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近代正义理论范式演变研究 ——一种以英国正义思想为中心的考察
哲学家·2022(1)
本书是作者多年声音研究的哲学文选。包含了“绘画与声音”“声音与意义”“节奏”“想象理性”等多个主题的讨论,为当代国内的声音哲学研究发出了一个强有力的号召。声音是按捺不住的,它如实表达,而声音对于周遭并未言明的东西,将由学者对声音事实的谨慎表达作为值得依凭的补充。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是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主办的专业学术集刊,2001年创办,自2007年以来连续三次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2021年获得我社优秀集刊奖,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重要的学术影响。本集刊从2015年起改版,每年出版两期,主要发
本书是德国古典哲学演进过程中的一座里程碑,通常也被看作谢林早期哲学最重要的代表作。谢林本人对这部著作同样十分重视,他在晚年撰写的《近代哲学史》里明确指出:“如果你们……想要准确而原原本本地了解近代哲学的逐渐发展过程,那么我只能推荐他去研究这部《先验唯心论体系》。” 在这部著作里,谢林展示了自我如何基于自身的原初同一性和
本书为“生存论研究”丛书第六卷。1.主题:尝试构建一种共生存在价值论。2.基本观点:价值是基于存在的人为构造,是确立人与人、人与事、人与人的世界和人与存在世界相交道的尺度坐标和边界约束。所以,价值构造并非任意,而应以纯粹共性、普遍功能和共生存在为基本准则,既要以意义为来源,更要以事实为依据。并且,意义向价值生成和价值向
本书稿是关于英国新黑格尔主义者布拉德雷(FrancisHerbertBradley,1846-1924)哲学的系统性研究,梳理了包括他代表作《显象与实在》在内的几乎所有重要的作品,指出了布拉德雷哲学所面临的一系列根本性难题。书稿的主要创见是,在梳理布拉德雷观点的基础上,处理了三个相关的前沿问题:布拉德雷倒退、内在关系(
本书作者安德森用一种大写意式的粗犷笔法,粗略勾勒了20世纪上半叶欧洲大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和文化,把具有种种倾向和内在差异的马克思主义流派和人物,置于统一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学术传统之下,对其总体特征进行了广泛论述和评价,为国内外学术界和思想界提供了一部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文本。安德森在介绍和探讨西方马克主义的过程中,以
《模糊性的道德》是波伏瓦存在主义理论和女性主义哲学入门之作,为《第二性》的创作奠定了基础。全书收文两篇,《模糊性的道德》对人类的境况展开了深刻的思考。波伏瓦长期研读黑格尔、克尔恺郭尔、康德等哲学先驱的著作,逐步形成了自己独到的存在主义哲学观,她提出了存在的模糊性的观念,并首次阐发了自由哲学的概念;主张承担自身的存在,争
这是一部关于解构主义的理论著作,集中反映了1980年代身处后现代思潮旋涡中的作者在日本语境下对“解构”方法的独特思考。 作者认为,西方20世纪人文和自然科学领域中普遍存在一种“形式化”的倾向,但这种“形式主义”革命不仅没能真正颠覆传统形而上学,反而使种种思想努力落入“结构”的深渊。而出路则在于通过“世俗批评”,在马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