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桐乡市梧桐街道办事处编选的一部散文集, 由15位作家的散文组成。这些作家来自嘉兴、上海、杭州、南京、无锡、温州、慈溪、余姚等长三角城市, 是邹汉明、但及、鲁晓敏、汗漫、杜素娟、甫跃辉、胡弦、黑陶、周华诚、刘克敌、干亚群、峻毅、施立松、朝潮以及魏丽敏等。他们向我们描述了桐乡的标志性水果槜李, 让人对桃园村槜李神往的同时也品味到槜李浓浓的历史, 品味到槜李悠久的文化以及槜李的鲜美。对桐乡文化的传播, 桐乡槜李的传承, 具有一定意义。
桐乡真是一个好地方!
不光有世界级名人茅盾、丰子恺,还有富有桐乡特色的特产,如杭白菊、晒红烟、榨菜、携李等等。而其中历史最悠久的,要数桐乡携李,它是桐乡土特产中的老大哥。晒红烟是桐乡的老牌土特产,它是明朝万历年间到桐乡来安家落户的,可是来桐乡不久,晒红烟就成为桐乡的新贵。肥沃的土地,充沛的雨水,足够的阳光,晒红烟的种植,有时候超过桐乡的蚕桑,史书上说它"利较桑麻尤厚"。我过去在桐乡生活和工作时,知道晒红烟在清明过后,农村里就大面积种植,到盛夏就收获,此时的桐乡不少地方,屋前的场地上,村边的大路口,都是满满的"烟帘"——一种竹篾编成专用晒红烟的农具,晒成色泽红亮的烟叶,整理以后卖给收购商供销社,这是一种时间短见效快的土特产。但是,桐乡人自己不抽这种晒红烟,太辣,太冲,和桐乡人的脾气、性格不太符合。而另一种在桐乡声名鹊起的土特产,就是至今仍在高调营销的杭白菊,杭白菊的历史同样并不长,大概三百年吧。那时桐乡的名气不大,自己的特产,只能借杭州来命名,弄得现在的外地人老是问"杭白菊"是杭州哪里出产的。我们回答:"桐乡呀!"外地人不相信,桐乡的怎么叫杭白菊?让我们一言难尽!如果放在现在来命名,杭白菊可能就是"桐白菊"!至于杭白菊种植的经验,桐乡老前辈农学家张履祥在《补农书》里说:"若种之成亩,其利自种豆自倍。"可见杭白菊是要成片成片种植的,如果种几株,那只能是自己看看,观赏观赏。所以今天我们看到上百亩杭白菊的"菊海",说明杭白菊的这种规模效应,我们桐乡早有经验。而现在人们餐桌上的桐乡榨菜,对桐乡来说是个新朋友,到桐乡安家落户还不到一百年,它是1931年桐乡人从四川引进来的,现在在桐乡已经家喻户晓了。而桐乡槜李是桐乡土特产中的老前辈、老大哥,据说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就在桐乡落户了,而且当时就被列为吴宫贡品,可见历史悠久,早就是珍品。然而两千五百多年历史风风雨雨的传承,槜李依然保持着它的上千年的光鲜,两千五百多年的种植,依旧是桃园村作为它的源发地!这是一个奇迹!一个两千五百多年前的土特产品,竟然能够找到它生长的根!而且没有变化,这是少有少见的奇特现象!这颗小小的携李,其生命力是何等的强大!它的文化,它的历史,它的内涵,它的魅力,足可以写几部槜李丛书!
