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对苏北8个地级市具有较高价值的传统建筑进行现状记录,包括图像记录、测绘记录等,并搜集、整理文献资料加以分析,对传统建筑的形制、工艺、技术等重要信息进行探讨,采用点、线、面结合的方法展开研究,以大量案例分析城镇街巷、建筑群和建筑单体的营造,对比不同区域、不同时代的建筑特征,*后汇总为对苏北地区传统建筑的全面审视,重新
《建筑记忆与多元化历史(中国建筑口述史文库第二辑)》汇集了20余篇建筑口述史采访记录及口述史工作经验论文。在延续《中国建筑口述史文库*辑:抢救记忆中的历史》中国现代建筑记述、建筑遗产保护与中国建筑史研究记述的专题外,加入了华侨建筑与传统匠作记述、口述史工作经验及论文、历史照片识读三个主题。拟为建筑史研究者提供更丰富的史
鄂南素有“千桥之乡”的美誉,其境内现存百年以上古桥数量众多、文化底蕴深厚。作为文化现象的鄂南乡野古桥梁建筑,虽然没有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小桥华丽秀美,无法构筑小桥流水人家的闲情雅致,却有着更为实用的目的。这些弯曲的乡野小桥,常隐没于广阔的山林阡陌之中,让细细的流水绕村而过,在丘陵沟壑间与潺潺溪水共鸣,它们所提供的或许仅仅是
秦汉上林苑——2004-2012年考古报告
本书共两册,本书向儿童介绍了30处世界著名的建筑。从古代的金字塔、雅典帕提侬神庙到中世纪的教堂,在到现代的流水别墅,跨越了人类五千年的文明史,精选出最有代表性的建筑杰作,来反应建筑背后的时代和思想。
本书为绿色建筑而研究“设计的循证”问题,并通过从“循证医学”到“循证设计”的移植,启发对建筑学、建筑物以及建筑设计及其工具的多理解。
中国古代没有今天意义上的建筑学,而是把建造建筑的技术叫作营造法经验性的法式和规范。以木结构为特点的中国古代建筑,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表现出精巧的建筑技艺和匠人精神,成为一种重要的建筑体系。
一个人专注于审美的过程,就是悦纳自己、滋养身心的过程。 有美的欣赏,才会有美的生活。 我们在医院出生、在校园学习、在公寓安家、在写字楼办公...... 我们生命中90%的时间都栖息在建筑之中, 它不仅是我们栖居之所,更是我们观照世界的角度。 此刻,让我们跟随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莎拉教授的脚步,一同走进我们身处的世界
中国是拥有悠久历史和光辉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早形成的文明之一。而中国古代文明的代表建筑及雕像,最中国是拥有悠久历史和光辉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早形成的文明之一。而中国古代文明的代表建筑及雕像,最能反映历史,本套书旨在使学龄前儿童了解中国古代文明建筑及雕像的历史、文化,了解奇迹“奇”在何
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位于永定门大街西侧的先农坛内,1988年在文博界专家的积极呼吁和鼎力相助下成立博物馆,1991年9月25日正式对外开放,隶属于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是我国*座以收藏、研究和展示反映中国古代建筑历史、建筑艺术、建筑技术的专题性博物馆。本书是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论文集,由该馆组织相关专家和该关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