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理论·方法·实践》共11章,章节顺序安排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富有逻辑。第一章为《全域旅游理论·方法·实践》导论,对全域旅游理论研究和方法研究进行评述;要厘清全域旅游这种概念和理论的来龙去脉,必须将其放在特定的社会发展背景下,才能深刻把握该理论的科学价值,因此第二章介绍了全域旅游发展的八大背景;第三章从基础理论和空间结构理论来阐述构建全域旅游的支撑理论基础,并重点对全域旅游的内涵进行解析;第四章在实践的基础上构建了全域旅游的战略体系;第五章率先界定了全域旅游产业链,并构建了其运行的模式;第六章首先对全域旅游规划和传统旅游规划进行区别界定,然后提出全域旅游规划的基本原则、基本程序和基本类型;第七章结合案例阐述了几种全域旅游开发的模式,并提出相应的开发对策;第八章简要介绍了在传统旅游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全域旅游的基础设施体系该如何构建;作为基础章节,第九章阐述了全域旅游发展的保障体系;作为全域旅游验收。标准的“全域旅游示范区”,在第十章进行重点阐述,概述了其建设现状、验收标准和一些省市的案例;第十一章介绍了我们规划的一个全域旅游示范区域——黄陂区,其发展成果得到业内的认可,特将其发展模式——“雁阵模式”列为一章,以期为同行业其他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提供借鉴。
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宁夏视察时指示,“发展全域旅游,路子是对的,要坚持走下去”,将全域旅游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给旅游界极大鼓舞。习近平总书记的宁夏谈话,让我们想起邓小平同志1979年7月的黄山谈话.当年邓小平同志登黄山时指出:“黄山是发展旅游的好地方,要有点雄心壮志,把黄山旅游的牌子打出去。”邓小平同志的黄山谈话,开启了景点旅游的黄金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的宁夏谈话,亦将昭示全域旅游的新黄金时代。
全域旅游作为我国新阶段旅游发展战略的再定位,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方式。2016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李金早作《全域旅游大有可为》讲话,拉开全域旅游发展序幕。随后,国家旅游局公布262个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名单,全域旅游由理论快速走向规划,由概念走向产业发展。短短8个月的发展,全域旅游示范区已经激增至362个。2016年5月26日召开的全国全域旅游创建工作现场会,中国旅游业发展全面进入全域旅游时代。2016年9月10日,第二届全国全域旅游推进会召开,全国多个地方提出要全面践行全域旅游发展理念,以此推动当地旅游业的新一轮发展。其中,五种典型全域旅游发展经验和做法获得了与会代表的充分肯定。
如果我们要做2016年产业风口排名,那么全域旅游无疑当居榜首。与此同时,很多人质疑:是不是全域旅游喊得太响做得太空?诚然,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内在的本质规律,要真正评说一种现象,就得深入剖析其本质内涵。基于此,2016年伊始,“全域旅游”在国内学术界就掀起了一场热议,无论是旅游实践者还是旅游研究者,都试图从理论层面去解释“全域旅游”这一理念的内涵,或诠释其普适价值。
邓爱民,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旅游研究院院长、工商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系主任/书记、湖北省旅游管理重点学科带头人、教授、博士生导师;旅游管理研究生导师组组长,MTA导师组组长;国家旅游局“万名旅游英才”2016旅游规划人才;湖北省本科旅游管理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旅游学会副会长;湖北省旅游条例起草专家组组长、武汉市旅游条例起草专家组组长、武汉市旅游标准化管理办法起草专家组组长:武汉市酒店协会副会长;武汉市江夏区旅游发展顾问、武汉市东西湖区旅游发展顾问、黄冈市旅游发展顾问,兼任多家酒店、旅行社和房地产公司投资与经营顾问;出版专著8部、教材10余部,获省部级奖2项;在《管理世界》《财贸经济》《经济学动态》《经济管理》等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主持省部级课题5项,主持各级政府和企业委托的规划项目120余项。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全域旅游理论研究评述
第二节 全域旅游方法研究评述
第二章 全域旅游研究背景
第一节 互联网+与旅游+
第二节 高速路网与全民旅游休闲
第三节 旅游外交与供给侧改革
第四节 新常态与低碳低耗
第五节 走进全域旅游
第三章 全域旅游理论体系
第一节 全域旅游理论基础
第二节 全域旅游内涵解析
第四章 全域旅游发展战略
第一节 全域旅游核心要义
第二节 全域旅游战略前沿
第三节 全域旅游战略体系
第四节 全域旅游战略重点
第五节 全域旅游未来展望
第五章 全域旅游产业链
第一节 全域旅游产业链的界定
第二节 全域旅游产业链的特点
第三节 全域旅游产业链的运行
第六章 全域旅游规划
第一节 全域旅游规划的理念创新
第二节 全域旅游规划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 全域旅游规划的基本程序
