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时读懂绿色建筑》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简单明了的插图对《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9标准五大核心要素: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和环境宜居的要求进行解读,全面展示绿色建筑涵盖体系,向读者展示一副绿色宜居、健康生活的画卷,帮助大家了解绿色建筑、选择绿色建筑、监督绿色建筑、使用绿色建筑
人的一生,要穿过无数个过道、走廊或门厅。这些通道空间没有在建筑史、专著,甚至是旅游指南上留名。它们被低估,被忽视,是建筑的基本部件却鲜被热爱。本书是第一部关于走廊的权威历史书籍,全面回顾了从17世纪和18世纪的乡村住宅和乌托邦社区开始,到改良后的维多利亚监狱、医院和收容所,到“权力走廊”,再到官僚机构以及二十世纪庄园的
尤哈尼·帕拉斯玛是芬兰著名的建筑师和建筑思想家之一,曾担任赫尔辛基理工大学(现阿尔托大学)建筑系主任,芬兰建筑博物馆馆长和工业艺术研究所所长。帕拉斯玛在国际建筑学界十分活跃,在华盛顿大学、伊利诺伊香槟分校、弗兰克劳伊德莱特的塔利埃辛等多所建筑院校访问讲学,他的讲座、展览活动遍布美洲、非洲和亚洲,2014年
绿色建筑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包括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等,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物。绿色建筑技术注重低耗、高效、经济、环保、集成与优化,是人与自然、现在与未来之间的利益共享,是可持续发展的建设手段。书中具体介绍了以下内容:建筑、资源与环境;
本书以广西沿海近代建筑为研究对象,基于对基础理论、历史文献、现状建筑的分析,系统地研究近代建筑的形成背景、主要特征、地域特色、保护利用等内容,通过以下几部分作逐步深入的探究:部分,通过早期西方教会的宗教传播、通商口岸的强势植入和后期地方政府的积极推广、社会精英的推崇效仿四条影响渠道的分析,探究广西沿海近代建筑的发展历程
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介绍上海重要的地标建筑如东方明珠、人民广场、南浦大桥、工部局大楼、大世界、上生新所等以及滨江的法邮大楼、杨浦滨江、船厂1862等区域。样本范围覆盖上海中心城区大部分区域,也充分考虑了不同时代样本的代表性。首度披露大量珍稀档案,包括一部分历史照片、图纸、文书档案等,反映不同时代的城市变迁。对于了解上海城
太和殿作为故宫中体量、等级都无出其右的建筑,除了宏伟的造型、华美的装饰赋予它极高的审美价值之外,从整体的柱架、屋顶,再到局部的榫卯、斗拱,每一个环节都体现着中国古建筑的高超技巧与智慧。 本书作者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古建专家周乾博士曾参加太和殿大修工作,他将带领读者由内到外、由上到下、由整体到局部地了解
这是一套自英国引进的建筑主题少儿科普书,全套共10册,适读年龄5-10岁。这套书通过说明文字和趣味故事相结合的形式,配以建筑实景照片和手绘插图,向小读者介绍过去、现在、未来人们的居所以及“动物建筑师”建造的家园。通过“建筑师笔记““建筑师小词典”“建筑师DIY”等栏目,向小读者展示了建筑的基本知识、规划原理和设计理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