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蓝皮书:中国交通运输业发展报告(2010版)
定 价:59 元
- 作者:中国民生银行交通金融事业课题组 编
- 出版时间:2010/7/1
- ISBN:9787509715505
- 出 版 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F512.3
- 页码:314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16开
2009年恰逢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在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国内周期性调整的双向作用下,我国全面实施了一揽子的经济刺激政策,积极应对新世纪以来最严峻的挑战。在短时间内,我国经济企稳回升,在全球经济衰退的逆风中稳健领跑。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重要的服务行业,交通运输的基础设施投资大幅攀升,在“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回眸2009年的交通运输业,物流产业振兴规划出台、武广铁路客运专线通车、城市轨道交通再掀发展高潮、港珠澳大桥开工等重大事件标志着我国交通运输业的不断发育完善,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
权威机构,品牌图书,每年新版。盘点年度资讯·预测时代前程。
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重要的服务行业,攸关一国的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伴随全球一体化进程,国际的区域交流、贸易往来与日俱增,交通运输业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如今,在各国政府的重视和大力投入之下,世界整体交通运输体系日趋完善,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升,这对加强国际联系、深化国际分工、促进国际贸易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现代交通运输正朝着高速化、大型化、专业化和网络化方向迈进,加快建立以低碳为特征的交通运输体系成为全球范围内的热点课题。2009年12月闭幕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变化大会,让全球视角再度聚焦于“节能环保”这一世界主题。交通行业是耗能和二氧化碳排放的大户,因此也是节能减排的重点领域。在能源短缺与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之下,提高交通运输的科技含量和运输效率,坚持交通运输高速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二者并重,实现绿色交通,成为世界各国发展规划中的必然之选。
作为快速崛起的大国,中国交通行业发展状况受世界瞩目。2009年,金融危机肆虐的余威仍在,全球经济依然在低速不振状态中徘徊。我国政府为应对危机而出台的一系列及时、有力的举措成效显著,全年实现8.7%的GDP增速,以引领者的姿态率先迈向复苏。2009年,我国交通运输业成就斐然。这一年,我国交通运输部、中国民航局、国家邮政局“三定”规定公布,大部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全年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投资达1.97万亿元,投资规模创历史之最,交通运输、流通领域的“瓶颈”现象得到初步缓解;交通运输经济企稳回升,对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的贡献突出;结合重大工程建设,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取得突破,一批关键技术获得重大科技成果奖;连通我国最后一个不通公路县的西藏波密扎木至墨脱县城公路新改建工程、世界瞩目的港珠澳大桥等一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公路交通工程相继开工。
总报告
经济结构调整下的交通运输业:机遇、变革与挑战
行业运行篇
分报告一 铁路运输:迎着机遇跨步前行
分报告二 公路运输行业:适应改革要求、谋划新发展
分报告三 航空运输业:现代化民用航空体系初现
分报告四 水路运输业:调整后重新起航
热点篇
分报告五 交通运输服务向现代物流转型
分报告六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交通运输业
分报告七 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分报告八 交通大建设亟待金融服务模式创新
参考文献
后记
一 经济结构调整与交通运输行业发展
交通运输业是重要的基础性行业,与国民经济的运行息息相关。交通运输直接参与社会经济的生产过程,通过提供运输产品和服务创造价值,直接促进经济增长。交通运输的发展必须要与其他产业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才能够共同完成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活动。从交通运输提供的产品属性来看,几乎所有的经济活动流程都离不开对它的需求。因此,交通运输实际上是其他产业部门的延续,与其他产业的发展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交通运输实际上贯穿了经济活动的所有内容及其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全过程。交通运输的产业属性决定了交通运输作为一个产业存在的时候,必然要与区域内的其他产业发生联系。这种联系一方面通过社会属性表现出来,体现在交通运输对其他产业的需求总量和需求结构的影响上,比如运输工具的生产、线路等规定设施的制造等;另一方面则体现在交通运输对其他产业的服务和配套支持上,通过提供多层次的运输服务支撑并影响其他产业的发展水平。交通运输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建设周期长,因此导致交通运输的发展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是长期的;地域性特征决定了交通运输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影响的大小因交通运输的方式选择、规模以及具体位置而表现出不同。
(一)中国的经济结构调整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任务,强调要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更加突显出来,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调整经济结构,是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使我国经济发展质量越来越高、发展空间越来越大、发展道路越走越宽的必然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