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丰富的史料为依据,以黄宾虹人生经历、治学历程与艺术生涯为线索,通过徽式教育对黄宾虹学术品格的塑造、黄氏家学对黄宾虹学术起点的提升、徽派朴学对黄宾虹学术思想的影响、徽州文物文献对黄宾虹治学的助力、新安画派对黄宾虹画学思想的启示、徽派篆刻对黄宾虹金石学研究的贡献、新安山水对黄宾虹美学精神的滋养、徽墨之都对黄宾虹书画创
这是一本林徽因的传记。在本书中,作者桑妮以细腻的笔触写出了林徽因的从容、气质、坚守与热爱,用“惊艳”“清绝”“修行”“才情”“蕙质”五个关键词,来表现林徽因一生中作为女儿、妻子和母亲的角色特质,再现了一个诗意、从容、独立、淡然、优雅,却不缺少人间烟火气,真实又多面的林徽因形象。林徽因的美貌、才华以及爱情故事,都为世人所
《郭沫若研究年鉴2022》是郭沫若纪念馆每年连续编撰的郭沫若研究学术年鉴。该卷设置12个栏目。“研究综述”“论文选编”“观点摘编”“新书推介”“学位论文”栏目,选刊推评2022年在文学、历史学和古文字学等领域中具有深度和创新性的郭沫若研究成果,反映年度研究现状与趋势。“年度课题”栏目记录年度学科动态;“郭沫若纪念馆馆藏
张晓寒(1923—1988),又名云松,江苏靖江人,厦门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毕业于重庆艺术专科学校国画系,倡导并践行鹭潮美术学校的办学方向,奠定福建工艺美术教育的基石。张晓寒先生的人品与画品,堪称厦门文化艺术界的一面旗帜。书稿由厦门市政协书画院等组织编写,通过与张晓寒有过亲密接触部分人士亲历、亲见、亲闻的采访,讲述张
全书以时间顺序分别叙述了晏几道的家世背景、婚姻爱情、宦海沉浮、亲情友情等人生重要侧面,表现其落寞但真情的一生。晏几道,作为二晏(宋代的两位大词人晏殊和他的儿子晏几道)中的小晏,其成就非凡。晏几道的词集名《小山词》,不仅在宋代名震一时,就是在整个词史上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晏殊甚至被后世评论者推为北宋倚声家初祖,而晏几道的
为扎实践行“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文物工作方针,进一步加强文物的研究阐释、展示传播,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根据馆藏文物的收藏体系,精选198件文物,按孙中山和宋庆龄文物、孙中山家族文物、孙中山追随者文物、辛亥革命前后
本书是2023年12月5日在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召开的“李学勤先生诞辰90周年国际研讨会”的会议文集,该书从多角度总结了李学勤先生的生平事迹、学术贡献和学术思想,辑收了李学勤先生同人、亲友、学生撰写的回忆与怀念文稿,另有相关领域的**科研成果,对一些相关领域研究有进一步的推动作用。内容涉及中国古代史、古文字、
近代著名上海商人虞洽卿(1867—1945),是晚清民国时期重大历史事件的亲历者与见证者,也是研究中国商业史、上海租界史、中国金融史、中国航运史、工人运动史、中外关系史等领域的焦点人物。本书根据上海图书馆全国报刊索引、中国历史文献总库、晚清民国大报库、香港老报纸、泰晤士报数位典藏、抗战文献数据平台、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作为1911年至1919年间享誉中国的《东方杂志》主编,杜亚泉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大学问家,一个超越了自身时代的“另类启蒙”思想家。但是,在百年中国的革命时代背景下,杜亚泉所代表的审慎理性却被激进思潮长时间地淹没了。近二十年来,杜亚泉生平与思想的众多方面,包括《亚泉杂志》与《普通学报》、杜氏与商务印书馆、与《东方杂志》、
本书对朱启钤一生进行了系统地梳理,全面呈现了朱启钤担任京师译学馆监督、内城巡警厅厅丞、外城巡警厅厅丞、津浦铁路总办、交通总长、内务总长的政务经历,以及开辟中央公园、规划组织北京城区改造、保护开发北戴河海滨、担任南北议和北方总代表参与南北议和、代表大总统徐世昌赴巴黎代领博士学位、经营中兴煤矿公司、发现整理《营造法式》并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