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互渗》系法国思想家加塔利的临终之作,是其思想的高度概括和总结。该书以主体性的再创造与再奇异化为核心,对拉康精神分析、结构主义、信息论、后现代主义、以及海德格尔、巴赫金、巴尔特等人的思想进行了批判性反思。
本书力图从哲学史的角度全面系统梳理西方中世纪哲学发展的基本脉络,从哲学史、思想史的角度阐述西方中世纪哲学的历史演进。本书所关涉内容上承传统古希腊哲学,下接16至18世纪近代西方哲学,拟从以下5个部分展开:(1)概论:中世纪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理性与信仰关系问题、上帝存在的证明问题、共相问题等等);(2)序曲:希腊哲学与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初版于1921年,是梁漱溟先生对东西方文化本质的探讨,以及对东西方文化融合可能性的反思。在东西方交流日益频繁的今日,书中的许多思想与见解仍有借鉴意义。作者在书中提出并且回答了以下几个主要问题:何谓东方化?何谓西方化?中国文化、印度文化以及西方文化的特质为何?文化与生活有着何种关系?东西方文化能否
目前,国际学术界正在拓展出全球思想史研究,尽管目前对全球思想史还没有统一的定义,是研究国际转向还是讨论思想观念、文本和概念的空间扩展。但毫无疑问,有一点是被大家所广泛接受的就是,需要对概念以及文本的全球性流通和接受进行研究。正是在此指导思想下,本论文集聚焦于概念,结合概念史的研究方法,将原本概念史只关注于概念的时间维度
本书试图对当今世界如此气势的变化做出一点点哲学性的思考,对当下高度变化的时代进行一点点理性的反思,努力构建一个关于变化的体系化思想,意在对人们面对变化时能够有所帮助,由此而抛砖引玉、弄箫求凰。这种体系化思想包括多维视角一种思维方式,普遍存在和永无止境两个基本原则,承脉有络、过演程变、多元并行三条基本规律,趋势与态势、倾
本书试图扭转以往主要以西方哲学为依据的单线条导向,在厘清中西方哲学家不同的思想关切与预设的基础上,揭示出中西哲学精神之契合与歧异,探究中国哲学资源对西方哲学传统可以提出哪些挑战,进一步丰富、深化相关的哲学论题,从全球化的视域出发来重新发现海德格尔、列维纳斯与中国哲学。本书第一部分“思之险境——全球化境遇中的哲学危机”确
本书的主题文章来自2017年11月24-28日,第十四届国际舍勒思想研讨会。本次会议由国际舍勒协会、中国现象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山大学哲学系、中山大学现象学文献与研究中心合作主办,会议主题为“均衡时代中的舍勒与亚洲思想”,共有来自德国、美国、意大利、法国、英国、俄罗斯、爱尔兰、比利时、奥地利、韩国、中国等七十余名舍勒研究的
写给大忙人的喵喵漫画哲学书不读哲学,少了点文青感;想读哲学,又怕深奥难懂?这套书打破你对哲学的认知!国内首部以猫猫形象来讲解哲学的图书,用漫画形式,按时间线为横轴,融合了中西方的哲学思想,随手翻开,就能进入轻松有趣的哲学世界。本套书分为古代·中世纪、现代和近代三册,全部精选当时具有代表性的大咖喵!37位有
《现代性与时代意识论》从哲学的角度,深入、系统地探讨了现代性与我们时代精神的本质、内容、标准与要求,探讨了规定现代性与我们时代精神的一些核心理念,如正义、人类共同体、反人类罪、宽容、法治、规范化等,探讨了时代精神与传统文化的辩证关系,探讨了现代与当代哲学家,如康德、黑格尔、海德格尔、霍克海姆、阿多诺、哈贝马斯、罗尔斯、
对显而易见的事实进行质疑,向深信不疑的事物发出诘问;唯有打破稳定,才能称其为哲学。这与抬脚迈步、阻止跌倒、稳定再前进的行走机制何其相似。行走,是人类特有且*基本的特征,而哲学则是用双脚行走的人类*的思想产物。 《步行哲学家》是学识与灵感的迷人组合。在这本书里,法国哲学家罗歇-波尔·德鲁瓦独辟蹊径,以行走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