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一觉电影梦》是导演李安以第一人称口述的方式,讲述自己电影生涯第一个十年的追梦历程。这不仅是一个坚持“理想不死”的电影人的成长告白,更是一部探究“如何面对磨难和荣耀”的自我对话。
美国《时代》周刊说,李安荣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艺术与娱乐人士”,当之无愧。
张艺谋说,在东西方世界里游刃有余地行走的导演,恐怕华语影坛里只有李安一人。
陈文茜说,李安终于跃上顶峰,成了东西方电影世界没有人可以忽视的导演。
站在荣耀的巅峰,李安却通过《十年一觉电影梦》告诉所有人,他眼中的自己,是“一个没用的人”:
他,两次高考落榜,却意外步入舞台生涯;
他,在纽约名校高分毕业后,遭遇“毕业即失业”;
他,在美国煮饭、带孩子,做全职“家庭煮夫”,整整六年;
人往四十岁走,他才华满腹,却只能在剧组守夜看器材,扛沙袋,做苦力。他“不好意思再谈什么理想”,却不知理想已深埋心底。
李安活得很明白。他说,我真的只会当导演,做其他事都不灵光。
《十年一觉电影梦》,讲述一个导演的自我修养。
李安特别审订并唯一授权传记 特别收录李安与柴静、陈文茜对谈《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李安唯一一次出镜剧照首次曝光 做电影二十年,以我现在的成绩,我就是再拍十年烂片,还会有人找我拍电影。可是对于观众,对于期待你的人,要有一个交代。这是你作为一个有天分的人,欠观众的一个人情。 ——李安 2010年,据民调显示,最受台湾民众信任的名人,排在第三名的,是李安。 2012年,美国《娱乐周刊》评选出全球25位仍在坚持拍电影的“最伟大导演”,唯一上榜的华人导演,是李安。 站在荣耀的巅峰,李安没有食言,他珍惜自己的天分,他没有拍烂片。2013年,他交出了《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这样一部近乎“神作”的作品,并借此片获得第85届奥斯卡最佳导演等4项大奖。他还了观众一个人情,却欠下观众一个更大的人情。 用李安的话说,“拍电影是个很真切的体验,里面有着我多少的挣扎”。 “它是一种颠倒众生、真情流露的做作。” “它是我的青冥剑,是我心里的玉娇龙,是我心底深处那个自作多情的小魔鬼。” “它是我企图自圆其说所留下的一笔口供。” “它是我想要了解这个世界的一点努力。” 《十年一觉电影梦》,讲述一个导演的自我修养。易中天中华正史:《祖先》《国家》电子书免费抢先看>>最新电子畅销书《金刚经修心课:不焦虑的活法》,仅在@当当网>>
简体中文版序
李安
这本书记述了我电影生涯前十年的第一个大高潮,感觉上,《卧虎藏龙》真是一个阶段的总结,一切并非故意,而是自然发展的结果,如今看来,还真是“十年一觉电影梦”!
打从入行起,每做一部片子,纵使翻江倒海,我也就拍了;之后去宣传,都得说说我当初拍片的冲动。其实就算片子拍完,我仍有许多地方不明所以,我比较老实,人家一问,我会想要讲清楚,每逢不通之处、又得自圆其说时,总觉得自己好像是闯了祸,拍完片后又自陷重围。由于张靓蓓的邀约,出这本书,等于帮我将那些隐藏在旮旮角角的困惑再次翻出,去理清楚、连起来。我重回往日时光,一趟反省下来,好像真是到了一个阶段。
之前拍片我闷着头往前冲,到了《卧虎藏龙》,我启动各方资源,回笼去做创新,又往前闯出一个更大的世界。人也跟着迈入中年,心情开始转变,我也不自觉地透过拍片往自我解剖的路上走。
