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对“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6大核心素养中“实践创新”这一要点的具体解读。旨在引导小学生:尊重劳动,具有积极的劳动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具有动手操作能力,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其主要内容为:劳动是人的天性和存在方式;为什么说劳动最光荣?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劳动工具的重要性;家务劳动同样光荣;那些默默劳动的人;劳
引领与垂范: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育的机制与路径研究
20世纪初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是中国近代教育史和中法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事件。运动的兴起是具有单一目的性特征的传统中法文化关系的延续,更是在经济全球化的特殊历史背景下,基于教育兴国,以及争取多方位参与全球政治、经济、科学和教育等事务而发起的一场多目的性运动。这一运动在1919—1920年间发展到高潮,此后急转直下,1921
本书是研究英雄中队文化的专著,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英雄中队文化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具有理论性、思想性、前瞻性、可读性。是是创新发展英雄中队活动的有益参考,是少先队辅导员培训的最新教材。
本书针对新时代下儿童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产生的新特点及面临的困境,作者组织社会工作专业师生,遵循社会工作价值理念,运用小组社会工作方法,开展了系列的服务设计。本书通过梳理、回顾和呈现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设计,阶段性总结社会工作在儿童青少年群体中的理论应用、发展模式、服务内容、服务方法及技巧等方面的经验,对于更好地发展中国
本书包括《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和《朱光潜谈修养》两部分内容。分别写于朱光潜的青年和中年时期,《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写于作者留学英国期间,以“给一个中学生的十二封信”为题,分期发表在1926年11月至1928年3月的《一般》杂志上,1929年3月辑成一书,由开明书店出版。它以青年们所正在关心或应该关心的事项为话题,谈读书、谈
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案例
“流金百年·中国儿童文学必读”丛书汇聚现当代文学名家的儿童文学精品,每本书均设有“点评”栏目,这里有关于写作手法、遣词造句等的说明,对那些值得称道的画龙点睛之笔,提醒小读者多加留意,对写作能力的提升会有较大的帮助。《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是朱光潜先生的文章合集。书中汇集了作者的人生经验和思考,围绕着青少年关注的阅读、写作、
《中国儿童发展报告2020》是由中国儿童中心组织研究机构专家、高校学者和政府研究人员撰写的第三本儿童蓝皮书。本书从儿童的营养健康、基础教育、社会福利和法律保护等方面呈现中国儿童发展的总体状况。儿童是人口的重要构成,儿童的生存和发展状况,关乎千千万万家庭的幸福,关乎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的前途命运。党和政府一贯高度重视儿童发
本书从人们尚未重视的组织功能视角入手,探究青年社会组织功能对青年群体、青年社会组织自身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价值,试图通过青年社会组织功能规律的探究来解决目前政府、社会和青年群体对青年社会组织发展的困惑。正是缘于此,本研究从社会组织、组织功能、青年组织、青年社会组织功能的基本理论入手,寻找理论和实践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