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冰若(1909—1995),璧山人,毕业于国立四川大学文学院中文系。抗战期间,师从国学大师、理学家马一浮,著名文化学者、思想家梁漱溟等人亲传面授。解放后,历任璧山县临时人民解放委员会委员兼秘书、璧山县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兼秘书长,曾受聘为璧山县政协三届文史资料委员会成员。本书作者搜集到一批刘冰若的学术研究手稿、学
本书为《道德经》做注,多方参照,中西融合,加以译文、解读,与读者共读经典。《道德经》的作者是老子,一开始没书名,也没分章节,是老子写的就叫《老子》了,也有学者认为是一批人共同的杰作,并虚构了老子这个作者,后来又起了个《道德经》的名字。《道德经》有两种身份。一种是博物馆化的对象,从外部看《道德经》。《道德经》以一个概念被
本书由引言、绪论、结语和十四个专章以及“合力弘道案例剖析”共十八个单元组成。在对于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进行综述的基础上,简要地回顾了自16世纪以来,《老》《庄》等道家典籍传入西方的概况以及道学西传过程中的文化衍变;分析20世纪道学西用的社会、文化背景、理论基础及道学西用的内因;概括道学西用的五类主要方式;考察道学与西方文
《道德经》一书是我国古代哲学经典,在我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选题在博采众多解读《道德经》著作优长之基础上,从古代十二长生理论角度分析《道德经》,以此探析《道德经》成书路径,还原《道德经》本义。选题论述了知初、立德、立身、立言、立行、治国、取天下、知兵、知止、知生死、知道、知常等内容,对重点字词进行了注解,并对每一
我们从小就读的《论语》,你真理解它的大智慧吗?真能学以致用吗? 《百家讲坛·说春秋》主讲人、畅销书作家贾志刚以《论语》和孔门相处故事为例,给我们讲透了来自《论语》的30种为人处事大智慧,孔子教我们怎样交友,怎样育儿,怎样与周围相处,怎样去处理面子问题,怎样立足职场,怎样运用口才,怎样学习创新,怎样用习惯修
本书是一部全新的、具有特色的《道德经》校注绘图本。以西汉马王堆出土的帛书抄本《老子》甲本为底本,力求成为最贴近老子原本的《道德经》作品。本书进行了精心校注并给予解读,简练通俗,同时配有王家春教授创作的哲理插画,图文并茂,让读者更能直观地理解老子的哲学思想和人生处世道理。
第15期目录名家访谈逻辑、历史与中国哲学重建——沈顺福教授访谈/沈顺福,张恒经学研究卫湜《大学集说》的思想史价值/张兴张锡英《论语记疑》的诠释特色/唐德晟《鄘风·墙有茨》异文与先秦《诗经》文本的发展/王梦何谓“复言”——基于刘殿爵《论语》英译本的再思考/王海岩先秦两汉儒学研究论西汉时期大共同体本位之构建——以董仲舒的大
《易经》是中国古代哲学和思维发展的巅峰之作,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其内容包罗万象,几千年来,极大地影响了中国古代哲学、宗教、政治和经济的发展。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阐述《易经》的内涵,使读者了解《易经》是一本怎样的书,源自哪里,由谁撰写,如何流传,有哪些分支等内容,然后对八卦、阴阳、五行以及天干、地支这些中华传
本书为速读诸子系列丛书之一,全书围绕《论语》一书,开掘孔子的问题意识,探明孔子思想的内部结构,拣择其最为重要的几个核心观念,以通俗易懂的语言集中阐释其思想。孔子平生的最大抱负,集中在政教二途。然而,纵观孔子一生,参与政治之机会甚少,无法施展抱负,形同系而不食之匏瓜,但在教化事业上取得了伟大成就,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
《庄子》又名《南华真经》,为战国中后期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庄子所著,与《老子》《周易》合称三玄。现存共33篇,包含《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庄子》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内容广博深邃,想象奇特,文笔豪放,极具浪漫主义色彩,是先秦诸子作品的典范,对中国从古至今的文学、审美、哲学等领域发展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