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法感悟:小语名师课堂教学集锦(3)》是“第七届名家人文教育高端论坛暨名师课堂研讨会”(小学)主体内容的结晶,精选了11位当今小学语文教学中公认的教师的精彩课例,并选择了听课教师有代表性的评价意见汇集成书,对于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富有启发意义。
陶继新,山东教育社编审、原总编辑。现任《创新教育》执行主编、中国孔子基金会传统文化教育分会副会长、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教育报·读书周刊》2005年度十大推动读书人物。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和《人民教育》等几十家报刊和数十本图书上,发表长篇通讯、教育教学论文、编辑业务论文、访谈、评论、散文等800多篇。作有:《教坛春秋——20位中学教师的境界与智慧》《语文的文化品格》《情智教育十日谈》《做一个幸福的老师——陶继新教育讲演录》《说“长”论“短”中美教育——陶继新与黄思路的越洋对话》《跨越中英两国的教育机智——陶继新与老咪的心灵对话》《经典教育让生命有根》《种好心田——魏书生与陶继新的幸福教育》《让幸福与经典同行——儒释道与中国人的心灵智慧》《治校之道——36位名校长的智慧档案》《天问:中国幼教豁然洞开》《打造区域教育名片——陶继新对话教育局长》等36本。在全国开设讲座600多场。
序
课堂实录
《科利亚的木匣》课堂教学实录
听课回响
寻找教育遗失的小木匣
读、悟、思,抵达智慧的彼岸
课堂实录
《木兰诗》课堂教学实录
听课回响
外显于形内化于心
柔情侠骨总相宜
课堂实录
《善于发现的眼睛》课堂教学实录
《善于发现的眼睛》教学思路讲座实录
听课回响
“统合教学法”把语文拽回了家
删繁就简一树花巧妙统合语文味
课堂实录
《鞋匠的儿子》课堂教学实录
听课回响
智慧课堂,简约高效而不失厚重
感受名师课堂向名师迈近一步
课堂实录
《卜算子咏梅》课堂教学实录
听课回响
在课程中达成师生生命的共鸣
一缕梅香,一方课堂
课堂实录
《李白与月亮》课堂教学实录
《教师课程:名师成长的第三条道路》讲座
听课回响
原来古诗词教学是这样轻松的
教师课程助语文教学成长
课堂实录
《牛郎织女》课堂教学实录
听课回响
幽默风趣又不失智慧
轻松玩转“讲故事”
课堂实录
《渔父》课堂教学实录
《所有的诗词都是歌》讲座实录
听课回响
诵读经典传承民族文化
素读,一个并不遥远的境界
课堂实录
《将进酒》课堂教学实录
听课回响
诵读中华经典美文,传承华夏文明古风
浅唱低吟学古诗
课堂实录
《水》课堂教学实录
听课回响
如何缔造一名成功的领导者
高山仰止,心向往之
课堂实录
《桃花心木》课堂教学实录
《语文的文化品格》讲座实录
听课回响
生命的哲学启迪
学文悟道是学语文的真谛
《智慧教法感悟:小语名师课堂教学集锦(3)》:
四、设疑解难
师:字词认读了,也理解了,课文读了好几遍,接着,我们一起研究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课文第四节里说的“就在那一天”指的是“哪一天”?请看书!有多种答案呢。
生:就是“科利亚把木匣放进坑里”的那一天。
师:对,有不一样的答案吗?
生:就是他们“要躲避法西斯,离开家乡,到喀山去”的那一天。
师:对的。你真会读书!
生:就是“战争开始”的那一天。
师:可以这么说,但是不够准确。
生:就是“科利亚的妈妈把大箱子埋在土里的”那一天。
生:就是“科利亚刚学会数数的”那一天。
师(纠正):是指“学会数数以后的那一天”,“刚”字可以不用。
生:“科利亚要把箱子埋在土里的”那一天。
师:科利亚没有箱子。“箱子”是妈妈的,“箱子”和“匣子”是两码事。箱子这么大,匣子这么小。(老师做了一个比划动作)再说一遍。
生:“科利亚要把匣子埋到土里”的那一天。
【点评:“那一天”到底是“哪一天”?你在读这篇课文时,想过这个问题吗?也许想过,也许没有。你让学生在课堂上联系上下文回答过吗?我想你的回答一定是“没有”。这就是贾老师解读文本独到之处,能看到学生不易察觉又容易忽略的思维训练点。“语文教师目光要准”,准的基点,就是“自己怎么读的就教孩子怎么读”。我读到疑惑处时,想到这里有可能会有问题生成;我读到关键点时,想到这里可以引导学生反复思考;我读到感动处时,想到这里可以指导学生读悟结合……这就是“一切由读开始”,贾老师如是说。多朴素的语文真谛啊!】
师:接着,我们讨论第二个问题:这篇文章不算短,13个小节,千把字。能不能用百十来个字概括这个故事?不重要的话不说,就说主要的。请大家看老师写的。我把它概括成三句话。(屏幕上出示三句话)第一句,谁会读?
生:那一天,科利亚在距家门口十步的地方,埋下了一个木匣子。(不是很流利)
师:再请一个同学读。
生:那一天,科利亚在距家门口十步的地方,埋下了一个木匣子。(读得很好)
师:对了,请你再读。
生:那一天,科利亚在距家门口十步的地方,埋下了一个木匣子。
师:谁能不用看老师写的句子,把这句话说清楚?
(学生能不看老师写的,清晰地将这一句话说清楚了)
师:请你读读第二句话。
生:四年后的一天,科利亚却在距家门口五步远的地方,找到了那个木匣子。
师:谁能再读一读?
生:四年后的一天,科利亚却在距家门口五步远的地方,找到了那个木匣子。
师:一个是十步远,一个是五步远,这是为什么呢?第三句说的是,“这是为什么呀?”请你读。
生:这是因为时间在过去,人在长高,步子也在变大。
师:喔,原来是这个原因。我把这三句话放在一起,有好几个空格,谁能够说清楚?
(教师请三个同学分别说)
生:那一天,科利亚在距家门口十步的地方,埋下了小木匣。四年后的一天,科利亚却在距家门口五步远的地方找到了木匣子。这是因为时间在过去,人在长大,步子也在变大。
师:真好。哪位小朋友再说一遍?
……