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明代杨涟作品集。杨涟,湖北应山人,明代著名谏臣,东林党人,“东林六君子”之一。杨涟在明清两代享有较高的社会声誉,其作品也一再被刊刻。主要版本有清代顺治十七年李赞元所刻六卷本、康熙四年杨苞刻三卷本、道光十三年世美堂刻十卷本等,另外还有二卷本、五卷本。十卷本曾多次刊刻,内容也有所增加。丛书集成初编收录康熙四十九年正谊
本书着重在呈现《容斋随笔》的精华部分,是面向更多广大读者的一本书。《容斋随笔》是宋代最有学术价值的笔记著作之一。该书内容博大精深,从经史子集到诗词文翰,从典章制度到医卜星历,内容丰富,考证辨析确切,议论评价之精当,备受后世学人称道,被后世史学家公认为研究宋代历史最重要的书。而《容斋随笔精粹》则遴选了该书精华,选取了涉及
本书共有八卷,体裁包含诗、书、序、记、碑、行状、志铭、墓表、传、祭文、杂著等多种文体,《愿学集》中的文选比较完整地展现邹氏著述,体现了邹元标极具个人特色的思想体系。
《竺可桢全集》(第1-24卷)收录迄今可见的竺可桢文稿约2000万字,共分24卷。第1-4卷为学术论文、大学讲义、科普文章、演讲词、工作报告、思想自传、信函、题词、序跋、诗作等;第5卷为外文著述;第6-21卷为1936-1974年的日记;第22-24卷为补编,收录《竺可桢全集》在编辑出版过程中陆续发掘出来的未及收入前四
本书(第1-24卷)收录迄今可见的竺可桢文稿约2000万字,共分24卷。第1-4卷为学术论文、大学讲义、科普文章、演讲词、工作报告、思想自传、信函、题词、序跋、诗作等;第5卷为外文著述;第6-21卷为1936-1974年的日记;第22-24卷为补编,收录《竺可桢全集》在编辑出版过程中陆续发掘出来的未及收入前四卷的竺可桢
本书收录迄今可见的竺可桢文稿约2000万字,共分24卷。第1-4卷为学术论文、大学讲义、科普文章、演讲词、工作报告、思想自传、信函、题词、序跋、诗作等;第5卷为外文著述;第6-21卷为1936-1974年的日记;第22-24卷为补编,收录《竺可桢全集》在编辑出版过程中陆续发掘出来的未及收入前四卷的竺可桢文稿。各卷附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