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豹隐全集(第4卷1)》辑录各篇,其来源一是欧战期间陈豹隐在日本向国内读者翻译介绍的当时西方各主要国家政治思潮的文章-1919年由吴贯因校阅,北洋政府内务部编译处以《欧战期间杂纪政治思潮纪》刊行;二是由北洋政府内务府编译处刊行的《世界大势》中收录的文章;三是20世纪20年代陈豹隐在北京大学任教期间在《国民新报副刊》《
莫友芝(18111871),贵州独山人,是晚清著名学者,西南巨儒,他在版本目录学、文字学、史学、金石学、农学、诗词文、楹联、古籍批校、书法、治印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较高成就,又与曾国藩、丁日昌、张之洞等众多晚清大僚和文人有过来往与交流,一生留下了数量众多的作品。 《莫友芝全集》是上海古籍出版社继《郑珍全集》(2012年版
如果模仿一下出版界的一种宣传时尚,《疑耀》也可以称为奇书了,但其奇乃在于它刊刻行世的曲折诡异。《稀见笔记丛刊:疑耀》的作者是明代岭南人张萱,但出版时所署的名字却是赫赫有名的卓吾老子李赞。《稀见笔记丛刊:疑耀》书前的一篇署名张萱的序文,历述自己负笈数千里,跑来投到李卓吾门下受业。大约很得老师器重,有一天,李卓吾取出一编手
《海日楼文集》是由钱仲联点校的沈曾植文集中最后尚未出版的部分,经重新整理、增补内容。全书均为沈曾植的学术性文章,按文体编订,分四卷:卷一,论说类(4篇)、书类(6篇)、序类(30篇);卷二,跋类上(31篇);卷三,跋类下(49篇);卷四,赠序类(1篇)、杂记类(7篇)、碑铭类(9篇)、传记类(5篇)、铭赞类(23篇)、
一、《张居正全集之一:张太岳集(全三册)》为政治家、改革家、明万历朝内阁首辅张居正的全集。全集的第一部分《张太岳集》,以张居正的儿子张嗣修、张懋修等整理编撰,万历年间首次刊刻的张居正全集《张太岳集》为底本点校而成,简体横排。二、《张太岳集》共分四十七卷,其中奏疏十一卷,书牍十五卷,文十四卷,诗六卷,行实一卷。三、《张居
概括而论,《读书录》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是针对所阅读的典籍而做的读书笔记,通常以简略的文辞对所阅读的内容做一番评论。第二类是对哲学议题的思考,比如宋明理学中常常提到的“理”“气”“性”“心”等概念。第三类是对读书方法的介绍。第四类是对自己平时学习、工作、生活的反思,以及对前辈理学家和其他历史人物的评论。
《文源讲坛》收录了文源讲坛科技与人文系列讲座2016年10月开讲以来至2017年的内容,主要涉及科学、文化、教育、医疗等诸多领域,作者均为九三学社成员。内容既有对中医经典的详细讲解,也有以名家书法《兰亭序》《祭侄文稿》为载体的对书法艺术的讲解普及,还有国学经典《弟子规》成文渊源的探究等等。通过这些九三学社成员在各个领域
《传承之道:深圳博物馆藏史部古籍善本(上)》是深圳博物馆编写的继经部类善本之后的史部类善本图录(上册),大体涵盖正史类、编年类和纪事本末类史书的古籍善本。收入了馆藏古籍史部善本七十五部。其中有官刻本又称内府本,即历代封建王朝中央政府在宫廷中设立的刻书机构所刻印的书籍。藩刻本,即明代被分封于各地的藩王府所刻印的书籍。精刻
《鲲鹏集》分为两编,即《戈鲲化集》和《戈朋云集》。《戈鲲化集》收入戈鲲化著《人寿堂诗钞》,编著《人寿集》《华质英语》,文章,研究资料汇编,戈鲲化传略,戈氏家谱简录等。传记内有戈鲲化在宁波议填江北新开河,1876年上海法租界侮辱宁波官员事件,赎回新江桥,吴淞铁路,湖州长兴命案,去哈佛大学执教及去世等事件。《戈朋云集》内收
《吴烺集》是全椒古代典籍丛书系列之一,是对吴敬梓长子吴烺,乾嘉时期数学家、诗人全部著作的首次完整辑录。吴烺曾随刘湘奎学习天文算学,与江苏吴县精于天文的褚寅亮是好友。入《畴人传》。平生著述甚多,除诗文《杉亭集》外,还有科技著作《周髀算经图注》(乾隆三十三年刊印,用西洋方法补证古算经,颇有实用价值)、《勾股算法》《五音反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