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继承钟敬文先生《民俗学概论》的基本思想,结合作者团队十余年教学和田野作业的成果,将民俗理论与中国民俗实践紧密结合,理论提升与教学实际结合。前期曾召开数次研讨和编写会,目前文稿已经基本确定大纲。
绪论
第一节 民俗文化的地位
一、民俗文化是与生俱来的生活文化
二、民俗文化是我国的根脉文化
三、民俗文化传递着我国的文化基因
第二节 多元一体的中国民俗文化
一、“五方之民”与多元的民俗文化
二、民俗文化的传播交融与多元一体
三、“多民族一国民俗学”的意义
第三节 民俗文化的多种价值
一、民俗是民间知识的储藏库
二、民俗文化的生态价值、哲学价值、审美价值
三、民俗文化与现代生活的链接
第四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民俗学的发展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提出
二、民俗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亲缘关系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推进了民俗学科的发展
第一章 民俗与民俗学
第一节 民俗与民俗学的界定
一、民俗与风俗辨析
二、中外学术界对于“民俗”的探讨
三、生活文化视域中的“民”
第二节 民俗学的生活属性
一、民俗学研究的是民众的日常生活世界
二、民俗是民众意愿、知识和心意的表述
三、日常生活世界视阈中的民俗研究
第三节 民俗文化的特征
一、民俗文化的时间性与空间性
二、民俗文化的活态性与模式化
三、民俗文化的群体性与个体表演
四、民俗文化的地域性与民族特征
五、民俗文化的传承性与传播特征
第二章 民众的物质生活世界
第一节 中国多元的生态环境与多元的生计方式
一、多元的生态环境与生计方式的关系
二、民众多元的生计方式
第二节 农耕民族的物质生活民俗
一、中国农业的多种类型
二、多个农业民族的衣食住行习俗
第三节 草原游牧民族的物质生活民俗
一、逐水革而居的生活方式
二、牧人的生产知识与生产技能
三、牧人的衣食住行习俗
第四节 采掘、狩猎、鱼捞、养殖的生活民俗
一、采集的生活习俗
二、狩猎的生活习俗
三、捕鱼与养殖的生活民俗
……
第三章 民众的社会生活世界
第四章 民众的艺术生活世界
第五章 民众的精神生活世界
第六章 民间叙事
第七章 民俗传承论
第八章 民俗文化的传播、变迁与融合
第九章 田野民俗志与田野作业
第十章 各国民俗学
后记
《民俗学概论新编》:
神灵只是一个造影,其心理层面是良知。社会上的道德风尚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并且关系到国家的形象。但是道德风尚与法律不同,不可能有全职的法则,它依赖于民众的修身修德。而民间信仰中的道德是在信仰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有位哲人说:“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形同虚设。”道德也是如此,在民间信仰里,伦理道德不仅成为约束个体的规范,成为一种对于高尚的人的终极评价,而且最为关键的是,道德和法律一样是必须遵循的,不能亵渎的,因为它被神化了,被信仰了。
第三,民间信仰在人类社会中起到整合作用。民间信仰不是个体的行为,而是集体的行为与社会的行为,民间社团都共同信仰一个神祗,共同实践重复一种仪式行为,共同遵循这个社团的规范和禁忌。虽然,与制度型宗教严格的规范有别,但是民间信仰同样存在着神圣体系的维系。在仪式过程中,什么事情必须做,什么事情绝不可做,民众是明晰的,并且一丝不苟地执行的。民间广泛地流传着神灵灵验的传说,同时也传播着遭到报应的实证。因此共同遵循禁忌和实践仪式是团体统一的不可稍微偏离的行为。在各种礼仪上,岁时节日礼仪、人生礼仪、祭祖礼仪等仪式上,其所有的程序是既定的、模式化的,在既定的程序中,所有表演、语言的指向、行为的指向、服饰的指向等都体现了象征意义,这是民间信仰编织的文化之网。而“文化之网也就是意义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