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与绿色建筑中健康与绿色是相互紧密关联的课题。绿色建筑的多个设计理论与原则也适合于健康的环境与建筑,但这并不意味着绿色建筑等于健康建筑。本书共7章:第1章介绍可持续建筑与可持续健康的基本概念,梳理可持续建筑与可持续健康的关联,为健康建筑提供基础理论;第2章论述健康建筑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来源,并通过项目实践来解读理论的实践性;第3章论述亲生物建筑与生物气候建筑,从生物建筑的维度讨论健康建筑;第4章讨论光线与空气对健康的影响,借助自然光线和空间影响健康;第5章讨论健康建筑的塑造,通过对中庭、办公和住宅的讨论,塑造健康的室内环境;第6章讨论改造建筑的健康概念,通过对老建筑的改建注入健康因素,使之成为现代的健康建筑;第7章为结语,对全书进行总结。
健康建筑的意义在于健康建筑在绿色建筑的原则下,通过生物设计策略、健康的光线与空气的引入、绿色中庭的策略,以及相关标准的参考和应用,提供健康与绿色的建筑与环境,推动健康行为并促进健康生活。
自1983年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被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 (Brundtland Commission)《我们共同的未来》(《布
伦特兰报告》)引入后,在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指导下,出现了可持续建筑的概念。可持续建筑将生态建筑纳入其范畴中,更加全面系统地引导生态建筑的发展。 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 (WHO) 公布了《21世纪健康21世纪人人享有健康》(Gesundheit 21 Gesundheitfr Alle im 21. Jahrhundert)1。该战略旨在促进和支持这一进程,以改善所有人的生活质量和环境条件,维护公正、公平的意义。这一标题明确确立了与平行的主要全球可持续发展方案《21 世纪议程》(Agenda 21)在内容上的密切关系。健康促进和环境这两个单独的领域在一个共同的章节中紧密相连。在题为促进可持续健康的多部门战略(Multisektorale Strategienfr nachhaltige Gesundheit)的议程中制定了一项基本目标,即促进形成健康的环境,并通过注重健康的决定,为可持续健康创造机会 2。
2020年9月22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将力争于2030年前 ( 碳排放 ) 达到峰值,努力争取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一项关于我国长期的宏伟愿望和人类未来命运的重磅声明,在中国主动顺应全球低碳发展的潮流中,将低碳发展与碳中和确立为中国长期可持续发展与繁荣的战略,表现出中国支持可持续发展的决心和国家对于人类命运所承担的责任。
2021年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的方式出席了《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大会。习近平指出:生物多样性使地球充满生机,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助于维护地球家园,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昆明大会为未来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设定目标、明确路径,具有重要意义。国际社会要加强合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2]
可持续发展与可持续建筑的概念在我国已上升到生态文明的维度,生态文明的概念已列入中国共产党第
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它是发展现代生态社会的愿景和框架,同时也是中国绿色发展的基本概念。在中国十三五规划 (20162020年)期间,绿色发展被列为重中之重,是贯彻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核心,它指导我国生态建筑的发展。自2006年以来,我国很多城市开始建设生态建筑,其中,包含了各种类型的节能建筑、被动式建筑,以及生态城市和生态小区。
2019年底新型冠状病毒的出现,使人类重新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可持续发展不仅关乎人类健康,也会影
