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书单推荐                   更多
新书推荐         更多
当前分类数量:466  点击返回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图法 【D73 亚洲政治】 分类索引
  • 日本第一
    • 日本第一
    • [美] 傅高义(Ezra F. Vogel) 著;谷英,张柯,丹柳 译/2016-3-1/ 上海译文出版社/定价:¥39
    • 傅高义为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前主任,日本和中国研究专家。《日本第一》自出版以来在美国、日本畅销,新加坡政府甚至把它列为部长和高级官员的必读书。书中作者从社会学的角度对日本的经济发展进行了细致的考察,从公民教育、社会福利、犯罪率控制、政治体制等七个方面分析了日本发展的原因。 作者对日本制度的优秀方面进行了赞扬

    • ISBN:9787532770618
  • 亚欧中心跨区域发展体制机制研究
    • 亚欧中心跨区域发展体制机制研究
    • 李兴,(俄罗斯)沃斯克列先斯基 编著/2016-2-1/ 九州出版社/定价:¥98
    • 亚欧中心地带,即俄罗斯中亚东欧及高加索-中东,西方学术界称之为“欧亚”,由于其地理位置和战略价值,一直以来在亚欧大陆和全球格局、国际关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冷战结束以来,由于该地带众多民族国家的新近独立,各种矛盾错综复杂,此起彼伏,似成国际政治中的“黑洞”和&ldquo

    • ISBN:9787510842269
  • 亚非论丛(第一辑)
    • 亚非论丛(第一辑)
    • 孙晓萌/2016-1-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定价:¥59
    • 《亚非论丛》是北京外国语大学亚非学院主办的学术集刊。本辑汇编了学院教师和相关领域研究者撰写的有关亚非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和语言文学等方面的优秀论文,涉及内容包括“一带一路”非通用语人才培养问题、中国文化在相关亚非国家传播问题,以及亚非国家文学和语言学研究等问题,反映了亚非学院资深专家和中、青年教师在上述领域的

    • ISBN:9787509785416
  • 东亚主权观念:生成方式与秩序意涵
    • 东亚主权观念:生成方式与秩序意涵
    • 林永亮/2016-1-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定价:¥89
    • 本书以东亚地区的主权观念为研究对象,将主权观念在东亚的生成过程放置东西文明相遇、磨合、互构的大背景中进行考察,比较分析了东亚地区主权观念的古代渊源、近代衍生和现代特征。书中认为东亚政治话语中的“主权”与欧洲政治话语中的“主权”在内涵上是有区别的,并尝试解答:这些区别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是如何形成的?对当前东亚地区秩序有

    • ISBN:9787509780398
  • 欧亚研究(英文版)
    • 欧亚研究(英文版)
    •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 编/2016-1-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定价:¥89
    • 《欧亚研究》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主办的面向国外公开发行的学术理论刊物,以反映国内学者对欧亚国家政治、经济、外交、理论、历史、文化、军事、民族等各个领域的*新研究成果为主要任务,对当前的国际热点问题进行了细致解读。

    • ISBN:9787509785577
  • 韩国公职人员财产登记与公开制度研究
    • 韩国公职人员财产登记与公开制度研究
    • 曹玮 著/2016-1-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定价:¥89
    • 《韩国公职人员财产登记与公开制度研究》是国内第一部系统研究韩国财产申报制度的专著。书中以韩国金泳三政府时期的制度改革为切入点,通过对该制度核心法律文本《公职人员伦理法》及《施行令》的深入解读,系统展示了韩国公职人员财产登记与公开制度的创建和改革过程及其具体内容,书中分析了韩国推行相关制度改革的动因和成效,提出了进一步完

    • ISBN:9787509778319
  • 印度社会保障制度(各国社会保障制度丛书)
    • 印度社会保障制度(各国社会保障制度丛书)
    • 李超民 编著/2016-1-1/ 上海人民出版社/定价:¥68
    • 印度作为发展中的东方大国和中国近邻,以及其要做21世纪“有声有色的大国”国家定位,都使其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有很重要的研究价值。对于印度社会保障制度,目前深入而全面的研究还不多见。印度是典型的二元经济社会,这一点也反映在其社会保障制度中。 《各国社会保障制度丛书:印度社会保障制度》运用一手资料,采用逐步呈现和揭示事实

    • ISBN:9787208134140
  • 天皇制与近代日本政治
    • 天皇制与近代日本政治
    • 周颂伦,张东著/2016-1-1/ 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定价:¥42
    • 本书主要关注三个问题:首先,民众参政与天皇亲政是明治维新中的政治原则,明治宪法即是二者的条文化,在宪法运行过程中,各权力机关间会有妥协和变化;其次是政军关系,内阁的权限不能及于军事,虽然统帅大权属于天皇,但国务与统帅难以平衡,天皇处于“尴尬”境地,当国务与统帅的矛盾加剧时,天皇可能被削弱,而在天皇的“恢复”过程中,则有

    • ISBN:9787519205782
  • 日本政权更迭析论
    • 日本政权更迭析论
    • 徐万胜/2016-1-1/ 时事出版社/定价:¥70
    • 战后日本是一个鲜有在不同政党之间发生“政权更迭”的国家,故2009年至2015年期间的两次“政权更迭”在战后日本宪政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本著主要研究民主党政权的执政实践与自民党再次上台后的执政实践,力求探析这两次“政权更迭”的演变轨迹及意义内涵。日本“政权更迭”促使其政治过程、统治结构及国家发展战略均发生变化,但日本政治

    • ISBN:9787802329041
  • 东亚五国政治发展的权力集团研究
    • 东亚五国政治发展的权力集团研究
    • 周方冶 郭静 周石丹 唐慧 郭继光 李永春/2016-1-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定价:¥59
    • 《东亚五国政治发展的权力集团研究》从政治权力集团的视角出发,对日本、韩国、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等东亚五国政治转型的动力与路径进行了比较研究。根据各国权力集团在政治舞台“同心圆”不同圈层的分布情况,《东亚五国政治发展的权力集团研究》将各国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政治权力结构区分为单极自律、寡头自律、单极多元、无序多元以及衡

    • ISBN:9787516174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