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官技术》是一部文化批评的文集,围绕着现代性这个主题,从城市、机器、艺术与理论四个角度展开论述。第一部分“城市场景”对现代人生存的根本环境“城市”进行了素描式的勾勒和颇具美学意味的读解;第二部分“机器、动物与词语”对现代人置身于机器造就、设置和塑形的现代社会的根本处境进行了反思;第三部分“艺术与浪费”对当代艺术尤其是
本书为作者根据多年精心搜集和珍藏的有关书籍,加以考订、比较、研究而写成。十九世纪以来,处于封建社会晚期的中、日两国,都面临着“西力东渐”即西方资本主义势力的挑战。西方列强的对华侵略活动,震惊了只有一水之隔的日本朝野,中英鸦片战争的消息为其敲响了警钟。众多汉译西方著作和中国有识之士睁眼看世界的作品传入日本,成为其了解世界
《上海的法国文化地图》是上海的外国文化地图中的一册,《上海的外国文化地图》丛书记录从上海开埠到今,世界各国文化在上海发生、发展,以及与中国本土文化相互交融的精彩场面,展现上海作为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的独特魅力。《上海的外国文化地图》丛书,主要面向来沪参观的海内外人士,全书通过轻松的笔触,以讲故事的生动方式,将世界各国文化在
一个没有思想活动和缺乏学术氛围的大学校园,哪怕它在物质上再美丽、再现代,在精神上也是荒凉和贫瘠的。欧洲历史上最早的大学就是源于学术。大学与学术的关联不仅体现在字面上,更重要的是,思想与学术,可谓大学的生命力与活力之源。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是一所学术气氛浓郁的财经政法高等学府。范文澜、嵇文甫、潘梓年、马哲民等一代学术宗师播撒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
国际政治学会政治与战略文化专业委员会、中宣部时事报告杂志社、北京大学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等单位共同举办的第三届中华战略论坛于2009年11月在北京举行。与会者围绕论坛主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战略文化,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基本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民族特色”、“文化渊源与世界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
《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2010)》是一部最具权威性的有关文化及相关产业的统计资料。本年鉴共分为两大部分:历史资料和年度资料。历史资料是根据文化部历年统计报表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主管部门补报的1966年至1977年文化事业统计数据,并搜集有关部门的文化事业统计资料整理汇编而成。年度资料是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
《国家文化产业课题研究报告(2009年度)》是“关于制定国家《文化产业促进条例》研究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主要内容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构成本研究报告的主体,主要研究了两个问题,一是围绕着文化产业概念的界定,探讨关于文化产业促进条例的调整对象问题;二是通过对我国现行促进法文本结构的比较研究,探讨文化产业促进条例的法律
《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集刊(第1辑)》主要内容为2009年11月在重庆召开的全国第二届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多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的名家新作,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杨义、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杨匡汉、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凌宇、张中良、刘勇,《文学评论》杂志副主编胡明,以及国内多所大学著名专家学者
本书主要以中国的经济和中国的文化为主,作者以一个西方人的眼光来解码,里面的内容对于一个初到中国的外商或者外国人来说,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