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纷呈,医学流派争鸣;儒学是阐发国学特色的场域,中医则为弘扬国粹精华的基石,儒与医的原始意涵虽有迥异,但二者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却彼此交融,在“儒”为百业之先,“医”为诊疗之首的中国古代,崇儒尚医是为正途。儒医文脉此一主题既有类属中医思想史的历史面相,同时也包含儒学思想史的文化关怀。本书共分九章,外涵导言、结语与后记,第一章、第九章为正本与清源,其余篇章为传释与汇融。内容主要以儒医文脉的源流理念作为研究进路,循迹中国文化思想史的脉络为后设图景,立足其内蕴的医理与义理,通过耕犁儒医
本书通过年谱这一形式,对中共一大代表李汉俊从1890至1927年三十七年间的个人活动及思想发展进行全面梳理和呈现,以可信的历史材料再现李汉俊为改造中国社会、复兴中华民族矢志奋斗的一生,揭示其始终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积极投身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远见卓识以及勇于牺牲的高尚思想情操。本书的编写旨在帮助读者进一步理解李汉俊的革命活动及历史功绩,同时为学界同仁、广大党员提供研究和学习便利。本书正谱内容包括李汉俊学习工作经历、社会活动、人际交往、著述演说等,对其重要活动如传播马克思主义、参与创建中国共产党、开
一本古典音乐启蒙书,从简单有趣的故事到专业内容,古典音乐不再晦涩难懂,谁都可以轻松阅读。本书根据不同的音乐思潮编写而成,分别介绍了巴洛克时期、古典时期、浪漫时期和印象主义时期以及俄国最有名的三位音乐家,如果你希望了解音乐的历史,可以按顺序阅读,根据音乐趋势感受不同时期古典音乐的变化,也可以按照主题,先阅读喜欢的作曲家的章节,这样能更有趣味地享受作曲家的故事。书里包含了18个作曲家的出生年份、国家、他们的家庭状况、家族史以及爱情故事等等,除了音乐本身之外的故事也很有趣。
本书选择了对中国友好的非华裔汉学家进行介绍,其来源国尽可能覆盖各大洲的国家;重点介绍文史哲领域的汉学家,兼顾其他领域。拟选取12位世界著名汉学家进行介绍,共计12章,每章内容包括汉学家生平简介、汉学家的汉学之路、汉学家主要成就、相关中国文化旨要以及汉学家经典书目推荐。鉴于各位汉学家所处的时代局限性和文化差异,其个别观点有可能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误读,但他们的研究成果依然能够为当代中国文学研究提供启示和借鉴。
在传统的文学婚姻中,丈夫常享有盛名,而妻子则沦为脚注。她们是丈夫作品的第一审阅人,也是丈夫不忠的承受者。她们是家庭生活的照料者,也是丈夫创作事业的得力助手,她们是发光发热的独立个体,更是文学史上不可磨灭的印记。她们需要一种独特的刚毅来面对婚姻中的琐碎与不如意,甚至是需要做出牺牲来满足丈夫的超常需求。 作者卡梅拉·丘拉鲁透过叙述艺文界的五段婚姻:英国雕塑家乌娜?乔布里琪和英国诗人瑞克里芙?霍尔;意大利小说家艾尔莎?莫兰黛和阿尔贝托?莫拉维亚;美国作家依琳?邓蒂和英国戏剧评论家肯尼斯?
“海上谈艺录”丛书的一种。传主吴宗锡是新中国评弹的建设者和开拓者。全书分为“艺术评传”和“艺术访谈”两大部分。“艺术评传”主要讲述了“半路出家”的传主求学和从艺经历,以及如何成为一名戏曲干部,领导新中国评弹的“整旧”和“创新”,并取得辉煌的成果。“艺术访谈”以作者和传主这对老友对话的形式,对传主鲐背人生进行了回顾和总结。
阿布拉莫维奇工作室的艺术总监马林向25位先锋女性提出了同一个问题:能否为您创作肖像? 为了更透彻地了解她们,他开展了一系列访谈,以理解她们毕生的创作。 她们谈论艺术、美、欲望、痛苦、成功、名声、羞耻、死亡、性、反叛、灵性、种族、遗产、宗教…… 她们是导演、设计师、演员、歌手、画家、摄影师、雕塑家……她们是行动者。她们是艺术家。 打破边界的艺术家。改变规则的艺术家。为其他艺术家开辟道路的艺术家。将与未来几代人产生共鸣的艺术家。 她们在塑造
本书凝结了贾英华多年从事人物传记创作的经验和教训,他以自己著述为例,探讨了对于人物传记的多种撰写方式,归纳了人物传记的十种开头、八种不同的结尾方式。对如何撰写素无谋面的历史人物传记,建议从六方面八种途径搜集史料,提出了刻画人物的七个诀窍,还对于如何处理重大历史人物评价,提出三种处理方法。作者剖析历史人物传记、现代人物传记、家谱、自传、回忆录、口述自传等行文模式,将自己全面的研究人物传记写作心得毫无保留的奉献给读者。
本书记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五大书记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同志在青少年时代读书学习的丰富经历,阐述了他们在读书求学中的学习方法、学习心得、学习经验,共包括“润泽东方”“海量宽宏”“卫华保黄”“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永不消失的驼铃”五大部分。本书从他们的家乡故居收集和采写了大量原始资料,并得到相关纪念馆的大力支持。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故事能够给人以启迪,进一步激励人们尤其是青少年认真读书学习,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画框中的女性》通过分析西方艺术史中的经典作品,以及时尚摄影、广告和社交媒体中塑造的广为人知的形象,对女性角色所受到的限制和这些形象带来的女性刻板印象和社会约束进行了探讨。 作者凯瑟琳·麦科马克在揭示这些刻板印象的同时,为读者展示了大量来自女性艺术家的作品,例如莫里索、林戈尔德、莱西和沃克,这些作品既填补了大众认知中女性艺术家作品的空白,也为读者提供了探索女性的身份、性别、种族和权力的一种更加开阔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