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让自己变得更有内涵:提高文学修养的29本书
发布者:网上馆配会 发布时间:2014/6/4
文学修养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而提高文学修养的最直接,最好的捷径,就是多读书。胡耀邦同志曾经说过,文学素养的提高就如同爬山一样,只要用心、努力, 坚持不懈, 就会登上文学之巅。今天荐书堂就为大家准备了40本可以提高个人文学文学修养的书,希望大家都能通过读书登上文学之巅。
1.《文学回忆录》 木心
2.《月亮和六便士》 毛姆
3.《源泉》 安兰德
每一代人中,只有少数人能完全理解和完全实现人类的才能,而其余的人都背叛了它。不过这并不重要。正是这极少数人将人类推向前进,而且使生命具有了意义。 4.《2666》 波拉尼奥
★最独一无二的波拉尼奥式阅读体验;长篇小说的里程碑 ★美国全国书评人协会最佳小说奖;《纽约时报》年度十佳图书之首;《时代》周刊年度最佳小说;25年来百部最佳西语小说 5.《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卡尔维诺 ![]() 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在马尔堡市郊外,从陡壁悬崖上探出身躯,不怕寒风,不怕眩晕,望着黑沉沉的下面。在线条交织的网中,在线条交叉的网中,在月光照耀的落叶上,在空墓穴的周围,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6.《国王鞠躬国王杀人》赫塔·米勒
作者的修辞功底很好。她的书名都很带劲,《一颗热土豆是一张温馨的床》、《人是世上的大野鸡》…… 7.《西夏旅馆》骆以军
《西夏旅馆(套装上下册)》是台湾中生代小说家骆以军迄今为止最为重要的作品,作者写作期间曾三度遭受忧郁症侵袭,最终耗时四年,倾力写就一部关于异族人、变形者的创伤与救赎、离散与追寻的疯癫、妖艳之书。
8.《羞耻》萨尔曼·拉什迪
作者以复杂的人物与虚实交错的情节,铺陈了一部似真似假的历史闹剧。
9.《巴黎评论》作家访谈集
作家访谈是美国著名文学杂志《巴黎评论》最持久也最著名的特色栏目。本书收入了《巴黎评论》对杜鲁门·卡波蒂、欧内斯特·海明威、亨利·米勒、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杰克·凯鲁亚克等共16位著名作家的访谈。
10.《上课记》王小妮 ![]() 这是一本难得一见的“教后感”结集,它记录了来自城市、更来自农村的“90后”一代大学生彷徨、躁动又不失纯真的日常生活和思考。其中不仅收录了2006至2010这五年间,王小妮在海南大学人文学院开设影视写作课程期间的教学笔记,还摘选了部分学生作业和邮件。作为一位诗人,王小妮有更为敏锐的心思,去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种种经验,也耐心观察着年轻学生们的精神和思考状态。
11.《爱情没那么美好》布里吉特·吉罗
直到故事终了,我们才发觉——爱情被高估了,其实没那么美好。 12.《巨流河》齐邦媛
13.《上帝是个不合格的药剂师》韩松落
14.《十年一觉电影梦》: 李安传
《十年一觉电影梦》是导演李安以第一人称口述的方式,讲述自己电影生涯第一个十年的追梦历程。这不仅是一个坚持“理想不死”的电影人的成长告白,更是一部探究“如何面对磨难和荣耀”的自我对话。 15.《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伊恩·麦克尤恩
《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麦克尤恩作品)(精)》 作者伊恩·麦克尤恩擅长以冷静细腻的笔触打磨幽暗 题材,赋予其精妙无双的质感。
16.《乡关何处》土家野夫
许多年来,我问过无数人的故乡何在,大多都不知所云。故乡于很多人来说,是必须要扔掉的裹脚布;仿佛不遗忘,他们便难以飞得更高走得更远。而我,若干年来却像一个遗老,总是沉浸在往事的泥淖中,在诗酒猖狂之余,常常失魂落魄地站成了一段乡愁。 在野夫的笔下,母亲、外婆、大伯、瞎子哥等亲朋好友,仿佛就这么站在你面前,将他们的故事幽幽道来。除了能读到他们个人或悲惨或传奇的经历,你还会看到这几十年来大背景下的变革和变迁。 17.《旧山河》刀尔登
