什么就不能听我自己的?我的事情我做主,于是就有一句话,叫作遵从自己的内心。遵从内心,从来是人类的理想,但在当下的中国,真正做到有个性、能独立、有主见的实在少之又少。你从许多年来大地上粉丝的疯行,就可窥见其详了。
这说的是现实。但未来呢,在已来的未来,我们会听谁的呢?
很多人畏惧开车,主要是因为找路困难。晕头转向,找不着北,绝对是许多初学开车人的不堪之痛。导航仪的普及,使得开车变得越来越简单、放松、爽快、大胆。坐上车,还未发动车,先打开导航仪,几乎是每一开车人的标准仪式。不熟悉、未去过的地方也就罢了,即便是不知去过多少遍的地方,似乎下意识地也得开着导航仪,否则就似乎不踏实,若有所失。到国外,坐着留学生的车外出,按照中国人的习惯和思维,总会情不自禁地问,朝哪个方向开?你听到的常常是莫名的惊诧:方向?我也不知是哪个方向?似乎人家就没有东南西北的概念。跟着导航走,好像当年我们高唱跟着感觉走,现下的感觉就是导航仪。
说白了,在开车这件事情上,人类现在听谁的?不听他人的,不听自己的,也不听地图的,就听导航仪的。用导航仪导航,实际就是借助人工智能的原理,是一种地理和方向的定位系统。
何止是开车?生活中的粉丝们,其习惯、行为和思维方式不也是听命他人,唯粉主是瞻吗?
有科学家对于未来,特别是生物技术、人工智能、量子计算技术不断升级且联姻整合的未来,有了崭新的想象、描述和预测。
不久的将来,人类身上极有可能都将随身附带一个叫生物传感器 量子计算的装置,说白了,也就是层次极高的人工智能。一个人平时的生活,其言谈举止、思想行为、喜怒哀乐都会被传感器滴水不漏地记录下来,这就是海量数据。她会毫不犹豫、实时地传送给计算机,计算机则会用极快的速度大大、远远超过人脑反应运算的速度加以综合运算与处理。于是,一个改变人类的奇迹和故事产生了,那就是,外挂附着于人体的她,综合处理你的海量数据的能力数十倍甚或千百倍于人脑,其获得的结果、结论比人脑精准,也更为快捷。于是,依据优胜劣汰原则,人类未来将会毫不犹豫地抛弃自己的大脑,一意孤行地听从、遵从、顺从一个叫算法的怪物!
……
尽管如此,我仍坚信总有那么一天,随着人类观察、学习、经历、体验,或者某一场景的重现,或者某一故事的上演,也或者某一人事的遭际,强烈地刺激,慢慢地唤醒,我们中的先知先觉者会如同古希腊的先哲一般怀疑、追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的家园在哪里?我如何找到回家的路?
于是,人类开始逐渐觉醒,苦苦探寻。向人工智能学习,学习它们的深度学习;向量子计算学习,学习它们的快捷、精准。尤为重要的,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会逐渐修复丧失已久的理性。
最终还是得依靠思维理性,我们可以精准地走上回家的路,并最终回家,直至回到人本身。
(《人类未来听谁的》,《读天下·中学版》,2019年第2期)
这里说的是一个叫算法的物事,未来对人类的控制,也许这是人类为自己制造出来的一个宿命。世界终有一天要经历这样一个我们以为的冰河黑暗时期。但作为万物之灵的生命体的人类,要想摆脱这样的灵魂羁绊,唯一的路径是修炼自己的理性。
语文教育何尝不是如此呢?几十年的语文教学,包括一轮又一轮的语文课程教学改革,为什么步履维艰?为什么雷声轰隆,却很少有大雨酣畅?我们总是被一个叫应试的物事绑架和左右。这实际就是一种极为世俗、物质和功利的算法。我们很难一下子追溯这算法当初的发源,但是能很容易分析其逐渐渗透,最终攻城略地,将整个国家中绝大多数人卷入其中的全过程。可以想象,如果人类没有理性,没有理性的
国际比较,我们果真会觉得今天的应试是天底下最适合的教育。
理性是什么?