我常自问,为什么从第五部片子《冰风暴》开始,我每部片子的结局都带有“死亡”的因素,一开张我拍了四部喜剧,《理性与感性》拍完,我一直回不去喜剧,想也找不着题材,可能因为我的显性已经表现够了。《冰风暴》起,我开始有兴趣摸索隐性部分,碰触潜意识里一些无法掌控的领域,如此才能摸到新鲜的东西,才有那种处子感。寻求刺激,让我持续处于亢奋状态,也折磨着我的身心;但这股亢奋,又支撑我度过身体的不适。长期下来,精神、肉体几乎难以承受,老感觉是在“解构”自己。久而久之,在我的电影里,结尾都以悲剧收场、以死亡终结,似乎要追求到某种美感才能结束,《色,戒》也是一样,走向死亡,成了我电影中主角的宿命,包括活着的人(易先生、俞秀莲、罗小虎等)也要去体会逝者(王佳芝、李慕白、玉娇龙等)的滋味。我是不是在追求一种绝对值,也在满足一种求死欲望?对我来说,创作欲好像不是求生,而是求死,是自我解构的一个演化过程,当你冒险追求绝对值时,经常处于临界点上,如履薄冰,兴奋感与危机感共生,求生与求死并存。
我是一个心智与身体都较晚熟的人,个性比较温和、压抑,因为晚熟,所以我很多的童心玩性、青少年的叛逆、成年对浪漫的追求,以及我的提早老化,其实是一起来的。就在自觉比较成熟时,我年轻时该发生又不发生的事,突然在我中年危机、身体开始往下掉的时候,就这样都冲撞上来。
打从《卧虎藏龙》起直到现在,我都在经历这些。拍《卧虎藏龙》时,我正和刚冒起的中年危机感搏斗,还不承认,还在尽使少年的那股傻劲蛮力;及至《绿巨人浩克》(Hulk),我更是一头栽入,好像要把剩下的半条命也拼掉似的。《卧虎藏龙》规模甚大,又有很多我不解之处,且引发出许多文化现象,依我原来的个性,应会稍事收敛,但我反而更拼命;拍《绿巨人浩克》时,我更直接面对好莱坞的商业与制作机制、挑战电脑动画、碰触美学领域,进而摸索我心底的不安、父子间的紧张,触摸死亡与创作的关系。我觉得体内好像有个什么东西硬要蹦开,我也不自觉地以暴力的方式去表达出来!
拍完《绿巨人浩克》,我才真的认命,人到中年,岁月不饶人,以前身体根本无须考虑,如今还要去与它共存。《绿巨人浩克》之后,我身心俱疲,很想就此收手;可是不拍电影,整个人又很沮丧。就在父亲首次鼓励我继续拍片时,我决定拍《断背山》,其实动机也很单纯,我就是想用它来休养生息。拍摄时,我尽量不多想、不动气,人虽没什么力气,但还是很投入,每天按部就班,把该拍的拍完,拍法感觉和拍《推手》时差不多。拍摄当中,我曾因为疲累想停拍,面对演员偶尔也会想: 干吗要这么挤榨他?这是前所未有的念头。拍完《断背山》,整个人也养了过来,五年来困扰我的病痛,也逐渐控制下来。有人说,《断背山》有种自然天成的味道。我想,如果不是《卧虎藏龙》及《绿巨人浩克》耗尽一切,《断背山》也不会拍得这么松活。我别无他意,没想到它会引发出这般回响,至今依然余波荡漾;更没想到是它带着我跨越过一个阶段。到了《色,戒》,我的精神又来了,挣扎奋斗的着力点也不同了。
七年来,我变了,外在的世界也变了。《卧虎藏龙》时,我第一次来大陆拍片,谁知道在外面转了一圈,如今又回大陆来拍《色,戒》。这七年里,大陆各方面变得很多。想起《卧虎藏龙》时,我带着大陆电影工作人员开始与世界影坛接轨;到现在,他们真的接了,现场工作时,不论事情大小,人人都有自己的一套,很顺溜、很舒服。《色,戒》的戏份本来计划香港、大陆各占一半,后来一些香港的戏,都移到大陆来拍了。
这些年来,我也陆续感受到《十年一觉电影梦》的回响。记得2002 年这本书繁体版出版前,张靓蓓约我给书写序,当时我比较担心解析自己是否会引起反感。出书以来,一开始虽不很热络,但慢慢有许多反应回来,感觉很善意、很温馨。这本书道出了很多我们这一代成长的一个心声,书中电影部分虽着墨不少,但回响最多的则是社会意义,是对我们这个年代的共鸣!
