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蕙集·内篇》收入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十年内在编教师13人正式发表的代表性论文18篇,论述主题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宋明理学、西方古典哲学、现象学、分析哲学、当代政治哲学、科学哲学等,反映了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青年教师研究的广度,相当一部分论文探讨了论文相关主题*前沿的内容,论证严密,语言精练,反映了该系青年教师哲学研究达到的高度。
叶磊蕾,1983年4月生于上海嘉定,首都师范大学哲学博士并留校任教。主要研究方向涉及语言哲学、解释学和美学,在《文艺理论》、《世界哲学》等国内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及译作数篇。
李怀涛
能指拜物教:消费社会机制的批判
马克思的拜物教概念辨析
黄志军
论马克思对黑格尔市民社会辩证法的批判
盛珂
“内在超越”的“存在论”特质与工夫论
“致良知”功夫论的新视角——王阳明的“立志说”
王晓黎
钱穆与张君劢“直觉”思想之比较
朱清华
柏拉图的正义与幸福
亚里士多德《物理学》中意义分析
梅剑华
解释鸿沟
自盲与内省:反思内感觉理论
张浩军
现象学与分析哲学的对话——论胡塞尔的“Noema”概念
论胡塞尔的“被动性”概念
陆丁
行动的理由与行动的原因
景晓鑫
A Logical Framework of Bargaining with Integrity Constraints
朱慧玲
共和主义在当代的困境及桑德尔的解决进路
叶磊蕾
在爱中确认自我——茨威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的自我问题
尹景旺
友谊的焦虑:对奥古斯丁《忏悔录》的一种解读
谭笑
秩序世界与均质世界——论杨光先和南怀仁的天文学争论
编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