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歌不辍--中国古代文学教学论稿》是一本教师多年课堂实践中的理性反思与总结,是对传统关照的同时渗透着当下关怀的著作。全书分为四部分内容:1.总论。对古代文学的教学的目的、价值、意义等进行较为宏观的探索;2.史论。主要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脉络、各期特征以及在教学中的侧重进行总结;3.文体论。从文体角度对中国古代文学各体的发展、代表性文体教学中的侧重以及教学策略进行研究。4.方法论。具体研究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手段、方法,如现代媒介环境下如何优化实现技术的工具意义、吟诵在诗词教学中的具体操作、传统的讲授法在古代文学教学中的独特魅力与价值等。本书认为口耳相传的传统教学模式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它能极大地发挥语言蕴藉丰富的特点,能让教师的感悟与体验得到自由实现,还能弥补“读图时代”学生审美想象力的缺失等。
第一部分 总论
回归古典还是回到古代
——对文学史课程教学的思考
一古典与古代的畛域与旨要
二历史主义的思维定势
三回归经典的可能与可行
20世纪上半叶《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启示
一博通:功底与态度
二高瞻:气魄与才力
三情怀:对象与目的
四结论:“是什么正在从我们身上剥落”
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教学的核心策略
一“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
二宏观把握基础上对限定情境言说的体悟
三个性与规范间“约定的自由” 第一部分 总论
回归古典还是回到古代
——对文学史课程教学的思考
一古典与古代的畛域与旨要
二历史主义的思维定势
三回归经典的可能与可行
20世纪上半叶《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启示
一博通:功底与态度
二高瞻:气魄与才力
三情怀:对象与目的
四结论:“是什么正在从我们身上剥落”
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教学的核心策略
一“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
二宏观把握基础上对限定情境言说的体悟
三个性与规范间“约定的自由”
四文学与人生的多元共生
中国古代文学史教材编写改革设想
一中国古代文学史教材编写的历史回顾
二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的当代语境
三建立文学本体核心价值观
四对文学遗存的裁缀取舍
对新媒介环境下的古代文学教学的思考
一新媒介对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
二引领学生回归书本
中国古代文学的大众化问题
一表面的繁荣与内里的冷寂
二推进古代文学走向大众
第二部分 史论
关于中国古代文学史分期的思考
先秦文学史教学论
一以文学为本位对先秦文学作“整体叙述”
二在文化大视野下对先秦文学作境界拓展
三在理论观照下对先秦文学作深度解读
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史教学论
一以赋为宗,诸体大备——汉代文学总览
二经学视域下的汉代文学特征
三人的觉醒与魏晋风度
四文的自觉与魏晋南北朝文学的特征
唐宋文学史课程教学探索研究
一唐宋文学史课程的价值定位
二应提倡综合与研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三衔接并深化学生原有知识积累
元明清文学史课程教学探索研究
一准确把握思想背景
二观照叙事文学主流
三体味抒情文学传统
第三部分 文体论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与教学
一初识——从训诂说起
二谙熟——从吟诵说起
三品味——从理解说起
四诗歌的美感体验
五古典诗歌的音韵美
中国古代散文的鉴赏与教学
一散文审美:共鸣与互动
二散文意趣:领悟与赏析
三散文形式:表达与突破
中国古代小说鉴赏与教学
一何谓“小说”?
二以鉴赏为立足点的小说教学理念
三关注小说中的人文精神
中国戏剧鉴赏与教学
一斑驳陆离色彩纷呈:综艺美
二曲尽人情意境幽婉:诗意美
三怡情养性无痕有味:情趣美
第四部分 个案研究
先秦历史散文的文本存在样态及其解读思路
——以《左传》的叙事学研究为例
一先秦历史叙事文本的存在样态
二先秦历史叙事的策略及其能力
幽玄与暗示:先秦诸子散文的言说方式及其哲学背景探微
从历史语言学的角度解读《老子·四十二章》
一反者,“道”之动
二弱者,“道”之用
三“有”与“无”与“道”的关系
曹丕立论的文化价值
一论文:思想倾向与文学观点
二论武:用兵方略与习武所得
三论政:受禅治国与以古鉴今
四立论的文化价值
古代文学教学中的经典句群透视
——以宋词为中心
一宋前诗文中的句群
二宋词中的句群类型
三宋词句群的美感体验
生命情韵与古代山水诗教学
一当代高校古代诗歌教学现状思考
二古代山水诗教学举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