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摘录新解》是著者在高校给本科生多年开设《论语》通识课逐年积累的心得,是从《论语》20篇中摘选的约180章。主要是针对这些原典章句的解释提出新的不同认知,同时保留传统的解释,供读者进行对比研究时参阅。作者从多年的教学与学生的探讨交流中,越发感觉在很多章句上传统注释的局限甚至歧义较多,故本书的独特性就是对原典从多角度
庄子不是一个逃离者,不是退隐者,他是一位文明探测者,一位社会观察家,一位人性体察者……《庄子》是一部邀请照亮审视其读者的斑斓之书,是中国士人的通用解毒剂。庄子的每个寓言都是一把手术刀、一方唤醒剂,对不对自己手术,喝不喝那汤药,庄子并不强求,他把抉择权交给读者自己。《庄子》中的寓言故事,像浓缩
"本书从政治思想史的视角出发,详细地阐述了荀子以“礼”概念为核心的政治—社会思想。作者将战国思想史划分为“伦理论辩”(ethicaldiscourse)和“分析论述”(analyticaldiscourse)两个阶段,前者以儒、墨两家为代表,将“仁”“义”等伦理价值放在核心地位;后者则以道家与稷下学者的思想为代表
商君书:7万字详解译文及注释 解读古代谋略的开山之作 一本成大事的实践指南 史书法家思想
《中庸》是古代儒家典籍名篇,既是一部处世宝典,又是一本修身大全。其核心是修养心性的中庸之道,内容涉及为人处世之道、德行标准及学习方式等诸多方面。本书依从“名典名选丛书”大家读系列的体例,辅以代表性的子思形象和古籍书影等图片,概要介绍《中庸》的作者其人其事、成书年代及其与其他古代典籍的关系,完整介绍《中庸》的平民哲学理论
本书将《管子》四篇看作是自成一体、具有典型黄老思想特征的文本丛来加以研究。在“文本结构”篇中,主要探讨《管子》与《管子》四篇的关系、《管子》四篇的篇名意义、一体性、经解体例及其作者与学派归属等议题。在“义理阐释”篇中,主要围绕道气关系论、身心修养论、秩序论三个方面展开《管子》四篇义理的分析、诠释。而在“思想比较”篇中,
本书详细记录了吕不韦如何利用商人的精明和政治家的远见,从一个普通的商人成长为执掌国家大权的重臣。他不仅在政治上有所建树,还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和文化推动者,最著名的成就之一是他主持编纂的《吕氏春秋》,这是一部涵盖哲学、政治、经济、军事等多领域知识的百科全书式著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名人大传,吕不韦传》通过丰富
本书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探讨朱熹《四书集注》中的伦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力图准确把握和全面解读朱熹伦理思想的本真内涵。本书从形上与形下、体与用相统一的视角,按照从伦理原则到伦理规范和伦理范畴的思路,展开对朱熹伦理思想的研究,并致力于分析朱熹伦理思想的理论背景和当代价值,以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政治伦理文化在新时
本书由55篇独立文章集结而成,其文冷峻犀利,气势磅礴,于先秦诸子独树一帜。本书涉及政法、哲学、社会、财经、军事、教育、文艺等各个领域。本书中对人性观察、对人心揣摩非常深刻透彻,且其以法治国、公平执法等思想至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书是“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是国家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配套教材。本书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要旨,以坚持立德树人为基本原则,分为“仁爱”“孝悌”“谨信”“君子”“为学”“礼运”“为政”七章,每章围绕主题精选经典章句展开品读,既有对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