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分析哲学中的重要著作,主要内容是塞拉斯1974年5月在芝加哥大学的约翰·杜威讲座,其中较为系统地阐述了他过去30多年对存在论、语义学和心灵哲学的一些观点。讲座聚焦抽象实体的存在问题,沿着自蒯因以来当代存在论问题的量化进路,论证量化和虚类策略不承诺抽象对象和非对象的存在。在此基础上,塞拉斯考察论证有关
本书分为学术之路、比较哲学方法论、比较形上学、比较认识论、比较伦理学、比较政治哲学、比较美学、访谈录八个部分,收录了《我的比较哲学之路》《比较哲学学术之路》《中国哲学的翻译问题》《儒家思想与实效主义》《此生之道:创生力之真义》《中国有关真理理论的文化前提》《儒家民主主义》等文章。
1971年《正义论》横空出世,罗尔斯在社会正义的理念与承认人权和自由的基本公平意识之间架起了桥梁。《正义论》极具争议的是:商品和服务分配的差异,只要能造福社会中穷困的人群,那就可以接受。为了证明其理论的正确性,罗尔斯请读者在头脑中开展一项思想实验:一个假想社会中的成员在“无知之幕”(对他们在阶层、财富或智力方面的等级一
《经验与自然》是杜威的代表作,也是整个实用主义流派重要的著作之一。在书中,杜威提出他的实用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并把它称为“经验的自然主义”或“自然主义的经验论”。这种观点反对把人与经验同自然截然分开,主张确立“经验与自然”之间的连续性,由此建立一个“统一的经验整体”。
《爱这个世界:汉娜·阿伦特/布鲁希尔书信集》是阿伦特所有作品中*能表现女性的敏感、温柔、依恋的文字记载。这些书信记录了她和她的丈夫海茵利希30年间充实的生活经历,让我们看到,他们夫妻间的爱情是他们在阴霾、险恶中*安全的港湾。 在书中,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到阿伦特的思想渊源,把握她的思想脉络,认识作为一个学者的
《哲学的改造》是杜威的哲学代表作之一,首次出版于1920年。该书对传统的哲学观念进行了有说服力的批评,对实用主义、人文主义的概念提供了富有洞见的阐释,主张应该根据对自我与他人的*终效果而不是自我证明来对核心价值进行评估。
威廉·詹姆斯(WilliamJames,1842-1910)被誉为“美国心理学之父”。本书从现代心理学发展的“整合——分化——整合”的视角,中点探讨了詹姆斯与现代心理学的关系。詹姆斯在心理学史上第一次对他以前的心理学思想进行了整合,建构了一种整合的心理学。这种心理学在学科性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主题等方面都是整合
五四运动前夕,美国教育家杜威博士应北京大学、江苏省教育会等单位的邀请来中国讲学。1919年5月自日本抵上海,1921年7月离北京回国。 《杜威在华学谱》以时间为序,搜集整理了杜威在华两年间的日程安排、重要事件文字记录,包括杜威对当时发生的大量的中国现象、事件和运动的理解、评论等。
《伟大的思想家:杜威》首先简要介绍了杜威的生平,帮助读者了解其思想发展脉络。而后则对其实用主义哲学的发展立场,以及对哲学、经验、知识以及社会的改造分别入手,系统概要地阐述了杜威的思想体系,帮助读者理清和把握其富有启发性和包蕴性的思想。
劳伦斯·朗佩特这本书的目的是,指出施特劳斯工作中持久重要的东西。施特劳斯的持久重要性在于,他重新发现了现代启蒙之前所有哲人践行的写作艺术,他推动产生的新的哲学史,能够重获西方传统中那些伟大思想家和诗人的真正教导。 具体来说,朗佩特认为,施特劳斯以古非今的这一观点首先是一种修辞,相对而言,施特劳斯在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