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常青藤”丛书是全国知名中学学生“独抒性灵”的文学作品集,包括《描绘笔端的风景》《扬起弘毅的风帆》《体味林荫下的幽静》《绽放青春的花朵》等11种。丛书旨在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在校园里播撒文学的种子。丛书中的每一篇作品都用有呼吸、有生命的文字,讲述有温度、有内容的故事,传播有张
《两地书》是鲁迅与景宋(许广平)一九二五年三月至一九二九年六月的通信结集,共收信一百三十五封。由于当时的政治环境,鲁迅的信件时常随复随毁,幸而与许广平的通信大多得以保留,后经鲁迅编辑整理,分为三集,1933年4月由上海青光书局初版。第YI集,是师生之间对当局形势的往来讨论。通信多讲的是学校风潮,是一个进步学生向老师的请
《山水行》以山水游记为主,兼有抒情散文、诗歌等。书中作者用坚定的步伐丈量着祖国的大好河山,用浓重的彩笔描绘着祖国的壮丽风光。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井冈山到纯净神秘、浩瀚奇丽的青藏高原,从风沙肆虐的大漠戈壁到烟雨朦胧的鱼米泽国,极速走笔,夹叙夹议,品味着华夏历史文明。本书内容融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于一体,具有较强的史实
《年龄的赠礼:四川大学创意写作大学生作品选(第一辑)》是一本四川大学本科生的创意写作作品三年选,收录四十余位学生的阶段性作品,体现了近年来川大本科大一写作基础课和诗歌写作选修课的课堂面貌、教学理念和本科生们的成长脚印。本三年文选集分三个板块:第一个诗歌写作版块体现了本科不同年级的学生的进步、面貌和潜能;第二个命题小说写
本书是朱蕴山先生的一部诗文选集,收录诗词305首、文章17篇,其中有最新发现的朱蕴山先生手迹遗存。六安市老新闻工作者协会拟编辑一套“六安文化名人丛书”,由著名作家徐贵祥作总序推荐,辑录六安市的文化名人的经典著作,《朱蕴山诗文集》是其中一本。本书分为诗词、文章和附录三个部分,从朱蕴山先生的诗文和友人为他撰写的纪念性文章中
本书是“浙江文丛”的一种,是清代文人钱陈群诗文结集的整理本。钱陈群(1686-1774)字主敬,号香树、柘南居士,嘉兴人。康熙六十年(1721)进士,曾被雍正夸奖为“安分读书人”,叠升其职,在乾隆朝任顺天府学政、刑部侍郎等职,为乾隆的文学侍从之臣,与沈德潜齐名。本稿收录有《香树斋诗集》《诗续集》《香树斋文集》《文集续钞
本书是浙江文丛之一,是清代文人许汝霖的诗文集。本书对许汝霖的诗文集进行了全面的整理与点校,以浙江图书馆所藏清康熙刻本《德星堂文集》八卷、续集一卷,《河工集》一卷、诗集五卷为底本,关于许汝霖著作,迄今未能寻出其他本子作为参考互校。故集中部分缺失的内容不能利用其他的本子进行参照补充,暂付阙如。本书整理过程中,按照现行的标点
1924年,国立西北大学与陕西教育厅合办暑期学校,鲁迅先生应邀来陕讲学,成为西大校史上光辉的一页,也由此奠定了西北大学鲁迅研究的历史基础。自20世纪30年代起,许寿裳、曹靖华、郑伯奇等先后撰写了系列鲁迅研究文章。50年代起,以侯外庐、傅庚生、郝御风、单演义、张华、阎愈新、王富仁、李鲁歌、武德运、任广田为代表的几代学人筚
李翱,生于公元774年,卒于公元836年,字习之,唐代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东)人。西凉王李暠的后人,唐德宗贞元年间进士,官至山南东道节度使,年七十岁卒,谥为文,世称李文公。著有《李文公集》十八卷。李翱在文学上,他是唐“古文运动”的重要参与者和实践者,“文以明道”、“文质相合”成为李翱文学思想的重要特征。在思想上,他所提
为进一步做好新时代河湖长制工作,及时总结推广各地成功经验、有效制度和创新模式,2022年8月,莆田市水利局开展河湖长制典型案例征集工作,各地各单位高度重视、认真组织、积极申报。案例收集后,莆田市水利局委托中国水利报社从经验的可推广性、启发性和指导性等方面进行了认真筛选、审核、修改完善,从幸福河湖建设、体制机制创新、河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