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十二讲》是一部深入浅出的历史研究入门读物。它基于安托万·普罗斯特在巴黎一大常年开设的“历史编撰学”课程讲稿,讨论了当代史学实践中的诸多关键理论问题,以反思的目光对西方史学做了一次全面的扫描。安托万·普罗斯特的思考建立于法国历史学家群体丰厚的学术积累之上,同时从德语和英语世界撷取重要思想资源,为读者提供了探幽索隐
历史研究是一种很有意义的研究方法。这一方法具有其他方法不具备的优势。譬如,人们通常对过去的事情感到有兴趣,而兴趣对于研究者来讲,是不可缺少的。另外,历史研究有弹性,也就是说,它无需固定的时间,也不受人事因素的限制。它能充分结合个人的兴趣和爱好,因而有利于研究的开展。但是,历史研究也有局限性。因为历史具有不可复验性。因而
材料与工具(传统学术的改造)(精)/文史存典
本书系统阐述起自古希腊迄至现当代的西方史学,纵贯西方古典的、中世纪的、近代的和现当代史学的发展历程。古典部分,阐述古代希腊罗马史学及其对后世的深刻影响;中世纪部分,阐述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以前占据支配地位的基督教神学史观及其他史学;近代部分,阐述西方各国史学的发展演变,涉及各种史学流派与思潮;现当代部分,阐述20世纪的西方
史学导论(第三版)
内容包括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突出了他对国家与民族命运的思考,集中论述了社会风气的堕落、政治的腐败、人民的困苦与国家兴衰治乱的关系。提出了改良社会风气,限制权力,去除腐败,实行治人与治法结合的民主政治,报刊与言论自由等众多现实的问题,很有启发意义,表达了吴晗对历史的思考和对现实的关照。本书是极具可读性的历史知识普及读
这是一本父亲写给孩子的历史知识书,一本知识全在故事里,让孩子完全从兴趣出发了解中国的历史书。全书分朝代简述,生动有趣、知识准确完整,又理性克制干净。没有说教,没有政治味,不灌输任何不该有的所谓教育意义,让孩子在好笑好玩中,感受历史之美,学习独立思考。适合7-12岁的小学生阅读,更适合家长读给孩子听。
本书是量化历史研究的专业性辑刊。本辑内容涉及民国时期农村借贷的利率问题,传统中国激励制度和信息制度以及大分流的缘由研究,李约瑟之谜与东西方分途,中东世界为何衰落,全球不平等的过去和未来,打开金融稳定的钥匙,新历史计量与历史自然实验,群体、地理与中国历史等。这些论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量化历史研究的**成果,论述规范,颇具学
习近平和我们党的老一辈革命家一样,也非常重视和强调学习历史知识和总结历史经验。自从到中央工作的十年来,他就这个问题多次讲话,作过大量论述。他指出:“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是前人的‘百科全书’,即前人各种知识、经验和智慧的总汇。”“要加强对历史的学习,特别是对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
《陈其泰史学萃编》全书共九卷,约300万字,包括《学术史沉思录》《史学与中国文化传统》《历史编纂与民族精神》《史学与民族精神》《清代春秋公羊学通论》《中国近代史学的历程》《再建丰碑——班固与<汉书>》《梁启超评传》《范文澜学术思想评传》。全书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其中不乏真知灼见和重大创新。本书是陈其泰先生《陈其泰史学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