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南奏议》明代张瓒等人撰,两卷,明嘉靖刻本。四库提要为:“不著撰人名氏。嘉靖中,安南莫登庸篡国,国主之孙黎宁,遣其臣郑惟僚等赴京告难,乞兴师问罪。廷议请讨之,众论不一,已而中罢。至十七年,诏申前议,以咸宁侯仇鸾总督军务,兵部尚书毛伯温为参赞,克日进师。而两广总督张经上疏,颇以为难。兵部不能决,奏请廷议。议上,帝责诸臣不能协心谋国,复罢不行,而留鸾、伯温别用。是书所载,乃兵部尚书张瓒等会题疏稿及所奉诏旨也。”
《皇明驭倭录(四)》为《皇明驭倭录》第四集,辑卷八至卷九附略二卷寄語略一卷。《皇明驭倭录》明代王士骐撰,九卷附略二卷寄語略一卷,明万历刻本。《皇明驭倭录》全书采用编年体,前九卷辑录了洪武二年(1369)到隆庆六年(1572)有关倭寇的诏令、奏议、记事等。嘉靖朝尤为详细。而附略卷一则是辑录了《后汉书》、《三国志·魏书》、《晋书》、《宋书》、《齐书》、《梁书》、《新唐书》、《旧唐书》、《元史》等到明朝为止所修正史当中提到的日本情况。附略卷二辑录的内容有些繁杂,包含了送别日本留学生晁衡的唐诗文七篇,与
本书考证研究衡阳古代著述,书中的衡阳对应的是现今衡阳市管辖的地域,县对应的是中华民国建立之前的封建社会的旧县名,暂时无法核查对应到现今的县市区。
从传说时代到春秋战国,从秦国统一到三国争霸,从魏晋时期到隋唐两宋,从元明清朝到民国北伐。史学名家汤芸畦以人物和事件为主线,用讲故事的方式为孩子讲述中国历史,将原本枯燥单调的课本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平易近人,使本书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让孩子在轻松的阅读中了解五千年中国史,培养他们对历史的兴趣,奠定历史知识方面的基础,锻炼思维,开拓眼界,培养格局。
本书为作者在南开大学所作的博士论文。奕劻作为晚清的权臣、重臣,执掌内政权柄八年之久。全书以奕劻为研究视角,对晚清政局进行研究,论述晚清内忧外患大背景下,奕劻担任机构要职期间的行为与表现,监察御史以及社会各界对奕劻的弹劾与态度,揭示晚清制度与社会的双重面向,并论述世人眼中奕劻的形象特征。全书上编主要以御史蒋式瑆、赵启霖、江春霖弹劾奕劻为中心,论述弹劾案的源起、经过和结果,分析弹劾奕劻失败的原因及晚清的政治状况,并论述政坛“不倒翁”奕劻的成长经历、性格特点、为政之道等;下编主要论述奕劻对晚清政局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