按照黑格尔的哲学观,理性是最完全的认识能力,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只有理性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认为,在感性认识基础上,经过思考,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进行改造,就会产生一个飞跃,上升为理性认识。
就是说,理性思维是感性思维的深化,是对感性思维成果的进一步加工,是对大脑中已获知识的深加工,是对事物本质和运动规律的揭示过程。对过去和现实来说,理性思维能够揭示事物的真实和本质,认识事物的规律,是一种质疑和批判思维。对未来而言,它具有前瞻性和预知性,能够运用已知的事物规律和思维规律,推导出事物进一步发展的趋势和可能,是一种哲学思维和超前思维。
但是多年来,或是因为应试导致的教育思维僵化,或是因为课改推进中部分理论家的话语强势,教育普遍呈现出跟风、赶潮的运动态势。一个口号,可以一夜传遍大江南北;一种模式,可以数年掀起冲天狂热;中小学教师和校长中的大师崇拜热,时时升温。近10年来,学校文化建设、课程建设、课改推进和教育教学改革的转型过程中,真正富于独创、具有个性和特色且经受得住时间和历史考验的教育成果实在不多。
复制、雷同、照搬、移植,教育的传统和历史,学校的文化和个性,正是在这样的跃进浪潮中,被以发展的声音湮没,被以建构的名义消解。
其症结何在?我想,除了这样那样的外在因素,一些人的思维理性缺失是最为主要的原因。
教育本来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思维理性的。学校育人者的理性丧失,应该是现实教育最为令人忧虑的。
语文教育的情况又如何呢?长期以来,语文课程的感性定位(语文教育实际应该是理性的,但我们风花雪月、吟风弄月的传统和部分人的误行误导使之偏离方向),语文教师教学的感性,使得我国的语文教师被贴上了非理性和浪漫的标签。语文教师不如理科教师理性,这已经成为共识,而且我们也自以为是,且颇为得意。
现实的语文教育也是如此。即在教育的应试中,语文教育呈现出来的所谓流派风格和个性成为世纪之交教育的一大奇观。有好事者做过不完全统计,国内中小学打出某某教育大旗,有名和暂时还未有名的达到数百种。这既有语文教师自身的创制,也有专家学者有意无意、推波助澜的打造或者叫炮制。且不论这样随意的个性化对于语文教育共性解构的可能和可怕,即便合乎语文教育规律的个性风格,又有什么咋呼的必要和价值呢?实际上,最可怕的结果是,我们将原本属于科学的语文教育假以创新和个性化的名义,一步步做成充满浪漫色彩的文学,这是语文之幸乎,不幸乎?
理性思维,需要语文人的潜心修炼
理性之丧失,多半是利令智昏的结果。应试的功利,社会的功利,学校管理和教学评价的功利,学校教师包括语文教师真的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几乎无路可逃,最终只能自愿不自愿、自觉不自觉卷入泥淖而难以甚或不愿自拔。
理性何来?理性是生命个体思维修炼的结果。其中,最为重要的有三个东西。
一是智慧。什么是智慧?按照一般的理解,就是聪明。实则并不全面。智慧,佛教称为般若,指破除迷惑、证实真理的能力。亚里士多德将之归结为理论理性的德性,认为它是人的最高德性,表现为对最高真理的沉思。在理论和思想问题上的深沉思索,执着探寻,不懈证伪,恰恰体现出理性的本质和真谛。
二是明智。相对于智慧,明智是实践理性的德性,表现为人们在实践所为中对真、真相和真理的判断。明智与智慧,分别从实践证明和理论探索两个层面引领人类走在认识世界、寻找真理并进而认识自己的理性征途中。
三是逻辑。不论智慧还是明智的学习和修炼,都无法不借助工具。实现理性提升的主要工具就是逻辑。逻辑的关键在概念、判断和推理,切准概念的内涵,基于事实作出稳妥的判断,并在此基础上循序渐进,作出环环紧扣的推理,才能渐进于科学的结论,攀上真理的巅峰。
这就是说富于理性的人必须冷静、淡定、沉着。每临大事有静气,方可让思维畅游于生活九曲回肠的小道。富于理性的人一定谨慎。当年胡适治学力行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这求证的小心,一语道破了真理探求的艰辛,犹如刀尖上求生,大海里捞针。
还得回头说那位贸然深入桃花源、不知名姓的捕鱼人。
在这位捕鱼人的身上,集中体现了毛泽东当年的一个判断: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我认为,这位生活在桃花源边上的捕鱼人绝对是一位极富于理性的智者。
他富有好奇心和冒险精神。试想,捕鱼为业的武陵人很多,为什么只有此渔人发现了仿佛有光的山间小口?为什么只有他看到小口之后又能深入洞内,渐行渐远,终至有了举世不闻的罕见的发现?足见这位渔人非同寻常,是一位好奇、猎奇、敢于探索且勇于冒险的有心人。在富于好奇心之外,卓具胆识,这是理性的先导。
他富有历史知识。一位渔人,进得洞来,发现一群人类异数。他虽然惊讶,却并不慌张,为什么?因为他有知识,尤其是历史知识。他居然能知道那么遥远的历史,桃源中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也就是说,渔人知道。一个富于历史知识的人,常常具有纵深感,具有史识,还具有远见卓识,是为洞见。
