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尔斯的《正义论》是西方政治哲学领域划时代的著作,《正义论》出版之前,统领西方政治哲学的主流理论是效用注意(功利主义),而《正义论》的出版改变了这一格局,革新了政治哲学话语本身。在罗尔斯之后,许多政治哲学家,即使不同意罗尔斯的观点,其讨论也无法完全回避《正义论》的范畴。而本书则为这本艰深的重量级文本提供了一份入门概览。
《论确定性》是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手稿,是他在一生最后18个月中对知识和确实性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的结果,实际上是他这一时期哲学思考过程的记录,读起来就像是作者的思想独白。每则笔记只是按日期把当时的思想记下来,前后顺序并没有照主题重新加以整理和安排。这是一位大思想家以全新的眼光探讨知识和确实性这些最困难的认识论问题的思想
玛莎·努斯鲍姆作为当代政治哲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代表人物,国内外学术界对其理论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其正义的能力理论主要来源于亚里士多德式的“人”的观念与阿玛蒂亚·森的“能力路径”。为了追求一种值得过的有尊严的生活,努斯鲍姆从诗性正义走向能力正义,并以此展开对罗尔斯式正义理论的回应与推进,分别在残障人士、跨国正义与非人类动
本书是当代德国乃至欧陆最为重要的哲学家之一彼德·斯洛特戴克聚焦“实践”这一话题的理论作品。在本书中,作者继续从实践的角度来看待科学和科学家的行动。在他看来,科学是一种借助科学生产的实践过程将科学家本人带入的方式。这一过程始于柏拉图对他的雅典老师的叙述:他承受着强烈的内心独白的痛苦,这使他干脆在某个地方停下来。因此,最初
本书创新性地构建了一个技术能力层次模型,用中国哲学中的"术、法、道”概念分别代表技术硬实力、技术架构力和技术领导力,深入剖析了技术人全面发展的框架,清晰揭示了技术人成长的关键路径:从提升个人技能到培养团队领导力,从解决技术问题到推动业务创新。书中不仅包含如编写代码、编写系统分析文档、定义接口契约、实现领域建模、应用分布
《清华西方哲学研究》(TsinghuaStudiesinWesternPhilosophy)以辑刊的形式每年出版两辑(每年6月底出版夏季号、12月底出版冬季号),每辑30-40万字,接受海内外学者在西方哲学各个学科领域内的历史性或系统性研究的或以中西哲学会通为主题的高质量专题学术论文(10000-15000字,编辑许可
本书是法国著名哲学家雅克·德里达的重要代表作之一,是一部探讨艺术、哲学和真理之间关系的著作。作者运用后现代主义和解构主义的理论,对艺术作品的固定意义进行质疑,强调了作品的多义性和开放性,分析了语言和图像在艺术表达中的作用,以及它们如何相互影响。德里达还与其他哲学家,如马丁·海德格尔的对话,探讨了他们对艺术和真理的不同理
世界是有声与有色的,声音与颜色是这个世界的基本要素。古典时期的自然人类首先对声色做了形而上学的沉思,进而在近代欧洲,牛顿等物理学家发展了声色科学,对颜色与声音做了科学的-物理的还原主义或简化主义的处理。虽然也有歌德等文艺人物的不同声音,但声色问题依然成谜,在今天的数字技术时代里更成急难之事。有鉴于此,本书前两章分别讨论
本书系孙周兴“未来哲学系列”之一。本书尝试在“技术统治”主题下探讨现代技术之本质及其效应,区分“自然人类文明”与“技术人类文明”,“自然人类生活世界”与“技术人类生活世界”,以及相应的两种统治方式,即“政治统治”与“技术统治”,并且借助海德格尔的技术之思,提出“技术命运论”,以之作为技术统治时代的思想策略和生存策略。作
本书专题讨论马克思、尼采、海德格尔三位德国大哲指向未来的哲思,故立名为《未来的启思》。作者认为,在技术工业启动不久的19世纪中期,马克思就已经敏锐地洞察到了一个文明大变局,即自然人类文明及其精神表达系统的颓败以及技术统治时代新文明的形成。稍后尼采提出虚无主义断言,并且以“权力意志”和“永恒轮回”之说重建形而上学,即他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