记得我在桐乡工作时,槜李的影响还不大,但知道它不一般。它虽然个头不大,和一般的李子差不多,但是它的颜色琥珀一样鲜艳,成熟以后,颜色更加漂亮。尤其让人奇怪的是,槜李果顶都有一个指痕,传说是西施留下的指痕,这一美好传说,让桐乡人对槜李多了一份敬意,即使没有吃到槜李,也会对槜李留一个美好的向往。其实,携李不仅仅是因为西施而美好,还是因为其肉质独一无二,味美到无与伦比,生有生的清香,熟有熟的甜蜜。当地方志上说携李:"果肉淡橙色,肉质硬熟时致密,鲜甜清香,脆而爽口;软熟后化浆,浆液盈溢,蜜甜酒香,风味独特,为群李之冠。"所以见到这样的文字,自然会满口生津,充满着品尝的欲望。桐乡槜李这种历史和现实都美好的重叠,让一颗小小的槜李有了传承的厚重感。
时间的一维性并没有影响桐乡槜李的发展,恰恰在时代的阳光雨露的空间里,槜李依然光鲜艳丽,看着,是那样让人垂涎欲滴;拿着,是那样让人小心翼翼。从两千五百多年前走来的桐乡携李,永远是桐乡的珍贵果品,永远是桐乡的风雅!这样的风雅,既洋溢在《十五个槜李》中这些散文家的作品里,同样洋溢在这些散文家的心里。我没有到槜李源发地参观过,但是这些来自嘉兴、上海、杭州、南京、无锡、温州、慈溪、余姚的长三角文艺才俊邹汉明、但及、鲁晓敏、汗漫、杜素娟、甫跃辉、胡弦、黑陶、周华诚、刘克敌、干亚群、峻毅、施立松、朝潮以及魏丽敏等等作家们的作品,让我们对桃园村槜李神往的同时也品味到携李浓浓的历史,品味到携李悠久的文化以及携李的鲜美。所以去不去梧桐桃园的携李源发地,一样能够感受到桐乡槜李的美。
槜李记
诗·味·槜李
江南一日
槜李记
槜李考
从荔枝走向槜李
六月榜李
味在留痕处
梧桐招引
争说西施曾醉此
槜李五章
桃园头的槜李
桐乡有槜李
无处不桃园,槜李只一家
奶奶的槜李
“槜李,为果中隽品,味之甘美,实罕其匹,古人有珍果之称,良不谬也。”诗为文学之隽品,好文章的秘密是保持诗性,以独特的滋味和悠长的抒情美感,惊心动魄。
“槜李树性坚强,不易长大,嫁接之后,六七年方能结实。如结实太早,必须完全摘去,否则元气早泄,竟难发育,或至枯萎而死。”一个作家的坚强成长,需要缓慢蓄力、内省,不宜迷惑于那些过早到来的光荣。
“结实之初,远近人士皆来探问消息,以为他日馈赠亲友之需。”好作家新作落笔之初,就会有远近报刊或出版社来探问消息,以为他日版面增辉夺目。
“东有梅里、竹里,南有海盐,远不若桐乡产者之硕大甘美,良以产地正确使然也。”作家要找到自己的笔所能扎根之地,“一个人无非是气候和个人经验的总和而已”。福克纳如是说,遂写出美国南部的约克纳帕塔法县。类似于沈从文写出长河湘西,丰子恺写出桐乡缘缘堂,“良以产地正确使然也”。
“树之能结佳果,端赖整枝,携李亦然。不加修剪,枝条紊乱,产李难期美满。弱小枝、过密枝、有病枝、向下枝,剪除务尽。”文章能否成为佳作,端赖修改,炼字、炼词、炼句、炼意。虚假的情感、冗赘的语言、不准确的表达,须删除务尽。
“蛀主干者,有天牛。害叶以蚜虫为最烈,次有毛虫、绘书虫等。害果者,象鼻虫最烈,次有木叶蛾、折心虫等等,或害叶,或害果,或果叶兼害。而扑灭实属不易,总宜时时视察,未成燎原,治之尚易。”一个作家的人格、观念,决定作品的生命气象,若不对精神病灶保持警觉和省察,则天牛、蚜虫、毛虫、绘书虫,纷纷至。
“产额既少,而价值又昂,慕名之士争购以遗亲友,而远道戚友,每多隔年驰函索取者。故槜李不论荒熟,寒素之家,往往毕生而不知其味者。”好作品是稀缺的,只能“献给无限的少数人”(希门内斯)。
“槜李栽植者,均系乡人,多墨守旧法,不事改良,故近况颇有衰落之象。”笔墨系于时代之变迁,“惟陈言之务去”(韩愈),如同晨雨新溪潺潺而下,不断加入,更新汉语文学传统这一条伟大长江。
朱梦仙擅长工笔花鸟画,所绘蜻蜒、螳螂、知了、蜜蜂,惟妙惟肖,畅销于三十年代京沪两地画廊坊间。这是意料中的事情。一个精通农事的人,必然工笔般无微不至。大写意、泼墨一类画风的人,只能画山画水画云天,不会种桃种李种春风。朱梦仙在自家槜李园里养了大群蝴蝶,以便观察、描摹,故被称为“朱蝴蝶”。
奥地利诗人里尔克也热爱果园、书写果园。“好好望着这果园:/它的负重不可避免,而同样的不适/酿就夏天的幸福。”他流连,他咏叹,但那果园肯定不是槜李园。他痛惜于一枚苹果最糟糕的命运——被蜡封成一种装饰品,与风和阳光绝缘。
中国的槜李决绝如烈女子,造就吴越夏天的幸福,转眼间消散于空气和味蕾,持久温存于人心。
一九四〇年秋,朱梦仙病逝,四十四岁。不知道化为朱红色的蝴蝶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