《旧山河》是刀尔登的历史文化随笔集, 以另类的視角和犀利的笔触, 重写历史中的各色人物和轶事, 见人之所未见, 引领读者去思考中国几千年的文明给中国历史、给国人,乃至对当下带来的影响。 18.《看见》柴静
本书是知名记者和主持人柴静讲述央视十年历程的自传性作品, 既是柴静个人的成长告白书, 某种程度上亦可视作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内容包括非典、汶川地震、北京奥运、华南虎照事件、药家鑫事件等。
19.《冷记忆》波德里亚
正如灰尘是所有浮雕受侵蚀生成的东西,现实是所有制度衰落后遗留下来的东西。 20.《纯真博物馆》帕慕克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写的言情小说。 1.帕慕克为写本书,确曾走访全球各大小博物馆,且“泡馆”颇有瘾。 2.该博物馆确会存在。帕慕克多年前曾在伊斯坦布尔购置一处房产,所在地正是书中所写芙颂家的住址——楚库尔主麻的达尔戈奇•契柯玛泽街24号。此地会以本书命名并改建为特色博物馆,藏品主要反映伊斯坦布尔当地的文化和城市生活。21.《像我这样笨拙地生活》廖一梅
22.《四喜忧国》张大春 ![]() 本书列为亚洲周刊“二十世纪中文小说100强”《叫喜忧国》和<公寓导游》为张大春短篇小说集,收录了张大春最具代表性的短篇创作。这些小说多发表于八十年代,震撼了当吋的台湾文坛,是张大春最初的小说经典。简体字版重新编目。包括了获幼狮文艺小说优胜奖的《悬荡》、获第一届时报文学小说优等奖的《鸡翎图》、“时报文学奖”五位评审一致高票推崇的《将军碑》、忧国的外省荣民写下《告全国军民同胞书》的《四喜忧国》等十三个短篇。 23.《观念的水位》刘瑜
作为国内公共领域最重要的声音之一,刘瑜的文字向来拥趸众多,之前的作品更多关注美国民主,与中国相关度不高。而《观念的水位》更多关注东亚、中东欧、南美洲以及非洲国家的政治与民主化,比如英国、俄罗斯、委内瑞拉、赞比亚等,这些国家的民主化进程参差不齐,而很多情况与现今中国有较强的可比性,这无疑让这本书更生动,更接地气。 24.《我读》系列 梁文道
25.《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 周濂
这本集子中很多对于时政和文化的见解挺有意思。在《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中,周濂想告诉我们,在一个乌烟瘴气的喧嚣迷茫时代,在一个颠倒是非的时代里生活,个体性的痛楚可想而知,除非你放弃自身的价值标准,与这个肮脏的时代握手言和,或者闭上眼睛装睡。可是即使是在外部环境非常糟糕的情况下,一个人依然可以选择过一种合乎德性的生活,并以此来安排自己的日常生活,依然可以选择不止做个“好人”,还可以做个“好公民”。 26.《环保的暴力》 (捷克)瓦茨拉夫·克劳斯(Vaclav Klaus)
环保是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环保也可能是一种暴力。这本书提供了另一种观点。 本书一反当今世界主流的变暖灾难论调,从经济学角度出发,冷静客观地重新分析了全球变暖现实和抵御变暖的措施问题。同时以政治家特有的洞察力,犀利而敏锐地指出环保主义是一种变异的专制主义意识形态,其本质依然在于干涉人类的自由和发展。 27.《虚拟的历史》 (英) 尼尔·弗格森 ![]() 美国独立战争、纳粹德国的兴衰、“二战”爆发、苏联成立和解体, 这些重大事件的发生和发展, 是有规律可循, 还是完全的偶然? 本书首次以新颖的反事实假设深入人类历程, 带领读者重新思考历史决定论。本书中以严谨的逻辑, 对一系列主要发生在20世纪的转折性事件进行了推演, 想象这些事件的另一种可能, 引导读者去探究: 假如重大事件发生了变化, 历史又会是什么模样。 28.《思想与乡愁》崔卫平
29.《政治秩序的起源》 弗朗西斯·福山
本书把对政治秩序的探讨向前延伸到人类的灵长目祖先,然后依次讲述人类部落社会的出现,第一个现代国家在中国的生长,法治在印度和中东的开始,一直到法国大革命前夕问责制政府在欧洲的发展。本书是一次严密的尝试,力图通过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形成对人类历史的概览。
上一条:音乐鬼才张洪量新书《黄书》和阅读独家首发 下一条:北大社十本最具影响力好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