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重点考察清代嘉庆道光年问(1796—1850)江南文人与女性的交游唱和以及相应的文学创作。“闺阁”,指能诗善文的闺阁女诗人;“画舫”,得名于清代中期出现的几部记载江南城市轶事的笔记,在书中借指那些与文人唱和的女子。嘉道文人对“闺阁”与“画舫”的书写中,存在着一些相同的特点,这反映了他们独特的女性观念,并折射出他们特
《资治通鉴考异》三十卷,是司马光记述如何处理纷繁复杂的史料,通过考订鉴别史实,从而纂成信史的一部专书。《考异》是《通鉴》的辅翼之作,也是《通鉴》的直接副产品之一。它的编纂,是与《通鉴》同时间、同步骤进行的,不仅可以了解《通鉴》在编写各朝各代历史时史料的主要来源和基本依据,还能知晓《通鉴》在记述某一具体史事时根据的是哪些
司马光作为北宋著名的官员与学者,在政治和学术上均成就卓著。本书收录司马光的《涑水记闻》《温公手录》《温公日录》三种史部书籍。《涑水记闻》是司马光的一部语录体笔记,比较详尽地记载了北宋六朝(960年-1070年)的国故时政,是司马光为编纂本朝史所做的准备工作,留下了大量第一手珍贵史料。《温公手录》、《温公日录》是司马光的
《稽古录》是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之外单独撰写的另一部史学著作。上起伏羲以来,下至英宗治平四年,时间跨度远超过《资治通鉴》,且涉及本朝历史的撰写。成书以后即为世所重,《续资治通鉴长编》、《九朝编年备要》、《大事记题解》、《通鉴地理通释》、《太平治迹统类》、《群书考索》、《玉海》等文献均有对《稽古録》的引述。四库馆臣评价此
本书梳理了当下社会、经济发展的五大潜流:硅谷创业模式面临的巨大挑战、经济学研究需要的重新思考、管理不确定性成为未来最重要的技能、地缘政治正在发生的板块碰撞、后工业时代/知识经济时代技术推动的变革。帮助读者理解潜流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全新可能性,从而拥抱改变,做出选择。
胡适先生是一个杂家,领域广泛,作品众多,有学术方面的,也有社会人文方面的,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红学等诸多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他的研究著述,在中国文化史、思想史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书主要收录了胡适先生对中国文学与历史的一些看法和观点。谈文学讲述了什么是文学,再谈文学的发展历史和文学革命;谈历
本书为上海市首批68位社科大师全集之一种,由吴泽先生弟子、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胡逢祥主编。李平心(1907—1966),江西南昌人,原名循钺,又名圣悦,笔名李鼎声、邵翰齐等。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现代著名历史学家、社会学家,中共党员,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他开创了我国运用唯物史观研治中国近现代史的先河。五十年代后有
本书汇辑著名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在柏林大学的多次演讲记录,由其高足爱德华德?干斯教授整理而成。自问世以来,学术界公认为进入和研究黑格尔哲学系统的入门书籍;又因原为对应一般大学生的理解能力和专业知识水平而表述,故体例格式不必谨严深奥的高头讲章,照搬《哲学的传记史》作者鲁维斯所言,此书乃其生平所读这类著作中愉快的一部,而占
本书内容包括:晚清的政治概念与“新史学”;近代中国的线性历史-以社会进化论为中心的讨论;从经学向史学的过渡;钱穆与民国学风等。
本书为贯彻落实关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重要论述精神,贯彻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要求,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七研究部在原中央党史研究室宣教局编辑反对历史虚无主义论丛第一辑、第二辑基础上,继续组织编辑了反对历史虚无主义论丛。第七研究部反对历史虚无主义青年小组承担具体编辑工作。本论丛第三辑经过认真筛选,精选精编五十余篇反对历史虚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