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围绕“从城市绿地到人类健康”这一主线,以公园绿地这一典型绿地类型为例,面向规划设计实践需求,系统梳理了城市绿地健康效益相关研究进展,提出了多尺度下城市绿地健康效益级联框架,并构建了公园绿地对居民健康促进路径的概念模型。在此基础上,以北京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区,基于多源数据、空间定量分析与统计学方法,验证和量化了公园绿地
本书基于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结合编者的实践课题研究,首先通过对国内外宜居城市、景观格局和景观风貌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以徐州市中心城区的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践调查及资料收集整理,对徐州市中心城区绿地的景观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从绿地的宜居性、绿地的空间格局和绿地的景观风貌三方面进行了研究,构建了城市绿地宜居、城市绿
本书基于服务可达性角度对城市公园绿地布局规划进行研究,梳理公园发展的历史脉络,借鉴国内外建设经验,总结出影响公园绿地服务水平的因素,从公园绿地服务供给质量、服务可达性及居民满意度等三个维度构建了评价方法,以徐州市中心城区公园绿地和扬州市中心城区公园绿地两个案例为实践对象,进行了公园绿地服务水平的评价研究,针对两个城市公
当前,快速的城镇化发展对村镇土地空间和自然资源需求的增长与村镇有限的土地资源和自然环境承载力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村镇绿地系统规划作为村镇发展建设工作的重要环节,协调着村镇和自然,并服务于人类,保障着村镇的健康发展,其合理性和科学性将直接影响到我国村镇社会建设和经济发展的质量。目前我国村镇绿地系统规划理论和方法相对滞后,
本书内容系以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绿地为例,自2005年至2022年持续开展的微环境效益相关的持续性、系统性研究成果。研究通过阐释城市绿地区域微环境效应因子的时间、空间分异特征及规律,以及这种时空分异特征与公园绿地山水格局、植物群落分布格局特征的相关关系,从而为既有城市绿地的高效管理、运营,以及增量城市绿地的规划设计及建
绿色基础设施(GI)是推进生态文明的重要抓手。进入新世纪尤其十八大以来,城市GI建设的增量及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生态产品价值的提升,对推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起着重要作用。围绕"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理论与实践"展开研究,全书共10个章节,分为理论篇和实证篇。理论篇阐述了GI的理念、概念与内涵,
本书主要阐述了绿道对于公园城市建设的重要意义,提出公园城市导向下的绿道发展模式与策略,以期在公园建设中更好地发挥绿道的积极作用。本书首先从国内外绿道与城市绿地空间系统的互动发展入手进行比较,总结绿道发展的两个维度;其次,选取国内公园城市与绿道建设协同发展的三个代表性城市进行研究;再次,基于对作者团队多年来不同规模、类型
从景观生态到为人服务,城乡绿地布局理念正发生着由只关注自然空间到关注人与自然关系的转变,人文系统中的行为感知、心理活动、价值观念等成为当今影响城乡绿地发展的重要因素。本书以生态伦理学和时空统计学为理论平台,运用地理探测器归因分析、概念演绎、多维度比较等方法,建立生态正义所包涵的代内正义、代际正义、种际正义等价值理念与城
本书分为四个部分,即引言;上篇:核心区绿色公共空间概述;中篇:核心区绿色公共空间更新;下篇:实施管控。引言旨在介绍本书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并简要说明本书的结构和内容安排;上篇和中篇是本书的主体内容,深入研究核心区绿色公共空间的分布、特点和痛点,提出绿色公共空间更新的方法和策略;最后,实施管控部分从项目实施的角度提出策略。
纽约区域规划协会(RegionalPlanAssociation,RPA)是世界上最早开始实施区域规划的专业组织之一,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纽约大都市地区共开展了4次区域规划并进行了大量专项研究,规划持续了近百年,产生了世界一流的研究成果。通过聚焦4次区域规划中的绿色空间规划,对其规划背景、核心理念、规划内容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