第四节 全域旅游规划的基本类型
第五节 全域旅游规划的项目开发
第七章 全域旅游开发
第一节 综合型全域旅游
第二节 景区依托型全域旅游
第三节 都市功能区依托型全域旅游
第四节 生态功能区依托型全域旅游
第五节 特色产业依托型全域旅游
第六节 特色城镇美丽乡村依托型全域旅游
第八章 全域旅游配套设施
第一节 基础设施体系
第二节 服务设施体系
第三节 旅游辅助设施规划
第九章 全域旅游保障体系
第一节 政策法规保障
第二节 市场保障
第三节 资金保障
第四节 人力资源保障
第五节 技术保障
第六节 安全保障
第七节 可持续发展保障
第十章 全域旅游示范区
第一节 全域旅游示范区概述
第二节 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的必要性
第三节 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现状
第四节 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标准
第五节 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案例
第十一章 黄陂全域旅游发展——雁阵模式
第一节 全域特色——发展优势
第二节 全域观念——黄陂行动
第三节 创新突破——发展成效
第四节 全域升级——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全域旅游理论·方法·实践》:
(1)旅游+“五位一体”建设。第一,在经济建设中,旅游业是战略性支柱产业,是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的重要力量;第二,在政治建设中,红色旅游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第三,在文化建设中,旅游是文化传承保护、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市场载体和需求动力;第四,在社会建设中,旅游是促就业、惠民生的重要领域,催生新的社会组织形态和生活方式;第五,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旅游是转化生态价值、传播和分享生态文明的美丽产业,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共享的绿色产业。
(2)旅游+“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推动我国旅游业取得更大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引。
第一,创新发展方面,全域旅游是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的创新,也是旅游业转型升级的方向。发展全域旅游,就是要提升旅游业发展能力,拓展区域旅游发展空间,培育区域旅游增长极,构建旅游产业新体系,培育旅游市场新主体和消费新热点。
第二,协调发展方面,发展全域旅游有利于统筹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供需协调;有利于推动区域特色化发展,促进景点景区内外协调;有利于推进乡村旅游提质增效,促进城乡协调;有利于完善产业配套要素,促进软硬件协调;有利于提升整体服务水平,促进规模质量协调。
第三,绿色发展方面,发展全域旅游能把生态和旅游结合起来,把资源和产品对接起来,把保护和发展统一起来,将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旅游发展优势,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创造更多的绿色财富和生态福利。
第四,开放发展方面,全域旅游更加注重拓展开放发展空间,打破地域分割、行政分割,打破各种制约,走全方位开放之路,形成开放发展的大格局。
第五,共享发展方面,实施全域旅游、促进城乡旅游互动和城乡发展一体化,不仅能带动广大乡村的基础设施投资,提高农业人口的福祉,还能提升城市人口的生活质量,形成统一高效、平等有序的城乡旅游大市场。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标志。
(3)旅游+“五化”发展战略。第一,旅游+新型城镇化,有利于发展特色旅游城镇,发挥旅游对新型城镇化的引领作用;第二,旅游+新型工业化,有利于发展旅游装备制造业、户外用品、特色旅游商品,发展工业旅游,创新企业文化建设和销售方式新形态;第三,旅游+农业现代化,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现代农业新形态;第四,旅游+信息化,将旅游业培育为信息化最活跃的前沿产业,用信息化武装旅游;第五,推进旅游+生态化,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推进旅游生态化。
2.重点行业:旅游+新的生活方式
从人的需求出发,旅游可以+新生活方式。
(1)旅游+研学(教育)。研学旅游或游学在中外都有悠久的历史。我国古代文人墨客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游学故事和作品,成为中华文化永放光芒的瑰宝。李白、杜甫等文豪的杰作,许多可谓游学之作。经过许多年沉寂之后,游学近年来又悄然兴起。越来越多的学校和家庭认识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对青少年成长发展的重要性。许多学子感受到寓学于游、寓学于乐的乐趣,研学旅游在国内蔚然成风,有的还走出国门。研学旅游成为许多青少年假期生活的重要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