我觉得台湾外省人在中国历史上是个比较特殊的文化现象,对于中原文化,他有一种延续,大陆是个新发展,香港又是另一回事。由于《色,戒》是个年代剧(period pieces),是四十年代的东西,所以我是从我的文化背景出发,间接来做诠释、表达。这次让我觉得,好似离散多年的“旧时王谢”,如今归来,似曾相识,大陆也好奇台湾的发展。许多年来,我们在台湾承继了文化中国的古典养分,同时也吸收美、欧、日等各地涌入的现代文化,多种元素混杂变化,但都在一个较为渐进的形式下进行,个中带有一种舒缓、亲切的特质。就在彼此交流当中,我感受到,对于文化中国的古典传承,大陆是相当在乎,双方有许多共鸣。因为这本书,我结了很多善缘,当初答应张靓蓓,我是想从我文化根源的角度发声,所以书中不论我受访说话或她写作询问时所用的语词、口气等各方面,均立足台湾,就因为我们都是在这个文化教养下成长的一代;也因为这个文化到了我们这一代以后,已然渐行渐远,现今若不留点鸿爪,日后想要按图索骥,怕也难寻!就算为文化传承尽点心意吧,这本书或可作为中原文化在台湾发展的一个线索。
现在年龄渐长,我总有个感觉,这几年来,不论拍片、讲话或写文章,越来越说不出个道理来,我可以拉里拉杂地接受访问,但要我理出个所以然来,一方面力不从心,一方面也不愿意。其实到《卧虎藏龙》那个阶段,我也是东讲西讲,支离破碎,许多东西还想不通,也没有深思,如今回想,其实很多东西是张靓蓓帮我理出头绪、言之成理的。就因为写这本书,她常会追问,她觉得不通,也不愿意笔下糊涂带过,就问我,逼着我要去想,事实上那段时间里我想通了很多东西。其实这本书有个特点,它不神秘,我们从头道来,蛮老实的,因而结了很多善缘,这和书的内容与我们两个的态度有些关系。我们有这样一本书出来,对我是一番自省,真的很值得,我要谢谢她!
书里蛮完整地表达了我至《卧虎藏龙》阶段的整体经验,其中有传统的东西,也有地域性的东西。如今在大陆首度出版,正好是我从《卧虎藏龙》起绕了一圈,又回大陆;再拍《色,戒》时,情况已经不太一样了。我来大陆再拍华语片,书也在这时候出版,我想,
是有一些意义的!
2007 年7 月28 日
张靓蓓,原籍山东省桓台县,出生于高雄县左营,成长于台中县梧栖。辅仁大学大众传播系毕业,美国佐治亚大学视听传播硕士。
曾任:《中国时报》主任记者,台北市立美术馆编辑,辅仁大学大传系、东海大学美术系讲师,纪录片《无米乐》及“全景映像季:《生命》、《部落之音》、《梅子的滋味》、《天下第一家》”媒体总监。
现任: 财团法人国家电影资料馆馆长,并持续写作。
著有:《凝望?时代:穿越悲情城市二十年》、《声色盒子:音效大师杜笃之的电影路》、《电影灵魂深度的沟通者:廖庆松》、《不见不散:蔡明亮与李康生》、《梦想的定格:十位跃上世界影坛的华人导演》、《十年一觉电影梦:李安传》等书。
主编:《边缘视角:吴其谚文集》。
译有:《再见楚浮》、《大都会博物馆美术全集:埃及和古代近东》、《大英视觉艺术百科全书》等。
李安(AngLee),1954年10月23日生于台湾屏东潮州,祖籍江西。自幼生长在书香门第,父亲是一所中学的校长,治家严格,颇有古风。
1975年毕业于台湾“国立艺专”戏剧电影系,1978年赴美留学,获伊利诺斯大学戏剧系学士学位,纽约大学电影制作硕士学位。
张靓蓓,原籍山东省桓台县,出生于高雄县左营,成长于台中县梧栖。辅仁大学大众传播系毕业,美国佐治亚大学视听传播硕士。
曾任:《中国时报》主任记者,台北市立美术馆编辑,辅仁大学大传系、东海大学美术系讲师,纪录片《无米乐》及“全景映像季:《生命》、《部落之音》、《梅子的滋味》、《天下第一家》”媒体总监。
现任: 财团法人国家电影资料馆馆长,并持续写作。
著有:《凝望?时代:穿越悲情城市二十年》、《声色盒子:音效大师杜笃之的电影路》、《电影灵魂深度的沟通者:廖庆松》、《不见不散:蔡明亮与李康生》、《梦想的定格:十位跃上世界影坛的华人导演》、《十年一觉电影梦:李安传》等书。
主编:《边缘视角:吴其谚文集》。
译有:《再见楚浮》、《大都会博物馆美术全集:埃及和古代近东》、《大英视觉艺术百科全书》等。
李安(AngLee),1954年10月23日生于台湾屏东潮州,祖籍江西。自幼生长在书香门第,父亲是一所中学的校长,治家严格,颇有古风。
