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12月24日,苏联红军对冯·曼施泰因指挥的德国“南方”集团军群发起一连串冬季攻势,总体目标是解放被德军占领的乌克兰西部。苏军*一场进攻战役由瓦图京将军率领的乌克兰*1方面军辖内部队遂行,打击装甲兵上将劳斯指挥的德国第4装甲集团军。苏联历史学家们称之为日托米尔—别尔季切夫进攻战役。三周内,瓦图京辖
当代世界格局形成的基础为二战后以美苏为主导所重新建立的新秩序。其中核心与关键的点就是希特勒自杀身亡后的十天时间,整个世界的历史进程都为之改变,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和另一个时代的开始。本书精挑细选大量亲历者的回忆录等一手资料以一种纪录片式的口吻对二战中欧洲战场最后十天的风云变幻进行了娓娓道来的论述,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用
1940年,这群德国孩子只有4岁、5岁、10岁。他们在战争中备受优待,因为他们拥有身居高位的父亲。这些孩子分别是纳粹要员希姆莱、戈林、赫斯、法郎克、鲍曼、霍斯、施佩尔、门格勒的子女。 对这些孩子来说,德国的战败是一场风暴,是与家人的分离,是优越生活的终结,也是亲身感受希特勒主义的恐怖。当时的他们天真无辜,对父亲的所作所
本书作者通过搜寻、查阅和研究相关历史档案、书籍和当事人的日记、信件、口述史、回忆录等资料,访问幸存者,详细描述了在二战期间被关押在美国拘留营中的12万名日裔美国人和日侨的悲惨生活,以及他们所受到的不公平待遇和种族歧视。
1941年7月10日,波兰耶德瓦布内发生了骇人听闻的针对犹太人的大屠杀。与德国法西斯的屠杀事件不同的是,本次事件只有很少几个德国军人参与,绝大多数参与屠杀的是小镇上的波兰人!在这部震撼人心的历史作品中,波兰《选举报》资深记者安娜?比康特以日记为线索,其间穿插了15位犹太人的故事;通过采访幸存者和见证人,展现出针对犹太人
《剑桥战争史》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下简称二战)引发的原因,是发生了美国经济危机,其后又波及全世界。1923年之后,欧洲一直沉浸在依赖那并不可靠的美国贷款上,这是一种虚幻的稳定感。1929年10月,华尔街股票市场终于倒闭,这引发了中欧经济的崩溃,随之魏玛共和国解体。1933年1月,阿道夫·希特勒成了德国
在本书中,几位顶尖的历史学家为新一代读者重新审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这场战争。他们不仅从作为反应一方的同盟国角度探索了战争的全过程,也考虑了轴心国侵略者的视角。在理查德·奥弗里精到的编辑方针指导下,全书各章引领我们从战争肇始出发,相继回顾了主要战区当中的陆海空军事行动,审视了各国的战斗力水平与军事及科技变革、总体战争的经济
1944年9月17日,诺曼底登陆后的第11个星期日。为了在圣诞节到来之前结束欧洲战场,志得意满的盟军指挥高层,决心对德军发动一场大胆攻势,代号“市场—花园”行动。这次行动由空降部队和地面装甲部队协同作战,战斗地点选在荷兰境内的阿纳姆市,那里有一座横跨莱茵河的大桥。夺下该据点,盟军就能跨越德国边境最后的天然屏障,直插德国
本书运用比较历史和比较分明分析方法研究了当代世界在历史中的社会变迁的文化和结构过程之间的互动,关注了不同现代化和革命过程的内部张力和矛盾,而不是发展的一致过程。本书尤其关注了大革命产生与发展的文明和历史背景,大革命与现代性之间的关系,大革命与现代文明和多样现代性之间的关系研究了社会变迁、现代性和文明的广泛主题;现代政权
本书利用苏联解密档案、俄日学界*研究成果、日本战俘回忆录等资料,及对亲历者访谈的形式,对二战后日本战俘入苏过程、战俘营的建立、日常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劳动利用及遣返过程进行了系统梳理和研究。本书绪论部分介绍选题意义、研究方法及对相关资料进行了梳理与综述。*章介绍了苏联地区日本战俘营的建立过程、地域分布及基本情况。第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