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卷书坊:自画像》是“开卷书坊第三辑”之一,“开卷书坊”为当今知名学者文人的散文小品系列丛书集。“开卷书坊”丛书以营造“书香中国”氛围、弘扬书香文韵为宗旨,首辑八本、第二辑十二本分别于2011年、2013年在上海书展亮相后,得到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并逐渐形成了应有的品牌效应。
《开卷书坊:自画像》分为三部分:一为“自画像一”,收入作者十余年来出版的十余部著作的序跋,反映了作者的学术历程与研究成果;二为“自画像二”,收录作者在报刊专栏发表的文章,多为描述了作者历年淘玩世界与国内各地旧书市场的经历;三为“他画像”,均为当今知名专家、学者给作者著作所作的序跋,反映了学术界对作者的较高评价。
陈子善,1948年生,上海市人。曾任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副馆长,现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现代文学数据与研究中心主任。先后就读于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英国剑桥大学、美国哈佛大学访问学者。长期致力于张爱玲、周作人、郁达夫、梁实秋等现代作家史料的整理和研究,著有《遗落的明珠》、《中国现代文学侧影》、《文人事》、《捞针集》。
题记
自画像一
《遗落的明珠》跋
《中国现代文学侧影》自序
《捞针集》自序
《文人事》跋
《生命的记忆》跋
《说不尽的张爱玲》(台湾版)序
《海上书声》自序
《陈子善序跋》楔子
《发现的愉悦》序
《说不尽的张爱玲》(增订本)序
《迪昔辰光格上海》自序
《探幽途中》跋
《素描》自序
《这些人,这些书》自序
《边缘识小》楔子
《看张及其他》楔子
《研读张爱玲长短录》楔子
《梅川书舍札记》跋
《沉香谭屑》小引
《雅集》小序
《不日记》题记
《沉醉春风》跋
《钩沉新月》跋
《拾遗小笺》小引
《清影集》跋
《中国现代文学史实发微》楔子
自画像二
我当过“孔乙己”
生命里一段重要而美好的时光
京华购书漫记
在“神州”觅旧书
在东京读书目
东京淘书琐记
从剑桥到伦敦
——中国作家签名本寻踪
港岛淘书“艳遇”
“福德”的书香
上海:“山水”、“凤鸣”和“福德”
逛上海老城觅旧书
淘旧书
三十年旧书梦
学术书店忆往
新文学旧书三十五年
他画像
《遗落的明珠》序言
《中国现代文学侧影》序
《捞针集》序
《文人事》序
《生命的记忆》序
《说不尽的张爱玲》序
陈子善著《发现的愉悦》
子善老师
——《探幽途中》代序
迪昔辰光
——《上海的美丽时光》代序
《生命的记忆》跋
最近,承几家出版社的厚爱,我有机会把自己关于中国现代文学和台港文学的文章结集成书。侧重考证和研究的一本是《文人事》,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属于书话书评类的则编为《捞针集——陈子善书话》,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属于回忆纪念性文字和一些值得留存的书稿序跋、学术小品汇集成这本《生命的记忆》。三本书各不相同又互有关联,读者如果有足够的耐心把它们都读完,就可明了。
本书之所以取名“生命的记忆”,是出于以下两层考虑:
首先,本书所忆所述的大都为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和文化史上留下重要印记的作家、学人和艺术家。其中许多位已离开了我们,但这些有才华、有创造力的过去的生命已长留在我的记忆之中,风范永存。
其次,作为作者的我,在中国现代文学教学和研究,特别是史料挖掘、考证和整理的长途上努力前行,度过了从青年到中年的大好时光,虽不敢说已“学有专长”,但“意有专情”(钱穆先生语)却是可以坦言的。现在回头来看,我学术生命中的不少时刻是应该珍视和记取的。
其实,人的一生中值得留恋的美好记忆并不会很多,知堂老人年轻时有一首有名的诗《过去的生命》,其中有这样两句:
这过去的我的三个月的生命,哪里去了?
没有了,永远的走过去了!我现在已到了“知天命”的年龄,在我身上已经永远走过去了的学术生命,又何止是三个月,三年,而是整整二十年!其间有迷误,有痛苦,也有执著,有欢欣。我庆幸自己经常得到许多识与不识的前辈的指点和支持,使我对生命的意义认识得更清楚一些,对人文知识分子的使命把握得更自觉一些。这也就是我感到有必要撰文忆述这些前辈,乐于为这些前辈编书的原因。
然而,除了书中已经写到的诸位之外,还有不少经常面聆教诲的文坛前辈,我还没有来得及写,像已经谢世的许杰先生,健在的施蛰存先生、柯灵先生、王元化先生、钱谷融先生和为本书赐序的黄裳先生,等等。他们的学问,他们的文学成就,尤其是他们的人格感召力,时时激励着我。但也许是太接近,太熟悉了,反倒不容易写。譬如九十二岁高龄的施蛰存先生,他在闲聊中不经意地表达的许多见解,足以警世度人。我曾陪同李欧梵教授、郑明蜊教授和英年早逝的林耀德兄采访施先生,后者的访问记发表后在海内外引起轰动,凡此种种,都是很可追忆的。而我只在八十年代中期写了一则短文描画施先生的一个侧面,很不惬意。这些遗憾只能俟之来日弥补了。
按照时下的习惯分法,这本书大概可以归入学术随笔之列。散文随笔无疑应以文情并茂取胜,以此标准衡量,书中许多篇什可能都不及格。我一直念念不忘在文中尽可能地披露一点新的史料,提供一些新的信息,而全然不顾文章长短合适与否。我认为为文大可不必受文体的束缚,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三不像”、“四不像”又有何妨?除了要拿学位而不得不写有严格规范的有时甚至是虚张声势的学位论文之外,写其他文章只要尽性尽兴就行,不知与我有同嗜者以为然否?
黄裳先生在本书序中说我“年力正富”,来日方长,这当然是前辈的期许。但我自己已深有力不从心之感。但愿在今后的岁月里,能像巴金老人所说的,继续“像一个狂信者那样投身到生命的海洋里去”,抓紧时间去做人文知识分子最应该做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