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第五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的一种。本书详细介绍以椒江葭沚一带渔村为中心区域举行的民俗活动“送大暑船”的起源、发展、演变等内容。“送大暑船”是二十四节气农耕文明和椒江地方文化共生演化的载体,是二十四节气文化演变成大型民俗活动的见证,体现了当地民间艺术和手工技艺的独特魅力和智慧,寄寓了百姓“驱除邪祟,祈求平
本书是第五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的一种。立夏,二十四节气之一,代表夏季的开始。半山立夏习俗是杭州半山地区民众在立夏节气前后,世代传承的系列民俗活动,表达顺应天时、祈福迎祥的美好愿望。立夏日,群众自发聚集到半山娘娘庙附近,按照当地风俗,举行“送春迎夏”仪式、吃“乌米饭”、烧“野米饭”、“称人”、组织“庙会集市”
本书是第五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的一种。炼火,磐安当地人又称之为“跑炼金乌”,俗称“踩火”“蹈火”。作为一种只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举行的民俗活动,炼火已经在磐安这个浙中山区县存在了近千年,在民间拥有极大的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信息传播手段的丰富,这种集音乐、舞蹈、武术等元素为一体,汇神秘、惊险、威慑等色彩于一身
本书是第五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的一种。介绍了腊八节习俗的历史渊源、发展过程、内容特征,当代的保护与传承以及发展前景等方面的内容。腊八节是中国传统的岁时节日之一,其历史极为悠久,是十二月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也是春节的前奏。腊八节习俗集宗教文化和世俗文化于一体,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千百年来世代传承。近代以来,在
本书是第五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的一种。绍兴舜王庙会是绍兴南部会稽山区的一项民俗活动,依托绍兴王坛镇双江溪舜王庙为总庙包括20多座舜分身庙和亲属庙共同展开,以祭舜为中心,集神灵崇拜、传说、仪式、民间艺术、经贸活动于一体,是当地民众创造、传承、共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绍兴南部会稽山区的民众视舜为农耕文明的始祖,是
本书是第五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的一种。浙江省丽水市云和县梅源山区的农民在每年芒种时节,为迎接夏耕,在梯田举办大型的民俗活动,即“梅源芒种开犁节”。详尽地介绍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梅源芒种开犁节的内涵,主要内容包括梅源地区的地理人文环境,梅源芒种开犁节的由来和发展、主要特征、内容与形式以及梅源芒种开犁节的价值
“绞面”是一种用线绞去面部茸毛的古老美容术,在东亚、西亚、南亚和中亚等地区均有流传,作为一门传统美容技艺已传至欧洲、非洲、美洲和大洋洲。在中国,绞面不仅是一种民间美容技艺,也是一种传统的人生礼仪民俗。绞面修的不仅是民俗文化、容颜,还有民生事实和乡愁记忆。绞面从业人员作为街坊的手艺人,做着街坊生意,是一道独特的城市风景线
《连云港史话》系列历史文化丛书旨在挖掘连云港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弘扬连云港历史文化,填补连云港历史文化研究空白,对发挥文史资料存史资政育人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是一套融历史性、史料性、普及性和可读性于一体的系列历史文化丛书。该套历史丛书共分《建筑留珍》《海岱民俗》《非遗撷华》《山风海韵》《古今名人》《传说摭拾》《方言漫谈》
内容简介 《卢文弨批校本仪礼注疏》十七卷,以上海图书馆藏卢文弨批校本《仪礼注疏》为底本进行影印,全彩印刷。此本为盧文弨手批原本,有清黄彭年、黄嗣東跋。 该书所载卢文弨批校,是卢文弨校勘《仪礼注疏》的主要成果,也是其《仪礼注疏详校》的基础。批校本中又有不少校语与《详校》相异。 卢文弨的校勘,对其后的阮元等诸家刻本的形成产
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收录广西那坡壮族文献记录考、20世纪前半叶舞狮习俗文献考、陈志良所录民国时期民俗文献考、《岭外代答》所涉服饰文献考释;中篇围绕《南宁社会概况》中所录的南宁年节习俗考释、饮食文化考释、迷信习俗考释、丧葬仪式考释、婚嫁仪式考释、南宁本地童谣考释,以此作为支撑展开广阔的文化视野;下篇对广西最具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