响国家安全和个人尊严。疫情的发展迫使建筑师重新思考建筑的意义、功能和职责。建筑不只提供居住的功能,同时负有促进健康和遏制疾病的责任。城市的发展过程中曾多次遭遇疫情。18世纪巴黎天花和瘟疫的流行,迫使城市规划师乔治?欧仁?霍斯曼(Baron Georges-Eugene Haussmann) 启动对巴黎的改造,而伦敦经历了1954年霍乱的流行后重新配置了城市基础设施。疾病助推了城市的发展,启发了建筑师重新
认识建筑设计,迫使我们改变设计思路,重新建立新的建筑设计秩序,以应对未来突发情况,促进人类的长远发展。
蔡大庆,男,出生于1964年6月,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建工系,攻读建筑学及工民建两个专业。 1986年分配到安徽省建筑设计院工作; 2002年调入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历任中国建筑技术集团设计院设计四所所长、副院长。 1995年通过国家首届一级注册建筑师考试,1997年获得高级建筑师职称,北京相关规划部门项目评审专家,北京相关政府全过程工程咨询专家,从事建筑研究设计工作 36 年,主持和参加与了国内多个重大项目的规划和设计工作,对城市规划及建筑设计工作方面有独到的见解,能够准确理解、把握业主对建设项目的需求,进行优化成本控制;主持过数百项重大工程,含超高层综合体、五星级酒店、体育场馆文体建筑、生物医疗建筑、物流产业园、智慧居住小区等,同时具有丰富的项目全过程咨询过程的管理工作经验。
郭小平,男,出生于1964年4月,清华大学工学博士、德国工学硕士、德国注册建筑师。曾任职于英恩霍文建筑师事务所建筑师;香港华艺建筑设计顾问有限公司主创建筑师;北京五合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总监;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国建筑技术集团有限公司建筑设计院设计总监;2012年创建北京德雅视界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专注于生态建筑设计、生态建筑技术的研发工作。参加和主持了国内和国际多个生态型城市综合体、超高层、酒店和住宅项目。
第 1 章 可持续建筑与可持续健康 / 1
1.1 可持续建筑 / 1
1.2 可持续健康 / 7
第 2 章 健康建筑 / 9
2.1 健康 / 9
2.2 健康建筑 / 10
2.3 理论研究 / 11
2.4 项目实践 / 15
2.4.1 谷歌公园项目 / 15
2.4.2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图书馆 / 21
2.4.3 坐的尽头 / 25
2.4.4 德国 Lanserhof Tegernsee 保健中心 / 29
第 3 章 亲生物建筑与生物气候建筑 / 35
3.1 亲生物建筑 / 35
3.1.1 生物多样性 / 35
3.1.2 亲生物假说 / 37
3.1.3 亲生物建筑设计策略 / 38
3.1.4 亲生物建筑设计实践 / 43
3.2 生物气候建筑 / 49
3.2.1 改善当地小气候的策略 / 49
3.2.2 生物气候建筑设计策略 / 55
3.2.3 健康与人性化及舒适度设计 / 55
3.3 生物气候建筑设计实践 / 59
3.3.1 卢森堡欧洲投资银行 / 59
3.3.2 玛丽娜 1 号项目 / 65
3.3.3 杜塞尔多夫 K -Bogen II 项目 / 79
第 4 章 健康的光线与空气 / 87
4.1 健康光线 / 87
4.1.1 建筑与光 / 87
4.1.2 日光 / 89
4.1.3 优化自然光线 / 89
4.1.4 不同光照条件的策略 / 89
4.1.5 采光系统 / 91
4.1.6 设计原则 / 93
4.1.7 优化人造光线 / 93
4.1.8 控制电气照明 / 93
4.1.9 电气照明的组成部分 / 93
4.2 空气与建筑 / 95
4.2.1 通风系统 / 95
4.2.2 自然通风 / 95
4.2.3 通风降温 / 96
4.2.4 机械通风 / 96
4.3 项目实践 / 97
4.3.1 斯图加特中央火车站项目光线设计 / 97
4.3.2 悉尼 Bligh1 项目 / 99
第 5 章 健康建筑的设计 / 105
5.1 健康中庭 / 105
5.2 中庭技术 / 107
5.3 健康办公 / 111
5.4 健康居住 / 115
5.5 项目实践 / 119
5.5.1 汉莎中心项目 / 119
5.5.2 兰州银行项目 / 121
5.5.3 B10 项目 / 125
第 6 章 健康建筑的重建与改建 / 137
6.1 重建 / 137
6.1.1 重建的公约与原则 / 137
6.1.2 重建的理由与原则 / 139
6.2 改建 / 141
6.2.1 可持续性改建 / 143
6.2.2 工业历史建筑的改建 / 145
6.2.3 改建的策略与方法 / 167
6.2.4 项目实践 / 175
第 7 章 结语 / 201
参考文献 / 203
作者简介 / 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