1975年毕业于台湾“国立艺专”戏剧电影系,1978年赴美留学,获伊利诺斯大学戏剧系学士学位,纽约大学电影制作硕士学位。
1984年以纽约大学电影研究所第一名毕业后,因未得拍片机会而在家带小孩六年,直到1991年,台湾的中央电影公司找他拍摄《推手》一片,方才一举成名。
此后一发不可收拾,他在“东西方世界里游刃有余地行走”,除了拍出《推手》、《喜宴》、《饮食男女》、《卧虎藏龙》、《色?戒》等华语片外,也派出了《理性与感性》等英语片,同时还拍摄了《冰风暴》、《与魔鬼共骑》、《绿巨人》等商业片,取得三金人、四金球、双金熊、双金狮的惊人获奖战绩。
2013年,凭《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夺奥斯卡最佳导演等4项大奖。
简体中文版序/李安
繁体中文版序/李安
“知”之喜悦/张靓蓓
种树记/张靓蓓
童年往事
电影梦 生命
推手
喜宴
饮食男女
理性与感性
冰风暴
与魔鬼共骑
卧虎藏龙
奥斯卡
电影梦
简体中文版序/李安
繁体中文版序/李安
“知”之喜悦/张靓蓓
种树记/张靓蓓
童年往事
电影梦 生命
推手
喜宴
饮食男女
理性与感性
冰风暴
与魔鬼共骑
卧虎藏龙
奥斯卡
电影梦
李安导演作品年表
窝居的六年
1985年2月,我把所有东西打包成八个纸箱,准备回台发展。就在行李被运往港口的前一晚,我的毕业作《分界线》在纽约大学影展中得了最佳影片与最佳导演两个奖,当晚美国三大经纪公司之一的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es Agency)的经纪人当场要与我签约,说我在美国极有发展,要我留下来试试。
当时太太惠嘉还在伊利诺伊念博士,带着一岁不到的阿猫(李涵),学位还差半年就拿到。
我想:孩子还小,太太学位还没拿到,也好,在美国再待一阵子陪陪他们,也试试运气。经纪人当时极力捧我:“你将来在美国没问题的,若有人认为你是中国人有问题,那是他们的问题。”捧到我没有抵抗力,觉得好像是真的,当然后来成真,但当时谁晓得。
1986年1月,惠嘉毕业后找到工作,从伊利诺伊搬来纽约郊区同住,刚开始的半年,她真的很难过,都不想活了。不过后来她好像也想开了,家里只要过得去就好。
同一年我与乔尔?罗斯(Joel Rose)合写了个剧本《不是迷信》(Is not Superstition),也开始到好莱坞去试试,两个礼拜跑了三十多家公司。他们都是看了我的《分界线》,然后一直吹捧,令我觉得充满了希望。有人建议剧本的某部分得加以修改,两个月后再去,又要再改,就这样来来回回,都没有付费。
在美国攻读电影的人都尝过写英文剧本的苦头,那几年,我主要做的就是发展剧本的工作:自己写的,找美国编剧润饰、合作的剧本就有好几个;别人的剧本,请我以导演身份改写的,也有几个;自己的构想,找美国作家写的,也有几个。
这些剧本的初稿,若有人喜欢,就叫你改写,三番五次地修稿,这样一两年耗下去,不是无疾而终,就是继续发展,预算从美金六十万到七百万不等,这是美国所谓的企划炼狱(development hell)。据说平均一个本子从初稿到开拍要缠斗五年,那还是指千万分之一顺利拍成的剧本。
那时期每隔一阵子,就有人说,看到我的学生片,很棒,我们来谈谈怎么合作吧!因为经纪人会把学生片拷贝一大堆,送到各公司去推销。
就这样,一个计划不成,另一个计划又来了,总有几个在进行,所以老不死心,人像是悬在半空中。
直到1990年暑假完全绝望,计划全部死光,锐气磨尽,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要不要回台湾?老是举棋不定,台湾电影那时也不景气。
1980年初,台湾新电影崛起,但后来受到商业考验,开始消沉。这段期间我跟“中影” 洽谈过,企划小野、吴念真虽然好意热心,但讲话都很低调:“没什么希望!”当时真是一筹莫展。有时惠嘉看到我精神上有点吃不下来,就会带我出去吃个饭,那时我们最奢侈的就是去吃肯德基,老大阿猫就说:“我们去吃老公公炸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