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的治理与创新模式:与“美英模式”和“德日模式”的比较
定 价:32 元
- 作者:廖春著
- 出版时间:2013/8/1
- ISBN:9787543222373
- 出 版 社:格致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F279.23
- 页码:197页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16K
《中国企业的治理与创新模式:与“美英模式”和“德日模式”的比较》首次分析论证了中国双重结构的市场经济模式、其核心竞争力及其创新机制,也分析论证了中国经济是如何双向赶超发达的社会协作型市场经济和自由市场经济的。《中国企业的治理与创新模式:与“美英模式”和“德日模式”的比较》所得出的一个重要结论是,中国经济在1998—2008年10年间的长期稳定增长正是得益于双重结构的市场经济,由双重核心竞争力、双重创新机制和双向赶超效应所驱动。《中国企业的治理与创新模式:与“美英模式”和“德日模式”的比较》一方面从新的视角揭示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根源,另一方面,凭借双重结构市场经济的研究方法也对该国际学术领域做出了贡献。
0 导言
0.1 本书的主要内容
0.2 本书的主要贡献
0.3 简评《未来的中国市场经济》一书
1 基本理论
1.1 自由市场经济和社会协作型市场经济
1.2 市场导向型的企业治理结构和协作导向型的企业治理结构
1.3 两种基本类型企业治理结构的经典范例
1.4 制度体系内互动原则以及制度的路径依赖和差异性原则
2 中国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
2.1 国有企业重组:抓大放小
2.2 国有企业国有控股基础上的协作导向型企业治理结构
3 中国民营企业的治理结构
3.1 我国民营经济部门的行业分布
3.2 中国民营企业的市场导向型企业治理结构
3.3 通过市场化转型的国企、集体企业和乡镇企业都逐步变成业主经营型企业
4 中国双重市场经济结构中外商直接投资和技术转移所引致的双向经济赶超
4.1 两个具有类似经济模式的经济体之间的相互直接投资和技术转移是促使两者经济发展趋同的主要动力
4.2 具有双重市场经济结构的中国经济双向赶超发达的社会协作型市场经济和自由市场经济
5 结论
总结性表格:“中国模式”与“美英模式”和“德日模式”的比较
参考文献
后记
(3)企业I司的关系。
在一个不存在社会调和和组织协调机制的制度环境里,市场机制和等级式的管理模式(hierarchies)就是最为有效的企业制度安排(Hollingsworth,1997,p.295)。在美国企业的治理结构中,企业问的关系就是标准的市场关系和合同契约关系。反托拉斯条例禁止公司之间勾结以形成对市场和价格的垄断,从而保障了企业之间公平的市场竞争关系。美国企业之间倘若构建制度化的深层协作机制会有被起诉违反反托拉斯法的风险,就是想要发展深层协作关系也会受到法律条文严格制约。企业治理的市场化机制使得企业注重当前的利润率,而往往不愿意同其他企业构建长期而稳定的深层协作关系。而且由于缺乏商业协会等的制度安排企业间的深层协作关系也较难建立起来(HallandSoskice,2001,PP.30一1)。在美国,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关系也显出较强的市场投机,(Hollingsworth,1997,P.296)。上F游企业之间基本上是一种讨价还价的关系,信任度较低,缺乏协作意识。竞争对手之间更是市场竞争关系,其问的合作更是极为有限(Hollingsworth,1997,P·278)。
(4)企业的融资模式和主要的业绩指标。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前,美国的证券市场就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美国企业的融资较少依赖银行体系。克莱顿反托拉斯法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银行和企业之间企图建立长期合作战略以谋求局部共同利益的可能性。1933年,美国政府将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的职能分开,投资银行因缺乏资本导致其投资功能大大降低。于是,为了获得融资美国企业开始更多地依赖金融证券市场而不是银行。公司的经理们关注的是股票和债券持有者的投资策略(Hollingsworth,1997,P.293)。为了获得充裕的融资,美国企业十分关注自身的股票价值,而诸多分散的股票投资者们也正是基于股票价值和企业短期利润率来决定他们的投资策略。因此,这种融资模式使得企业将当前利润率和股票价值作为衡量企业业绩的主要指标(HallandSoskice,2001,p.28—9),也使得企业将短期利润的最大化作为主要的经营目标(Holling—sworth,1997,pp.293—6)。美国企业也通过收购和兼并的方式来提升股票价值。投资的短视性使得美国企业往往不愿将资金投入到建立新工厂和进行员工培训等长期发展战略J2(Hollingsworth,1997,P.2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