他富有沉默的艺术。渔人进洞之后的所见所闻,让一般人目瞪口呆,甚或魂飞魄散。但从文中看,吓着了的不是渔人,倒是桃花源中人见渔人,乃大惊。冷静,沉着,冷眼旁观,从容不迫,这恰恰是具有理性精神的人的现场表现,正如古人所言的那样,每临大事有静气。
他富有比较能力。进入桃花源,渔人一刻也没有停止观察和思考。环境的生态原始,居民的纯粹古朴,文化的恬静悠然,这都是渔人用一双慧眼比较外部的现实而获得的判断。特别是悉如外人和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分析,更是在比较中深度融入观察者的感叹和深思。这也是渔人回到外界现实后违背桃花源中人的嘱托而诣太守说如此的动因所在。
渔人还是一个仁者。尽管桃花源中有那么多的美好,但在渔人看来,隔绝现实世界的烟火,尤其是连自己处在今夕何夕都不知道,凭着感觉懵懂活在这非人间的绝境,正是一种精神的贫乏,是一种绝对的非理性。也许是历史和科学的理性驱使,也许是人文和社会情怀的促动,他选择了拯救。
晋朝之后,历史又悠然间越过1800年。现代社会依然有许多的桃花源和准桃花源;泱泱中国,转型时代,又有多少类似桃花源的封闭和半封闭的王国需要打破,迎来新生。
语文教育就是其一。这样的小桃源的打破,迫切需要一个个、一批批具有东晋武陵渔人一样好奇、理性又富于冒险精神的语文教育的智者。有了你我的先知先觉、敢为人先,才会有或者今天或者明天语文教育的桃花源,在偶然间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这当中,理性精神的成长成熟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甚至是决定性因素。当然,也万万不可忽视良知、人格、道德和情怀的力量。在上者的顶层设计、环境建设和相关资源的供给,可能起着决定性作用。
最近几年,在很多培训现场,在与很多教师交流时,总会听到许多人微言轻鸡蛋碰石头的哀伤之论,这真的是一线实践者的肺腑之言。我总说,哀莫大于心死,只要各位有志者,情在教育,心爱语文,哪怕我们就是一缕缕在崇山峻岭间左奔右突的小小溪流,每一个丝毫的改变,终将改变大海的面貌和格局。正如诗人之论:
你浑浊,大海一定浑浊;你清澈,大海就可能清澈!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写于南京老山熙龙山院竹里
序言 撞开语文教育的桃花源/ 001
001 第一讲 三位一体: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实现方式
语文教材本身应充分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教师要不断修炼和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与精神;语文课堂要切实开展语言学习和训练,充分实现语文学科的工具价值。
023 第二讲 形神一体 水乳交融传统文化与语文教育的融合之道
传统文化的要害在精神内核,传统精神的载体在经典,融会贯通,两位一体,自然也必然是传统文化与语文教育的结合之道。
035 第三讲 祛魅:当下中国语文教育的第一要务
优秀的语文人,有志于建设和改革语文教育的语文人,做实实在在的事,做与语文课程建设相关的事,语文教育就会在这样的也许并不高大上的草根的细小实践中逐渐成长和成熟起来。
057 第四讲 高分时代:中国语文的困境和出路
就课堂而言,应该在保障效益的同时,充分挖掘和呈现语文知识之美,语文学习过程、方法之美,语文活动内容、形式之美,以及活动过程中语文教师和学生的语言、姿态、人性、人文之美。
069 第五讲 教材建设:现阶段语文课程改革的突破口
教材是教学之本,教材上连课程标准这教学的顶层设计,下通老师的教、学生的学,是教学内容,也是教学任务,甚至也明确规定了教学思路、目标和方向。
087 第六讲 理性回归:确立语文知识在语文教育中的应有地位
语文知识教学的弱化和淡化,是学生越来越不喜欢语文学科和课程、语文教师越来越难做、学校领导越来越不重视的主要原因。
095 第七讲 阅读教学:目标确定和方法选择
自主学习是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基础;没有自主,任何合作和探究都是不可想象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真正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一定是自主学习。
123 第八讲 语文课堂:从无我 走向有我
课堂教学中,应该有我的学习体验和感受,有我的学习收获和经验,有我的学习心理和情感,有我的教学个性和风格,有我的教育理解和主张。
143 第九讲 工匠精神也是语文教育精神
语文课程应该从语文知能出发,在完成培养和发展语文能力、素养的主体目标的过程中,实现思维、审美和人文因素的成长。
163 第十讲 由教向导:未来语文人价值功能的重大转型
也许,开始是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时代对语文教师的倒逼,未来则一定会成为语文教师自觉自为的蝉蜕。进步和发展本身,是不是回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