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文艺评论集, 以文章和书斋书法结合的形式, 收纳了上百幅书法作品和上百篇短文。作者在书中介绍了精巧的木艺, 细致准确地列举了木艺的派别、分类、图样和背后的典故等。此外, 作者还对自己欣赏的书籍做了仔细的批注和评论, 深切表达出作者怀古伤今、感悟人生的慨叹。这些文章表达了作者对于民间文艺、工匠行业、书法作品的独特见解, 记叙了作者在闲时阅读书籍的一缕情思、一份心绪, 表达了作者对于民间文艺、传统文化的深切热爱, 也呈现出作者的博学多才。
我曾问过自己,为什么要出本和“读书台”有关的书呢?
一切缘由,就是家乡有个文化名胜,叫读书台。
观山脚下,大溪田畴,一拳青山耸立千年。这面积仅六七十亩的山包,毫不显眼,渔夫晒舟,牧童放羊,花开花落,草荣草枯。
距今一千八百多年前的一天,一位来自河南的读书人,带着全家沿中江一路奔波,寻找一处栖身之所。黄山湖畔,高邃山下,掬一捧清水洗去风尘,读书人决定就此安顿下来。“一片湖水画里看,异哉仙境在人间。”江南的秀山丽水,使他暂时忘却了中原的虎啸狼烟,他把这里作为第二故乡。
山麓修茅屋,湖岛筑书台。缘门前小溪,划一叶小舟,读书台上阅春秋,高邃山下斫焦尾。他隐居在江南的烟雨诗画中,一住十二载。留下一段佳话,留下一股书香,留下一曲遗韵,留下一脉文化,,
这位读书人,叫蔡邕。
蔡邕读书台,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读书台。琴圣书祖,给我们留下了多么宝贵的文化遗产!
读书,在物欲横流、享乐至上的氛围里,几乎是件迂腐的事了。霓虹闪烁的娱乐天地里,有几人能放下一张安静的书桌?电子时代的快餐文化,挤压得传统纸质读物喘不过气来。什么地方能安放下一个读书人安顿心灵的平台?
2009年的春天,我在介绍地方文化的时候,讲到了蔡邕读书台和焦尾琴的故事。中央电视台导演舒云女士“咯噔”了一下,她忙问:“你讲的是真的吗?你赶紧把它写成论文,一个月后我带人来考察!”她说,她的另一个身份,是古琴爱好者。一个月后,舒云、毕可炜、张玉新等专家如约而至,看论文资料,实地考察。他们很激动,说:“中国古代四大名琴,终于有一张焦尾找到了故乡!读书台,应该是每位琴者心中的圣地!”
中国音乐家协会原书记冯光钰,向溧阳颁发了“焦尾琴故里”的命名铜牌和证书。
中国古琴界的前辈姜抗生,在参加了“中国百科全书之父”姜椿芳的纪念活动后,看到报上关于焦尾琴的文章,专程来溧阳考察读书台。远眺读书台,他说:“这就应该是蔡邕读书抚琴的地方!风水真好啊!”他不顾年迈,坚持要登山。荒山野径,荆棘牵衣,他乐此不疲。站在读书台顶上,姜先生讲:“这里是古琴爱好者都要来朝拜的地方!”
美音溧阳,自在茶乡。焦尾琴韵,绕梁千秋。
一晃几年过去了。不时有人问,你那焦尾琴的故事,是编的吧?琴呢?我只能报以一笑。我想说,你不妨去观山脚下随便找个老农问一下:读书台在哪儿?蔡伯喈在这里待过吗?他会告诉你!千年的口口相传,编得像吗?我想说,你不妨去查下溧阳史志,文昌阁的先贤殿上,供奉着蔡邕的神位,每次赶考的举子们都要去上香跪拜,这难道也是编的吗?虚假多了,编造惯了,文化就是编故事?但青山依旧在,书台依旧在,我不想多说。
我与“读书台”的情缘,还因我的书斋叫读书台。家贫屋陋,拆墙扩地,置书房于阳台,一半在房,一半在台。青灯黄卷,冷雨敲窗,半夜风声,半夜雨声。半城风雨半夜书,不知梦在几更里。书斋建阳台上,当然叫读书台矣。蔡邕筑台读书,我是阳台看书,不敢高攀,附庸风雅而已。
屋虽陋,心不能陋。心血来潮,胸无点墨,忽然想请名人名家题斋,从而衍生出许多故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